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面料開啟“設計夢”
2013年,中國國際面料設計大賽(以下簡稱“大賽”)以“夢想·途徑”為主題再次敲響戰鼓,與Intertextile繼續開展“賽展聯動”的合作模式,充分融合兩者的平臺優勢資源和輻射效應,更廣泛地吸納國內外的生產型企業、商貿公司和面料設計師參與,以引導開發出更多具備市場應用能力的優秀產品。 主辦方在北京召開“2013中國國際面料設計大賽媒體見面會”,國家紡織產品開發中心主任李斌紅擔任會議主持,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孫瑞哲,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紀委書記、人事部主任王久新,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助理、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紡織行業分會常務副會長徐迎新,中國紡織信息中心副主任喬艷津,中國流行色協會秘書長朱莎,法蘭克福展覽(香港)有限公司總經理溫婷,國家紡織產品開發中心產品事業部主任謝方明,蘇州市吳江區委常委、盛澤鎮黨委書記、中國東方絲綢市場黨工委書記李建炯,江蘇斯爾克集團董事長孫德榮,江蘇丹毛紡織股份有限公司研發中心主任符愛芬等出席了會議,一起為大賽解題,為紡織行業的夢想探尋可實現的途徑。 高棉價時代的研發方向 “時至今日,行業還在尋求棉花問題的破解途徑。產品開發不能脫離行業的現存背景,面料設計師需要在認清行業背景的基礎上,將面料產品披上時尚的外衣,也要把文化理念、科技含量融入到產品開發中去,科技才能創造市場價值。” 孫瑞哲:今年1月底以來,棉花價格小幅上漲,現在很多企業處于觀望狀態。這次紗線展印度、巴基斯坦有將近100家企業參展,但似乎交易的積極性、交易的效果不如去年。棉花作為一項大宗商品,它的走勢不僅僅由供需關系來決定,也不僅僅由中國目前的相關政策來決定。現在大宗商品影響更為強烈因素,一是美元走勢;二是西方量化寬松的政策。 原料問題說明了什么?現在,產業安全已經成為行業重中之重。 今年春夏流行面料入圍評審過程中發現了有很多亮點,其中浙江嘉名染整有限公司的全棉內衣面料,原料是高紗支的長絨棉,通過科技手段讓產品煥發出新的活力。當前行業的創新重點:一是從過去的投資導向向需求導向轉變;二是投機不如投技,投入技術向技術要效益。產品設計不僅僅是織紋設計、花樣設計,要把各種文化理念、科技含量融入到產品開發里面去。今年的主題是“夢想·路徑”,應該加上一個副題——“科技創造市場價值”,這應該是行業、大賽、設計人員共同去追求的目標。 夢想實現的背后推手 “賽展聯合的形式讓面料設計的創意落地,并找到迅速推向市場的高效平臺;海外企業的加入提升了大賽的含金量和影響力,同臺競技讓國內面料企業找到自己的優勢和不足;與產業集群地聯手提升大賽的輻射力,讓大賽扎根行業,提高企業產品創新的活躍度。” 記者:大賽和Intertextile面料展兩者的結合聚變出了什么樣的效應和能量?又為中國面料企業釋放了哪些與發展路徑相關的寶貴信息? 徐迎新:去年開始,面料設計大賽和Intertextile面料展結合,兩個平臺相互支持,相互依托。從面料展看到這么多面料,體現了展會在引導行業轉型升級方面的推動力。企業的創新成果,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的運用,包括時尚創意水平的提高都在面料展這個平臺得到充分展現。參加面料設計比賽的企業多數都是參展商,通過大賽的形式進一步引導企業,提升面料的生產、設計、創意的水平。讓代表行業發展水平、流行趨勢的優秀獲獎產品,借助賽展結合的形式,通過展會這個交易平臺迅速推向市場。 記者:法蘭克福對設計大賽向海外紡織行業和面料設計師進行推廣,提升國際影響力有什么想法和舉措? 溫婷:去年“中國國際面料設計大賽”作為展會的主要活動之一,我們首先給予特別的支持。第一年就推薦了13家海外企業,提供100多塊面料參加此次大賽,其中有3家企業得獎,一個得了分類獎,兩個得了入圍獎。 對于海外參展企業來講,一是通過大賽平臺的推動讓他們知道中國紡織行業在努力什么?在提倡什么?海外企業在色彩、材料、紋樣科技方面都有很強的實力,我們會根據他們的特點,將面料設計大賽介紹給他們,通過我們的努力把這個大賽推向國際。二是一個延伸,展會只有短短的幾天時間,而通過面料設計大賽活動,可以讓海外企業有更多的機會融入中國市場。 記者:盛澤鎮2012年跟大賽合作非常成功,通過這種合作對盛澤紡織產業發展有哪些積極的作用? 李建炯:盛澤鎮是全國化纖集群地,作為當地政府,既要發展經濟又要提升經濟發展的質量。從目前的情況來說,粗放型、擴張型的企業所占比重較大,同質競爭也較多。我們鼓勵企業走自主產品開發的道路,提升產品檔次,提升品牌價值。可以看到,面料設計大賽對推動產業集群地企業的產品開發起到很大的作用,帶動企業產品開發的積極性,使我們企業一方面提升技術含量,另一方面走差別化發展道路,有利于產業集群的健康發展。 科技為夢想鋪設途徑 “作為面料設計大賽的獲獎企業和面料展上的明星展商,從斯爾克和丹毛的成功案例中,可以找到一個關鍵詞,那就是科技創新。斯爾克的“一步法”系列產品、丹毛的“丹毛彈”系列產品,讓企業贏得市場也贏得口碑。” 記者:斯爾克在 “2014春夏中國流行面料入圍評審”中得到科技創新獎,請談談企業科技與時尚結合的舉措和心得? 孫德榮:一個企業想要可持續發展,與技術創新、產品創新、管理創新、營銷創新是分不開的。企業獲獎的是 “異彩絲”第二代產品,這個產品花了兩年時間才走向市場,贏得很多客人的認可和好評。企業擁有完整的產業鏈,從原料研發入手,并進行多次改良。到去年10月份,企業認為產品真正成熟以后才推向市場,拿到了不少的訂單,受到了市場企業的歡迎,目前企業又在研發三代產品。產學研這條道路對企業的發展幫助很大,我們跟東華大學合作了5年,成效顯著。還有企業的“超紡棉”產品,讓我們看到了很大的市場前景。 記者:丹毛的產品是怎么去解決市場的同質化問題? 符愛芬:中國面臨著抄襲比較嚴重的情況,哪一個公司出來好的都不敢往外推。我認為新的面料要給服裝設計師看到,如果不做出服裝就不能體現原創的價值。企業解決同質化問題,首先從原料開始,新原料出來以后,我們與供應商是有協議的,這個品種如果在兩三年內我們不能成功將其產業化的話,供應商才可以推介給別的企業。另外,企業跟服裝品牌客戶也是一對一開發的,同樣也是有協議的,開發的面料不會提供給別的企業。丹毛的明星產品——單經單緯雙彈面料,從目前市場上來看只有丹毛能做。企業通過提升工藝技術手段,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