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高價收儲 紡織全行業受難
開始自2011年的國儲棉收購政策,導致中國國內棉花價格高出國際市場4500元/噸。目前,國內收儲價格20400元/噸,而國際CotlookA指數折人民幣1%關稅價格14889元/噸,內外棉差約為4500元/噸。 繼去年第三、四季度棉花收儲企業交儲難,棉農難從中得到實惠。如今,處于中游國內的棉紡織行業也正在發生著一系列的“鏈式反應”。原本薄利的紡織服裝行業更是受到重大影響。整個產業正受到集體打壓,而且中國棉紡織業產業鏈條生態也隨之改變,以至于部分企業不得不外遷至海外尋找利潤。 而在竭力維持高價格的國儲棉,其高達900萬噸的庫存水平已高出年度中國棉花消耗量,國儲棉現在面臨的庫存減值和直接虧損,給財政造成的壓力已成重負。此外,價格的扭曲還在導致進口配額腐敗、棉花期貨市場失去定價功能并萎縮等一系列后果。 棉花收儲政策,正在引發整個鏈條的扭曲,高價收儲這種模式已經窮途末路。對棉農的保護和補貼方式、對種植棉花的保護都亟須重新思考。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