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服裝業面臨新挑戰 “鏈競爭”凸顯
2012年的“寒冬”過后,服裝業迎來的“春天”并不那么溫暖。記者在廣州、深圳、佛山等多個地區調研了解到,由于原材料和人力成本的大幅攀升,2013年一季度,服裝企業訂單回升的同時遭遇著利潤壓縮的困境。 業內人士認為,今年世界經濟形勢不確定因素仍然較多,總體形勢仍將嚴峻,但由于服裝行業的產業鏈相對完整、技術水平先進,在國際競爭中的優勢依然存在。但是,新挑戰無處不在,內銷強大的支撐作用使得珠三角服裝行業步入品牌混搭、跨界發展的“大消費”和“泛時尚”格局,未來產業鏈條整合的“鏈競爭”的價值將進一步凸顯。 訂單回暖利潤壓縮 2012年下半年以來,國際市場萎縮、國內市場增速放緩,服裝企業的多項效益指標均呈下滑態勢,行業在從緊和較為嚴峻的形勢下運行。但進入第四季度,行業整體景氣度有所企穩。中經服裝產業景氣指數顯示,從2012年四季度起,服裝行業銷售情況好轉,行業經營效益低位回升。 記者近日在珠三角調研時了解到,2013年第一季度,服裝企業的訂單情況較去年同期有所好轉。深圳市創倫紡織有限公司董事長雷勝祖說,2013年1—2月,公司訂單大幅增長,訂單金額比去年同期增長了70%—80%,訂單數量增長的百分比還略高于此。佛山標美服飾有限公司是一家外貿型企業,在國際經濟形勢依舊充滿不確定性的情況下,今年一季度的訂單增幅達到了15%。 然而,訂單回暖的背后仍有隱憂。部分企業反映銷量增長的同時,利潤正在壓縮。雷勝祖說,近期公司訂單金額同比增長約七成,但產品的毛利率卻在下降,2010年毛利率在20%左右,去年降為16%,今年前兩個月只有13%—14%。 佛山標美服飾有限公司也同樣遭遇了利潤下滑的尷尬。該公司董事長楊建伍告訴記者,去年國際經濟形勢復雜多變,國際市場受到沖擊。但對于標美服飾來說,最重要的問題并不是出口量的下降,而是出口利潤的嚴重壓縮。標美公司在2011年的外銷總值是4600多萬元,到2012年達到8500多萬元,但是利潤卻從2011年的6.8%下降到2012年的3.8%。“希望今年公司的利潤能回到10%。” 工資翻番“步履蹣跚” 銷量增長,利潤緣何不斷下降?企業反映,原材料和人力成本的大幅攀升讓他們“苦不堪言”。 “目前紡織行業主要的成本來自棉花價格,棉花收儲價現為19800元/噸,比國外的平均價格高出5000—6000元/噸,美國目前的棉花價格才13000元/噸。國內外如此高的棉花價差給國內許多中低端品牌的棉紡企業造成了巨大壓力。中高端企業的利潤也受到了不少沖擊。”雷勝祖對記者說。 而近年來人力成本的連番上漲也使得企業在前行時“步履蹣跚”。楊建伍告訴記者,現在的勞動力成本幾乎是過去的兩倍。2005年時,普通工人的工資是1500元左右,但現在最基本的是2500-2800元,管理級別的達到5000元,熟練老員工的保底薪資也有3000元。招工貴讓本可以容納800人的公司,實際只有500名工人。 根據中國服裝協會調研及測算,出口加工型企業平均人工綜合成本占企業產品成本的25%左右。2012年平均人工成本上漲15%,推動整體成本上漲3個百分點,加工出口低端產品的中小企業平均利潤空間為3%,出口訂單幾乎已無利潤可言。 除此之外,國內經濟環境以及消費者心態的改變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服裝企業的效益下滑。國內市場方面,整體經濟增速回落,消費者信心下降,而服裝價格仍處于較高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費者的支出。此外,品牌商庫存高企,不得不通過打折來消化庫存,商場頻繁打折促銷導致消費者形成“打折購買”的心理。 業內人士指出,目前內生驅動式發展模式并未成為服裝行業發展的主流,大部分企業還停留在以量取勝和拼成本競爭的時代,技術進步的速度、發展模式、創新能力尚不能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對于服裝企業來說,新優勢的構筑迫在眉睫。 品牌混搭鏈式競爭 廣東省時尚服飾產業經濟研究院院長李凱洛指出,服裝行業的發展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市場壓力與挑戰,但從發展規律和政策走向來看,中國內需紅利仍然看好,“大消費、泛時尚”的發展趨勢將帶來重要機遇。品牌服飾中傳統的男女界限正在打破,有服裝企業甚至進入珠寶、手表、酒店等關聯產業。如一女裝品牌在廣州鬧市區開了一家兩千平方米名為“方所”的書店,賣的恐怕不僅是書,而是美學、品位和理想,這有利于推動品牌價值觀的形成。 根據廣東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最新調研報告,2013年,世界經濟形勢總體上仍將十分嚴峻,不確定性因素較多,國際貿易將保持一定增長,額增量減。同時,盡管近年來國內勞動力成本、資源環境成本不斷增加,但服裝行業產業鏈完整、技術水平先進,在國際競爭中的優勢依然存在,預計2013年服裝出口增速將不低于同期國際貿易增速。 與此同時,內銷的支撐作用依然強大。堅持擴大內需仍然是宏觀調控政策的重要出發點,隨著宏觀調控的不斷深入,國內經濟將保持平穩增長,城鄉居民收入仍將穩定增加,為內需增長提供了根本動力。國內貨幣政策有所放松,物價逐步平穩回落,這些效果的進一步顯現,將對國內消費增長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對服裝行業的拉動作用也將逐步增強。 值得注意的是,對于服裝企業而言,從產品的研發設計到流行趨勢的變化和消費需求的把握,從品牌管理到跨界營銷和多樣化體系構建,從渠道建設到店鋪形態創新,從信息化系統建設到倉儲、物流、采購和品質控制,從規?;a到高級定制和個性化服務,都已不再是點與點的競爭,而成為鏈式的競爭。李凱洛認為,競爭優勢的確立和強化,已不可能全部自主完成,需要有外部的協同與合作,不僅要有局部的領先和關鍵環節的控制,更要有鏈條的整合與協同。服裝企業只有提升“鏈競爭”能力,才能夠提高強度、韌性和抗風險能力。 此外,勞動力成本的不斷攀升推動了服裝生產技術及設備的更新換代,以機器替代手工、減少產業工人需求,已經成為服裝制造業的發展趨勢。渠道方面,電子商務的市場空間依然不容小覷,無論是數量還是數額,現階段服裝服飾類產品已成網購第一大商品。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預計,2013年服裝服飾類網購交易額將達4076.1億元。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