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頭企業節能減排已見成效
實現紡織行業可持續發展是《建設紡織強國綱要(2011~2020)》四大目標之一,而節能減排又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途徑。特別是在行業發展增速下降,出口形勢嚴峻等情況下,節能減排成為行業發展的突破口。那么,企業該怎么做?有哪些先進經驗值得借鑒?就此,記者近日專訪了國家紡織產業節能減排技術支撐聯盟副秘書長王偉民。 記者: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環境保護與資源節約促進委員會組織相關專家和節能減排技術支撐聯盟成員單位,從去年9月至今年3月,在山東愉悅家紡、無錫一棉等7家龍頭企業開展了義診活動,對行業節能減排工作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在義診活動中,作為專家組組長,你認為這些企業有哪些特點和先進經驗,值得其他企業學習和借鑒? 山東濱州亞光家紡擁有自棉花收購加工、紡紗、織造到印、染、繡、整完整的生產鏈,自有水庫和熱電廠,生產線全部采用進口設備,主要生產中高檔毛巾、浴巾及浴衣、棉毯、腈綸毯、床品等。 無錫一棉是行業標桿企業,其主要特點是高品質、低能耗、用工少。生產300支棉紗,錠速比全國平均水平高20%左右,單產能耗最低,萬錠用工25人,創造了棉紡業的奇跡。 江蘇大生集團以纖維素纖維為主導產品,以賽絡緊密紡差別化等特色產品引領市場,在做精紡織主業的同時,還將做有特色家紡,進軍文化產業等相關現代服務產業,延伸產業鏈,促進企業轉型升級,試掘產業鏈新財富。 安徽華茂以技術創新提升競爭優勢,在服裝加工、面料印染、精細化融合及產品開發等方面擁有了一大批核心技術。其中,采用國產棉花開發的當今世界最細棉紗Ne600紗線及面料。同時,“嵌入式復合紡紗關鍵技術”、“棉紡嵌入式紡紗關鍵技術”、“精品緊密紡技術”、“滌棉防靜電斜紋類工裝布系列”等項目,代表了我國棉紡織行業先進技術,出口紗線和面料價格均高于國內同類產品平均單價的50%以上。華茂集團積極應用新技術、新工藝,大力實施節能減排,在不斷加快企業發展,延伸紡織產業鏈的同時,非常注重污水處理等環?;A設施建設,在工業城內新建了一座污水處理廠。 互太(番禺)紡織印染公司自有經編織廠、緯編織廠、染廠、定型廠、印花廠、水廠、煤發電廠、污水處理廠等一條龍生產設備。近年來,公司累計投入2億多元用于節能減排。染色工序單位產品耗水量下降了48.6%,5年節水2700萬噸。“十二五”期間,公司計劃節約標煤9538.8噸,截至2012年已完成目標的100.67%。 這些龍頭企業各具特點,他們在延伸產業鏈、節能減排、技術創新、產品研發等方面創造了驕人業績,成為行業的佼佼者。尤其是在行業困難的情況下,為企業突圍起到了示范帶頭作用。 記者:節能減排是一項硬指標,其重要性、緊迫性在哪里? 王偉民:我國是紡織大國和纖維消耗大國,始終保持10%~20%的增長,年紡織加工總量超過4000萬噸,占全球的50%以上。“十一五”以來,雖然行業的節能減排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排放總量并沒有減少,在全國制造業中排名依然靠前。“十二五”期間,紡織行業節能減排的目標是:單位工作增加值能源消耗比2010年降低20%、二氧化碳排放降低20%、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主要污染物排放下降10%、再利用紡織纖維總量達到800萬噸左右。當前整個紡織行業面臨環保壓力,政府面臨指標壓力,企業面臨資金、技術、成本壓力。印染行業發展若受環保制約將影響整個紡織行業。減排壓力遠遠大于節能。因此,我們必須注重生產過程中每一環節的生態問題,加快推進節能減排工作。 記者:你參加了對龍頭企業的義診活動,有什么體會和感受?對紡織企業發展有什么看法和想法? 王偉民:我認為,企業一是要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像無錫一棉那樣高品質、低能耗、用工少,萬錠用工25人,創造了我國棉紡業的奇跡;二是要從分散式向園區聚集,園區資源配置高,成本低;三是要從低水平擴張向產業鏈集成,做高端產品,延伸產業鏈,克服外購原料交貨不及時,質量無保證等弊端,做到東方不亮西方亮;四是要從高能耗向低碳生態轉變,因為這能直接降低成本。 記者:今后有何打算? 王偉民:我們現在正在忙著編制“十二五”中國紡織節能與綜合利用標準體系建設方案,其中包括上千個標準。此方案現已經過3次討論修改。從行業層面說,特別是針對環境保護,要根據整個社會發展、社會需求、環境資源可承受能力方面制定適度的標準,標準不能過高,過高標準意味著承受的高成本,作為企業則應避免投機行為。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