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企業或將面臨新一輪挑戰
7月31日,本輪國儲棉投放工作即將結束。 對棉紡織企業來說,在國儲棉停止投放,進口棉花受限,離新棉上市還有兩個多月左右時間,且新花可能繼續入儲國庫的形勢下,棉紡企業或將陷入等米下鍋的窘境。 三季度歷來是棉紡企業用棉青黃不接的時候,而今年又面臨著往年未曾有的特殊形勢,對于棉紡企業和整個棉花市場而言都是極大的考驗。三季度,棉花政策的變化將是市場關注的焦點。在這種形勢下,傾聽企業對放儲政策的意見和建議,對國家制定棉花政策或許有所借鑒。 腹背受敵 2011年,國家為了穩定棉花市場價格,保護棉農利益,實施了棉花臨時收儲政策。這一政策的出臺雖然穩定了棉價,但是也造成了國內外棉價的倒掛?,F在,國儲棉所儲備的棉花已遠超中國全年棉花消費量。 根據美國農業部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預計2012/2013年度中國棉花庫存1089萬噸,占全球期末庫存量的60%左右。 居高不下的庫存令人擔憂。 但令人不解的是,國儲棉為何在此時停止拋儲。有相關紡織企業負責人稱,“國家暫停儲備棉拋售有一定原因,主要是怕一些人投機,這邊低價買進拋儲棉,那邊又高價賣成收儲棉,從中漁利,出現‘轉圈棉’現象。” 但不管出于何種原因,對于一直以國儲棉為主要原料供應的紡織企業來說,這一消息無異于雪上加霜。 按照棉花臨時政策,目前國內棉花的收購價格為20400元/噸,拋售底價為19000元/噸,國家雖然采取了高收低拋的策略,但是與國際棉花相比,價差依舊維持在4500元/噸左右。 高價差導致國內紡織企業在原料來源投入這一方面,就已經同國際同行拉開不小差距。在此背景下,國內的純棉產品與國外相比,優勢正在喪失。 如今,國儲棉停止拋售,這讓紡織企業陷入更加艱難的地步。再加上國家對進口棉采取配額制,各個企業購買進口棉的配額有限,因此,單靠進口棉是無法來支撐企業生產的。 “國家不拋售棉花,而我們又沒有其他更好的渠道購進棉花,企業生產將會受到很大影響。”山東一家紡織企業負責人無奈地向記者表示,對于目前在夾縫中求生的紡織企業來說,腹背受敵。 “不拋售棉花了,我們沒有棉花,那企業生產怎么辦?”在國內外棉價倒掛以及市場競爭激烈的情況下,紡織企業紛紛表示再遇難關,對自己企業的未來表示擔憂。 弊大于利 接受采訪的企業負責人均表示,國儲棉停止拋售對企業來說弊大于利。 “國家實行這一政策,我們大部分棉花來源沒了。如今企業獲取棉花的最大渠道突然沒了,我們也不知道企業接下來應該如何有效轉型發展?”一位河南商丘紡織企業負責人說,這一政策的實施對整個紡織企業的產業鏈都造成了巨大的震動。 表現最為明顯的是棉紡織品的價格。 雖然國家對進口棉實行3:1的配額,但是不少國內棉花的質量參差不齊,價格卻比質量上乘的進口棉貴許多,因此不少國內紡織企業只能通過降低價格、薄利多銷來吸引更多的訂單。但如今國儲棉停止拋售,必定會引起市場上棉花價格的波動。 “在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轉變過程中,更多的紡織企業可能會試圖通過價格戰在這場競爭中脫穎而出,這就必將陷入惡性競爭中。由這一政策引發的價格震動,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穩定下來。”河南商丘紡織企業負責人稱。 其次是對產業鏈底端小型加工業的影響。 河南商丘紡織企業負責人表示,目前我國存在著許多小型的加工制造業,這些小企業生產的產品幾乎沒有什么產品附加值,比如生產棉線、棉被等棉紡織品的企業。國儲棉的停拋對于這些小企業的打擊幾乎是致命的,然而在吸納剩余的勞動力就業方面,這些加工型的企業又往往發揮著重要作用。面對這樣的政策,這類企業除了產業升級就只能停業。 對于國儲棉停止拋售,上述山東一家企業負責人也表示很無奈。他向記者表示,任何政策的下達都會給相關企業帶來顫動。 “紡織企業本身就存在著不少問題,儲備棉停止拋售如今成為這個行業最無可奈何卻又最棘手的問題。”該負責人表示。 應對乏力 國儲棉即將停拋,紡織企業只有采取必要的措施去應對。但是當記者提及有何切實可行的對策來應對這一政策時,不少棉紡企業負責人均無奈地表示“沒有辦法”,有些棉紡老板甚至表現得很是激憤,認為如今施行這樣的政策是逼著企業破產。 據悉,在紡織大省河南,已有不少紡織企業聯名上書請求國家暫緩這一政策的執行,同時西南成渝地區紡織企業也呼吁推遲國儲棉停拋政策的施行。但到目前,相關部門還沒有給予回復。 “我們只能在產品質量和工作效率上下工夫。”上述河南商丘紡織企業負責人說,沒有棉花了,只能減少訂單,少生產產品,重點保障產品的質量。 而當記者問及如何尋求新的原料供應來源、拓展棉花來源新渠道時,這位負責人也表現得十分茫然。“目前還不知道從哪里采購棉花。” 按目前形勢看,紡織行業升級轉型勢在必行,但國儲棉停拋無疑給紡織企業帶來不小的震動,紡織企業又要接受一次新的挑戰。 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