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園兩區”打造寧夏輕紡旗艦
6月中旬,走進中銀絨業廠區,寬敞的車間里各種機器有序運轉,女工們在熟練地縫制羊絨衫。與之毗鄰的寧夏生態紡織產業示范園靈武園區內,一期基礎設施建設正如火如荼。 今年,寧夏生態紡織產業示范園賀蘭園區和靈武園區相繼投入建設,這標志著寧夏輕紡業“巨艦”初具雛形。與之同樣令人鼓舞的是寧夏羊絨產業在優化產品結構后持續發力:中銀、德泓、圣雪絨等10戶企業組團入駐銀川綜合保稅區,將步入外向型發展快車道;1~5月,規模以上輕紡企業實現利潤7億元,同比增長45%,尤其是羊絨行業,隨著一批精深加工項目相繼投產,1~4月累計實現利潤4.17億元,同比增長87%,呈爆發增長態勢。 “一園兩區”擎起產業發展大旗 寧夏生態紡織產業示范園是自治區政府確定的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先行實體園區,按照“一園兩區”架構布局建設。其中靈武園區主要發展高端羊絨、高檔羊毛、亞麻等紡織、服裝及家紡產業。今年3月,園區基礎設施開始建設,預計8月底完成。投資主體中銀絨業股份有限公司聯合浙江金鷹集團、江蘇金龍集團等企業,計劃投資100億元,建設年產500萬件羊絨衫、210萬件羊絨服飾、3萬錠精紡高支特種亞麻紗、1300萬米高檔亞麻面料、3萬錠高支精紡羊毛紗等6個板塊,項目全部投產達效后,年可實現產值160億元。 賀蘭園區規劃占地27平方千米,主要發展以彩色滌綸聚酯纖維為主的化纖產業以及其他新型紡織產業。目前,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已全面開工,山東如意集團已簽訂入園協議,計劃投資200億元,建設年產600萬米如意紡高檔羊絨面料、125萬錠如意紡紗線等11個項目,其中,紡紗、面料及服裝加工等4個項目已進入施工圖設計階段,近期將開工建設。11個項目全部投產達效后,年可實現產值500億元。“一園兩區”建成后,寧夏羊絨產業集聚效應將更加凸顯,作為現代紡織產業基地的地位將明顯提升,成為搭載寧夏羊絨登上國際舞臺的產業巨艦。 羊絨產業“內外兼修”華麗轉型 近年來,寧夏羊絨產業已成為輕紡產業的重要支撐。目前,寧夏年購銷原絨1.2萬噸,約占國內羊絨產量的70%,占世界的60%;年加工分梳山羊絨8000余噸,生產羊絨紗線1900余噸,羊絨衫500萬件、出口150萬件,占全國出口總量的10%。已形成從分梳、制條、紡紗到制衫、織造的完整產業鏈條,深加工比例超過40%,是國內乃至國際重要的山羊絨原料集散地和羊絨制品加工基地。這些輝煌的成績,離不開寧夏羊絨產業“內外兼修”的轉型戰略——加快設備升級、促進技術進步、重視品牌建設、引進尖端人才,大力實施科技興企和自主創新,不斷提升產品檔次,逐步向國際化、品牌化、高端化、系列化方向發展。與此同時,寧夏輕紡立足長遠,傾力為產業發展提供強大支撐平臺:建設中國羊絨電子交易、寧夏羊絨及其制品檢驗檢測等五大中心,提高寧夏羊絨產業核心競爭力和行業地位;建設羊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羊絨研究院等8個研發中心,提升產品研發能力;建設寧夏羊絨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等5大公共服務平臺,為羊絨產業提供智力支撐。羊絨骨干企業從意大利、日本、德國引進先進紡紗、電腦橫機和配染色等關鍵設備,從國內外紡織業發達地區引進一流人才,引領示范效應顯著。 如今,中銀絨業建成年產260噸羊絨精紡紡紗生產線和720噸羊絨粗紡紗生產線,產品在國際市場供不應求。1~4月,中銀絨業出口創匯達9180萬美元,同比增長290%;德泓紡織建成年產120萬米羊絨高檔精紡面料項目,成為國內最大的羊絨高檔精紡面料的生產企業。 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