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產業集群治污的成就與困惑
近年來,舉國上下有序推進節能減排工作無疑是對長期粗放式經濟發展模式造成的環境破壞、資源透支的有效修正,黨的十八大也提出生態文明建設,紡織企業在環保壓力下開始注重對節能減排工藝和設備的持續改造和引進。“十一五”期間,廣東省在重點耗能的紡織企業開展清潔生產審核工作,并通過清潔生產項目的實施,減少行業企業資源的消耗和污染物的產生。2011年,廣東省紡織行業用水量約6.68億噸,紡織行業重復用水量1.05億噸,全省紡織行業水重復利用率15.31%,較“十一五”期間省內紡織水重復利用率約提高5%?;ヌ⒌掠兰训纫慌髽I水的重復利用率達35%以上。國家新排放標準的實施對紡織企業有何影響?企業節能減排工作的順利推進是否可資借鑒?陽春3月,記者跟隨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調研組赴廣東調研節能減排情況,在佛山西樵看到了產業集聚區實現集中排放、集中治污的成功樣本。 作為佛山市傳統優勢產業之一,紡織行業擁有規模以上企業1000余家,工業總產值過千億元,形成了全國知名的產業集群、專業鎮,聚集了70%企業,形成了相對完整的產業鏈。早在2002年,佛山市就將紡織業作為節能減排、清潔生產的突破口。在當地政府帶動下,行業以清潔生產為切入點,致力于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產業,著力加快轉型步伐。2003年佛山市聯達紡織印染有限公司獲得第一批廣東省清潔生產企業認證,是全省紡織行業中第一家清潔生產企業,也是佛山市第一家清潔生產企業。 經過幾年努力,全省共有106家紡織企業獲得廣東省清潔生產企業稱號,僅佛山就有35家,在全省地市級中排名第一。開展清潔生產后,這35家紡織企業生產管理水平得到很大提高,生產現場得到改善,跑冒滴漏現象減少。尤其是通過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技術裝備的應用,企業減少了員工人數和勞動強度,年收益過億元。 佛山的紡織企業主要集中在南海、順德、高明、三水,大部分紡織企業集中在西樵紡織產業基地、大塘紡織工業園等工業園區,少部分紡織企業分布在園區外。從2009年開始,佛山各區相繼提出紡織印染業污染整治提升方案,對位于產業集中區以外的企業全面推廣清潔生產,園區內的企業整體推進清潔生產。2012年,廣東西樵開始啟動園區清潔生產工作。目前清潔生產審核在整個園區進展良好,重點企業的實施率達80%以上。 大塘工業園區是當地實施統一供水和污水處理的成功典型。記者跟隨調研組參觀了承擔園區污水處理任務的佛山市南海西樵鑫龍水處理有限公司,鳥語花香的外部環境很容易讓人忘掉這里“污染收容所”的實質。據介紹,該公司累計投資2億多元,通過生化、生態濕地等方式對園區內企業排放的印染廢水進行處理。園區企業的全部生產污水集中在這里處理排放。污水處理第一步是將COD降到40,經超濾后COD降到20,再經反滲透處理后給園區企業回用,回用水水溫在35攝氏度左右,而回用水成本與工廠內用水成本相同,企業也愿意使用,回用水1.5萬噸/天,污水再進一步處理后達標排放。目前,該公司正在建設二期工程,建成后將達到6萬噸污水的日處理量,滿足新入園企業的需求。 同時,園區推行集中供熱,引導企業使用清潔能源,基本解決產業排放問題,為行業可持續發展起到保障作用。西樵鎮副鎮長關海權告訴記者,節能減排工作的積極開展和成功推進,使得該園區被認定為廣東省循環經濟示范園區,并且正在創建國家級循環經濟示范園區。 記者在鑫龍公司的一個角落看到地上堆著黑色的、干裂的、好像煤塊一樣的污泥,相關負責人指著處理污泥的機器說:“這些污泥都含有化學成分,處理成本比較高,因此一些紡織企業把這個包袱甩給社會上一些私企就不管了。隨意填埋和丟棄污泥都是犯法的,如果國家出臺明確的處理標準,大家就都有章可循了。”在全力解決污水問題,分擔園區企業環保壓力的同時,污水處理廠也面臨著難以解決的困難。目前,污泥問題國家僅規定無害化處理,缺少出臺處理辦法或具體標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產業發展。關海權希望行業協會向有關部門反映這一問題,盡快拿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產業園區集中治污模式解決了聚集地企業的一大負擔,然而在節能減排工作中,最令企業撓頭的成本增加問題還散落在諸多領域。在與西樵部分紡織企業座談中,記者了解到,一方面,污染源在線監控裝置建設費及長期的維護費成為企業的沉重負擔。另一方面,環保部門要求企業在進行技改之前連同企業設備型號一并報批,而企業在不斷技改中難以及時辦理手續,導致環保驗收無法通過,影響了正常生產,損害了品牌形象。 令人欣喜的是,記者在整個調研過程中接觸到的紡織企業均表示,新的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對其暫無壓力,而這一點與廣東省較早開展清潔生產工作打下的堅實基礎不無關系。廣東紡織企業普遍開展自動化生產,積極應用新技術、新工藝,在提高生產效率的同時帶動了節能減排工作邁上新臺階。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