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術纖維:提品質與降成本是方向
“東西是好,就是不好賣。”一家生產芳綸的企業老總說這句話的時候面帶苦笑。在2013(連云港)高新技術纖維材料產業發展研討會的現場,記者了解到,不只一家企業在為高性能纖維的下游應用而發愁,下游市場打不開仍是產業做大的屏障。伴隨著行業發展遇到阻礙,多家企業表示,開始認真思考如何降低成本和開拓市場。 從沖動期到迷茫期,再到冷靜期,高性能纖維的發展進入了新的階段。在這個階段,行業逐漸出現一些企業開始贏利,一些企業還只見投入不見回報的現象。業內人士指出,行業分化出兩極,使企業間有了更大的競爭,勢必會加快行業發展。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會長端小平說,未來常規纖維不會再有高速發展,而高新技術纖維必將得到快速發展。中國工程院院士蔣士成也表示,高性能纖維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要向高端市場邁進。 此次高新技術纖維材料產業發展研討會在江蘇連云港召開,而連云港擁有“國家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和“新材料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兩個國家級的產業園區。眾多高性能纖維的企業代表云集連云港,重點剖析了我國高性能纖維產業的現狀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 冷靜投產擴能積極發展技術 端小平說,盡管高性能纖維市場前景廣闊,但是也須冷靜投資,避免低水平產能的投產擴張是目前行業應當關注的問題。近一時期,國外競爭對手加快自身技術發展,開發更高端的產品,進一步加強了對中國技術和市場的封鎖。有業內人士指出,我國高性能纖維產業還處于初級階段,主要是因為產品結構不合理。而產品集中于低端市場,并不是不想走高端路線,而是技術水平達不到。 發展技術成為行業前進必須要啃的硬骨頭。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副會長趙向東說,行業發展必須提高技術水平與產品性能。國內生產碳纖維的龍頭企業中復神鷹碳纖維有限責任公司當前在技術研發上投入了巨大資金。董事長張國良說,企業發展當前最重要的是追求技術進步。中復神鷹不斷積累產品生產的技術與經驗,可為今后的發展做技術儲備。 目前,我國大部分高性能纖維產品的技術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在下游應用領域的拓展方面缺乏底氣。因此,端小平指出,在發展前期,可以通過鼓勵優質高性能纖維進口、與國外高性能纖維企業合作等方式,逐漸培育市場,拉動國內應用的推廣,推動新產品的研發。江蘇奧神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方念軍說,江蘇奧神加大了市場推廣和技術研發的投入,他還提出了以低價換市場的發展策略。 提升產品品質降低生產成本 對于高性能纖維當前的發展,提高品質、降低成本成為眾多企業的共識。中石化儀征化纖股份有限公司調研員姜潤喜說,儀征化纖的超高分子聚乙烯纖維經過10多年的發展后也把提高質量與降低成本看作是企業今后發展的重點。而這兩點需要技術發展作為支撐。同時,規?;l展才能解決成本問題,而進一步拓展應用領域,才能推進發展。 碳纖維、芳綸等高性能纖維的價格高,似乎是材料界里的“奢侈品”。“奢侈品代表著受到高端客戶的追捧,而這些高性能纖維并沒有受到這樣的待遇。”一家山東生產芳綸的企業代表辯駁說。他接著算了一筆賬:同樣的應用領域,玻璃纖維每噸價格幾千元,而芳綸每噸達到20萬元,更別提每噸40萬元的聚乙烯纖維。下游產品性能的提高程度與價錢高出的幅度并不匹配,下游企業也在算著這筆賬。 高性能纖維的價格之高令國內下游企業難以承受。尤其是民用領域,許多下游企業在了解產品性能后贊不絕口,而知道價格后只能“望洋興嘆”。一位生產除塵過濾袋企業對于聚酰亞胺纖維的評價是:產品性能很好,但是對于要追求利潤的企業來說,大面積推廣使用這種纖維的制品還為時過早。 因此,降低成本成為產品進入下游視野的重要因素。而在降成本方面,科研單位與相關企業已經有所突破。東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張清華介紹,東華大學與江蘇奧神已經解決了干法紡絲技術制備聚酰亞胺纖維的關鍵工程、設備和技術瓶頸,形成了自主知識產權,建立了我國特有的聚酰亞胺纖維產業化技術路線。該技術路線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在提升聚酰亞胺纖維質量的同時大幅降低了生產的成本。 降成本還在于生產時能夠節能降耗。高性能纖維的生產工藝,很多靠的是模仿而來。了解各個環節的生產狀況,并加以改善,會從小管理中得到降低成本的大收獲。山東大學教授朱波表示,碳纖維制備產業化的能耗很高,如果能夠有有效控制原料精制、原液制備、原液保溫、牽伸浴槽加熱等環節的能耗,就能對碳纖維制備產業化起到關鍵作用。 建立科研體系完善產業系統 高新技術纖維是多領域、多學科和多類人才集成創新的重大產業化項目,是一個國家技術實力和高科技水平的集中體現。然而,萬丈高樓平地起,端小平特別強調,高性能纖維產業高水平的發展要注重基礎理論的研究。東華大學研究院副院長王華平也認為,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掌握基礎理論,可以幫助打開視野、拓寬思路。而目前我國高新技術纖維的基礎理論的研究還處于基礎階段,而且在科學研究與技術應用的對接上還有待完善。 企業各自為戰的狀態也消耗了行業整體的競爭實力。裝備、工藝、技術以及管理等發展水平相互不平衡,協同化發展的水平較低成為制約行業整體提升的短板。建立產品研發、創新技術等聯盟得到眾多企業、學者的認同。江蘇奧神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方念軍認為,行業未來的發展要以建立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組建產學研用聯合體、共建纖維新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共同承擔國家科技計劃重大課題項目研究、共同培養纖維新材料高層次人才、合作開發應用技術等方式推進。陜西元豐紡織技術研究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張普選從終端市場特征出發,認為防護服裝市場是計劃管理,更具有組織性,所以更應該加強與上游纖維生產企業的合作,產學研用各個環節要通力協作。 完善產業系統要建立起從原料、纖維到成品的產業鏈。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副會長趙向東說,高新技術纖維的發展要進一步延續“廣種薄收”“軍民結合”的政策,以應用為牽引,形成全產業鏈的發展模式。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首席技術顧問葉永茂在總結了我國高性能纖維的發展歷程以及對比國外大型企業后也認為,企業建立產業鏈,才能增強市場競爭力。產業鏈的建設,將成為行業今后努力發展的方向。業內學者也認為,高性能纖維產業鏈具有功能和結構一體化制造的特點,需要協同創新的平臺。借助于產業聯盟這種合作形式,能夠縮短技術開發周期,為技術的開發及商業化提供更廣闊的資源和平臺,形成聯盟企業共同的競爭優勢。 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