浙江棉紡織企業“狂吞”國外廉價棉紗
在棉紡織企業林立的蘭溪,全國有上百家棉紗企業在這里設點,不過,一些銷售人員感覺到,國產棉紗的銷售越來越不好做了。 位于蘭溪的浙江佳而美紡織有限公司,是1家主營服裝面料的棉紡品企業,“我們公司今年進口棉紗價值大約1000多萬美元,占棉紗采購量的30-40%,進口棉紗比國內棉紗便宜得多。”公司董事長徐建忠說。 這種成本優勢是顯而易見的,有企業計算,一些來自于印度、巴基斯坦的低支品種棉紗,其價格甚至比國內的棉花價格還低。 數據顯示,今年1-5月,我國累計進口棉紗81.94萬噸,同比增長48.18%。在此前的2012年,我國全年進口棉紗152.79萬噸,增長68.93%。 利用內外棉紗價差降本增效 “今年我們公司采購的棉紗價值大約9億元人民幣,其中進口棉紗價值3億多元。”浙江立馬云山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章樹根說。 “國內紡織企業越來越多地選擇進口棉紗,主要和企業產品競爭力有關。”章樹根說,“國內的紡織產品有三到四成是出口的,由于國內棉花收儲政策對棉價形成“托底”,國內棉價長期高于國際棉價,前期拋儲的價格是19000元/噸,國際棉價大約14000元/噸,由于配額限制,許多企業實際上無法大量采購低價進口棉花,就影響到出口企業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章樹根說。 相反,進口棉紗不受配額限制,價格也便宜,“一些品種的進口棉紗,相比國內棉紗價格便宜三四千元。”章樹根說,“在蘭溪,棉紡企業1年用紗量達到60萬噸左右,采用進口棉紗,對于企業來說就能轉化為成本優勢。” 此外,國內高用工成本,人民幣持續升值,國外相對低價的對口產品資源增多,多種因素都使進口紗需求持續增長。來自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亞、越南等國家的棉紗資源,受到國內紡織企業熱捧。 進口棉紗需注意質量問題 日前在杭州舉行的一次進口紗論壇上,許多與會者認為,進口棉紗是國內紡織業結構性調整的需要,目前國內企業進口的紗線品種,大多是低支純棉紗線,而在高支紗、高密織物等中高端產品領域,中國還是保持領先優勢,同時進口紗入境加速了產業淘汰升級的進程。 “國內的棉紗產能實際上也存在過剩,下游的紡織企業采用進口棉紗,處于上游的一些棉紗企業將面臨退出或者產業轉移。”章樹根說。 徐建忠說,今年公司從越南采購的一批進口棉紗,就來自于中國企業在當地投資的企業。 有業內人士認為,進口棉紗增長雖對部分國內企業帶來沖擊,但從全球視角來說,已成大勢所趨,預計未來兩年,進口棉紗還會大量增長,進入高速發展階段。 不過,章樹根提醒說,棉紡企業大量采用進口棉紗,需要注意質量問題。“我們曾碰到過一批進口棉紗,存在纖維長度不足等質量問題。一般企業采購國外棉紗是通過貿易商,對訂單生產和運輸的監督比較難,各個批次可能存在品質差異的風險,而一旦遇到質量問題,要跨國索賠就是一件非常繁瑣的事情。 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