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將新建500個廢舊衣物回收箱
又到了換季的時候,整理衣櫥中,你是否在為理出來不穿的舊衣服發愁呢?放著占地方,扔了又可惜。統計數據顯示,申城年增舊衣高達13萬噸,其中大部分被當做生活垃圾直接丟棄。為此市政協委員姚卓勻呼吁,希望政府在全市增設回收站點,加大環保宣傳力度,使更多的舊衣服能得到回收利用。廢舊衣物原來也可區分為“有使用價值”和“無使用價值”。民政部門和市容部門正分別以兩種途徑為舊衣服找到去處。市民政局在提案答復中表示,今年將在全市新建500個經常性捐助接收站點,接收居民捐贈的二手衣物。市容部門也在嘗試將衣服從生活垃圾中分揀出來投入“廢舊衣物回收箱”,提高市民人人可慈善,人人做公益的意識。 閑置衣物占用空間,市民發愁 “昨天去居委會捐了幾十件衣服,但家里還有大批單衣捐不出去,誰有辦法?”昨天在滬上知名母嬰論壇丫丫網,許多新手媽媽在為身材變化而產生大批閑置衣服占空間發愁。“我也想捐衣服啊,可是他們不要,說我的衣服是舊的,哪里那么舊了,有點瑕疵而已。”來自徐匯康健新村街道的Rabbitsammy說,她說的“他們”是指居委會。 “居委不是不收,會收的,不過現在不要單衣,要冬天穿的衣服。”網名為“土豆的寶貝”的普陀宜川路街道說。網名為“Shirleydove”的浦東周家渡街道則表示,直接拿到郵局,會幫你寄到災區,不收郵費,還幫你打包。不過要檢查,太舊的不要。 何謂“太舊”?記者昨天向浦東新區經常性捐贈接收點挨個打了一圈電話,得知棉被、床單、毛衣、厚外套受歡迎,單衣一律不要。由于經常性捐贈接收點大多設在街道社區服務中心,很多居委會告知居民直接送去,因為收下來“堆不下”,最終也是交到捐贈點。 “你想扔掉的舊衣服,是他們需要的新衣服。”在一則剛剛結束的公益活動衣加衣溫暖捐助貧困生”中,記者看到對捐贈衣物的更多“注意事項”:不要太時髦、不要裙子、不要吊帶、不要內衣褲。請清洗干凈,(能用消毒液浸泡一下最好)等。衣物請不要有破洞,不要有明顯的污漬,扣子、拉鏈、必須完整無缺(貧困山區買這些服裝配件也很困難的)。 諸多“不要”,使得居民在遇到“送出去不收”的情況下,會將衣服直接丟在垃圾桶。說出來嚇人一跳,滬上居民家庭每年產生的廢舊衣服整整有13萬噸。有的衣服也許還不算舊,甚至吊牌還在,只是款式、大小不喜歡或不合適了,就成了壓箱底的“雞肋”。 日產生活垃圾中,廢舊衣物占3%至4% 這些被隨意丟棄的衣服,市民覺得可惜,實際上對環境也造成了污染。上海每天處置的生活垃圾中,有3%到4%為廢舊衣物。那些被丟棄的衣服垃圾一般只能作填埋處理,一些化纖面料的衣物很難分解掉,對環境造成了污染。“衣服大多由化纖構成,可降解性差。衣服經過了織布、漂染等多道工序,再由消費者穿過后扔進垃圾堆,這一系列過程都會產生污染。”一位環保人士告訴記者。 同時,舊衣服經過專業化回收利用,則會產生巨大的“剩余價值”。每噸舊衣服經回收利用,可生產0.99噸無紡布或0.99噸分色棉紗,等于節約了1.1噸紡織原料或0.8噸棉花。另外,還節約了生產同等無紡布35%的能源,節約生產同等棉紗20%的能源。按現有生產技術工藝水平,紡一噸棉紗需耗電2248度。這遠沒包括棉紗生產過程脫脂、染色、上漿、漂洗、烘干等幾十道生產工序所消耗的能源、糧食、化工原料及大量的污水。若再把產業鏈上游計算進去,在大宗農產品種植過程中,棉花是最大的農藥和灌溉用水的“消耗者”……由專業化的公司來做舊衣服的回收利用,對社會是節能、減碳、減硫、減污水排放及節約水資源的好事;對市民則是最樸素的愛綠、護綠、添綠的直接參與。 要做好這一篇“綠文章”,必須要有一種可操作的回收利用方式。為此,姚卓勻委員遞交提案建議,可在全市增設舊衣物回收點,除了在居民區外,還可在圖書館、商場等公共場所設立回收點。由專業公司進行統一收集、分類、整理、消毒。 小區門口專業回收箱受歡迎 在臨沂路浦建路南城小區,小區門口醒目位置豎立著一個藍色鐵皮箱,大小如同自動售賣機,外側有一個外拉式投放口,它的名字叫“廢舊衣物專用回收箱”。 在東方路1800弄東方城市花園門口,記者昨天看到,回收廢舊電池的專用垃圾桶旁則站了一個高約1.5米的“熊貓”。仔細看她的身上,原來是一個升級版的“廢舊衣物專用回收箱”,輕輕打開“熊貓”的嘴,就可以把幾公斤一大包重的衣服一次全塞進去。