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高性能纖維 保護人民安全
最近,四川蘆山發生的7級地震、新疆巴楚出現的恐怖襲擊等災難悲劇,使國人們備感悲痛的同時,業內人士也指出,高性能纖維在造福人民的進程中需要要加快腳步,在災難面前應該更好地保護人類安全。 從國際經驗來看,災難與恐怖事件的頻繁發生將會進一步加速高性能纖維產業的發展。 目前,地球正處于地震活躍期,加強建筑預防抗震和震后修復工程,需要靠碳纖維和芳綸以及其他高強高模纖維。例如,日本阪神大地震后所實施的立交橋、海河橋橋墩和高速公路及隧道的加固和修復工作,這些項目均采用了碳纖維和芳綸Ⅱ的加固材料。而近期首發集團使用“碳纖維筋技術”對北京市南六環雙源1號橋進行維修加固的消息也吸引了業內人士的目光,這是在北京高速公路上首次使用該技術。 美國近些年頻繁發生槍擊事件,導致歐美市場的防彈產品層出不窮。近期,亞洲一家防彈用品廠商就推出了專門針對兒童的一系列最新防彈產品。兒童防彈產品主要是針對校園槍擊事件頻發的美國和加拿大市場研發的。防護裝備常用的是高強高模聚乙烯纖維,該纖維為具有高強度、高模量和低密度的特性,廣泛用于安全防護、航空、航天、航海、電子、兵器等領域。 然而,我國的高性能纖維產業發展還有許多瓶頸亟待突破。以碳纖維為例,我國的碳纖維還處于研發和起步階段,存在著技術不成熟,生產成本高,產品競爭力弱等問題。在民用方面,碳纖維因研發、設計、制造滯后,目前的應用范圍還非常有限,大多局限于釣魚桿、高爾夫球桿等體育休閑用品領域。 目前,美、歐、日等發達國家圍繞碳纖維、芳綸等高端產品的核心技術、關鍵裝備、助劑、輔料等繼續強化技術封鎖,對我國已產業化的重點產品,如芳綸1313、聚苯硫醚則采用聯手大幅壓低價格等經濟手段來加以制約,因此,發展我國的高新技術纖維產業主要還得依靠自主研發。 中國化纖工業協會會長端小平認為,在發達國家對我國化纖高端領域實行技術封鎖的背景下,發展我國高性能纖維技術要遵循“廣種薄收”的思路。 在研發模式的探索方面,有些專家認為,高性能纖維產業鏈具有功能和結構一體化制造的特點,需要協同創新的平臺。借助于產業聯盟這種合作形式,能夠縮短技術開發周期,為技術的開發及商業化提供更廣闊的資源和平臺,形成聯盟企業共同的競爭優勢。 與此同時,國家也加大了相關鼓勵政策的引導。2012年,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的《“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其中要大力發展的“先進結構材料”和“復合材料”都與高性能纖維有關。 今年3月,工信部發布了《關于加快推進碳纖維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提出了到2015年我國碳纖維產業的發展目標,對未來我國碳纖維行業發展有明確指引。 高性能纖維產業的發展是我國國防建設、保證國家安全等方面的要求,也是紡織工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內容。在我國勞動生產要素成本不斷上漲的情況下,常規纖維品種贏利能力已經逐步減小,競爭優勢正逐步喪失。紡織工業的發展在向質量與效益傾斜的同時,創新技術成為推動行業前進的持續動力。 面臨我國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機遇,面對全球頻發的災害災難,加速我國高性能纖維產業發展顯得更為迫切。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