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門服裝企業生死考題:清庫存
4月和5月,東莞虎門不少服裝企業紛紛舉辦秋冬訂貨會,在訂單增加形勢大好的表象下,倉庫中積壓的庫存卻成為企業家們心頭的一塊心病。 “東莞有自己品牌的服裝企業,都有不少的庫存,一些企業庫存更達到50%,接近把企業逼至破產。”服裝類資深從業人員陳越以及中國南派服飾產業聯盟執行總監歐陽光耀近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很多虎門服裝企業都面臨庫存直逼警戒線這一困境。 幾年賺的錢都在庫存里 虎門盧屋某服裝廠老板陳先生這個月就要舉行今年秋冬服裝的訂貨會,他對今年的服裝款式非常有信心。與他的信心成反比的是,陳先生的倉庫還有去年的衣服。“25%左右,二三十萬元的貨,目前還有能力自己處理,我的同行庫存比我多得多。有些同行這幾年賺的錢都在庫存里面,工廠運轉困難。” 陳先生告訴記者,一般來說,每次訂貨會后,按照訂單需求,公司往往會考慮到可能的需求增加及備貨情況而加大生產量,“零售批發商認為可以賣300件,地區代理商認為需要400件,廠家怕賣完沒貨,于是生產500件,而很多時候,往往是剛好售出300件,剩下的200件就成了庫存。” “這是服裝行業的一個短板”,陳先生無奈地表示,一件服裝的生產需要經過買布、縮水、裁床、印繡花、縫合、重燙這些工序,需要十多天的時間,如果一個款式很受歡迎,等賣斷貨再花十多天重新做出來,已經落后其他廠家了。 有企業資金鏈崩潰破產 去年東莞服裝界,比較轟動的新聞之一就是廣東省著名商標“異鄉人”持有者東莞原野服飾廠在一夜之間關門倒閉,公司高管們集體失蹤,除了留下約3000萬元的各類債務之外,還有一封以公司名義出具的告全體員工書,詳述了公司倒閉原因,稱“兩年前開始銷售不暢至去年底資金鏈完全崩潰而破產。” “銷售不暢實際就是庫存過多,一個服裝企業,庫存達到15%-20%都是非常正常的,但是虎門很多企業超過這個數量,有些企業甚至把幾年來賺的錢都投到了庫存上面,積壓到最后就是很多服裝企業無聲無息的消失。”中國南派服飾產業聯盟執行總監歐陽光耀表示,十多年前工廠沒有現在這么多,買衣服不會追求那么多的時尚元素,有什么款式,先生產出來,總能賣掉。現在不行了,人們對服裝很挑剔,價錢不合適也不會買。競爭大加上供大于求,服裝滯銷,庫存可以直接把企業壓垮。 減少庫存要靠市場分析 東莞市“作業本”服飾有限公司老總陸凌很慶幸地表示,自己企業的庫存不多。“我們有6個人專門組成一個團隊搞研發、市場分析以及銷售,而很多企業只有一個人搞研發和銷售。” 除此以外,“作業本”還對市場以及客戶的銷售能力進行分析調查,“我們不會盲目追求數量,客戶訂了10萬件就生產10萬件,就算預計銷售會好一點或者會有新的經銷商加入,我們也不會一下子生產到20萬件,雖然很難做到零庫存,但我們力爭控制在8%-10%以內。” 專家支招 3個步驟減少庫存 “有三個步驟可以幫企業減少庫存的產生。”歐陽光耀表示,首先在沒有生產服裝前,企業需要進行市場數據分析;隨后在訂貨的時候,跟銷售商了解去年的銷售業績。 歐陽光耀說,在貨物已經送到經銷商手上之后還有一個辦法可以減少庫存,南方和北方對服裝的審美會有一定差別,廠家可以利用銷售渠道把貨物互相調賣,例如某一款式北方銷售很好,南方不好,可以把南方的貨物回收運到北方銷售。 “如果還是產生庫存,可以通過組織一些公益活動把品牌服裝降低價格出售,這樣不會損壞品牌的形象。” 你的噩夢,我的商機 “下水道”應運而生 有人通過“代理庫存”賺不少錢,一般是賤賣到五六線城市,或通過電子商務賣到國外 有人歡喜有人愁,過高的庫存令企業瀕臨倒閉,同時也讓另外一部分人覓得商機。 曾經在奔某服飾有限公司做設計的黎林,目前正在虎門經營著一間淘寶店,去年他幫一家服裝企業一個月內傾銷了一批20萬元的服裝,賺得三萬元利潤。 像他這樣的人在虎門有很多,被業內人士稱為“代理庫存”的渠道商,而更多的服裝企業稱這行為“下水道”。 歐陽光耀介紹:“"下水道"的經銷方法,往往是把多出來的庫存利用折扣或者賤賣的辦法,運到五、六線城市消化掉,”,另外還有一種方法,就是走電子商務,把衣服賣到國外去. 然而無論哪一種方法,走“下水道”,受傷害的都是品牌企業自己,“你的品牌原本是100元,現在50元賤賣,在沖擊原有市場的同時,也把自己品牌的等級降低了,獲得一部分客戶的同時,另一部分客戶也會隨之消失。”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