每次“熊貓”張嘴收衣服,都會引起居民駐足觀看。“這個東西倒蠻方便的,回去趕緊把我們家的舊衣服拿過來。”是最多的議論。 “廢舊衣物回收箱”是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開展的新試點。“一般來說,這些舊衣服只有兩條出路:通過民政或官辦慈善渠道捐往災區或貧困地區,這是有使用價值的二手衣物;另一些無使用價值的衣物,市容環保部門在新一輪生活垃圾分類減量試點中,已經把‘廢舊衣物’作為專項回收的一個品種,進行分類收集運輸和處置。”民政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據記者在現場觀察,居民是很難自行區分舊衣服的價值的。“每天都有居民拿東西來,羽絨服、鞋子、背包……什么都有,回收箱人氣很旺。”記者采訪塘橋街道南城居委會書記潘亞平時,他說,因為衣物不少,回收箱每十天左右就要開箱一次。根據居委會的記錄,每次開箱都能收到60-80公斤的衣物被褥,有幾次還達到94公斤,約一半衣物有七八成新。 “廢舊衣物回收箱”遞增速度驚人。2011年下半年,包括塘橋街道的6個小區在全市率先試點。2012年全市11個區的500個社區,回收箱達512個,共回收1259公斤衣物。目前已經達到1500個。截止2012年底,本市已建立經常性社會捐助接收站點1022個,其中在街鎮層面建立的經常性捐助接收站194個,在居村委會層面建立的經常性社會捐助接收點828個。 由于站點數量不多,加之能存放衣服的數量有限、回收周期過長等諸多因素,當前的舊衣回收體系遠遠不能滿足社會需求。上千個布點,相比起申城龐大的舊衣產量來說仍是“供不應求”。“即使沒有積分或禮物,居民參與的熱情仍然很高。”在一線工作的居委干部潘亞平則認為,多放回收箱固然容易,但“這些廢舊衣服到哪里去了?居民需要知道。”他建議回收單位定期公示衣物流向。 記者留意到,作為“上端”處置方,民政部門對“有價值的二手衣物”處置有據可循。據統計,2012年本市共接收捐贈衣被72.97萬件,發往對口援助地區或受災地區的衣被為62.97萬件。作為“下端”處置方,從事廢舊衣物回收的社會企業則設置了專門網站。市民登錄www.shyysy.org網站,可在主頁上“箱體分布情況”欄目中查詢回收箱的具體分布情況。在對姚卓勻委員第0431號提案的答復中,市民政局在提案答復中表示,為了方便市民捐獻舊衣,今年,將在黃浦、靜安、虹口、長寧等區新建500個經常性捐助接收站點,接收居民捐贈的有使用價值的二手衣物。市民政局還將和市綠化市容局合作,在社區設立并推廣廢舊衣物回收箱。上海還將鼓勵慈善公益組織在商場、辦公樓等公共場所設立經常性捐助接收點,推廣街道在換季時開展的慈善義賣、公益跳蚤會等活動,拓寬回收舊衣的渠道。 專家指出舊衣回收需有針對性 其他國家和地區是以何種方式來進行舊衣處理的呢?據了解,目前歐洲很多國家以及中國香港等地,都存在舊衣交易市場。事實說明,這些二手衣物也確實存在市場需求。如果在政府有關部門主導下,對舊衣服交易有嚴格規范的標準出臺,所有舊衣服由合法、規范的組織機構回收、清洗、消毒處理,再準予上市,操作上類似于英國的“慈善商店”、“二手服裝商店”,倡導改變對舊衣服的固有觀念,將大大減少社會上處理舊衣服的成本,減輕環境壓力。 由服裝公司自行回收也不失為一種妙招。國外有一家著名的戶外用品公司是有機和再生材料服裝的早期領跑者,他們在2005年開始要求顧客送回他們的破舊衣服,包括破舊衣服、羊毛衣服、棉T恤衫,其他聚酯和尼龍產品等,來換取新衣服,成為服裝企業回收利用的先行者。據悉,這家公司承認,回收舊聚酯衣服雖然增加了運輸量,但經過詳細比較發現,與使用非回收材料生產織物相比,運輸回收服裝所使用的能源依然可以減少4倍,產生的二氧化碳減少3倍多。 有專家指出,開展回收舊衣活動,不妨借鑒香港的成功經驗,增加些針對性。“香港開展舊衣回收時,把宣傳重心放在年輕人身上,因為他們服裝的更新率高,換下來的舊衣也相對‘新’一些,利用率比較高。”此外,學校每年會更換大量校服,有的單位也有大量制服,這些都是舊衣“生產大戶”,在這些地方建立舊衣回收點,并和他們聯合開展回收活動,且回收點可分為長期、短期、流動等多種類型,標識要統一、醒目,效果更佳。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