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紡織服裝“生產內移”
上周五,中國中東部紡織服裝產業轉移與升級(福建)研討會召開。記者從會上獲悉,七匹狼和寶德集團將斥巨資在安徽設立工廠,分別投資5億元人民幣和4.5億元人民幣。 據悉,2012年,七匹狼和寶德在安徽已完成近期1萬平方米的過渡工廠建設并投入試生產,各安裝生產線6條。預計2013年年中,兩家企業的異地工廠一期工程即可建成投產,二期工程項目即將開建。 向內陸擴張,泉州紡織服裝企業近年來動作頻頻。在人工匱乏和土地緊缺等多重壓力下,不少本土企業形成以泉州為總部中心,以內陸工廠為生產中心的新產業格局。 生產向內陸擴張 周少雄:升級本土生產體系 對話 “寶德集團在泉州的發展很不錯,年生產總值在5億元左右。但是工廠占地只有70畝不到,想要進一步擴張,土地因素成為一大制約。”寶德集團董事長林向陽表示,寶德集團“瑪米瑪卡”童裝品牌將通過產業轉移,把本土工廠建設成集研發和銷售的運營總部,并將原來由供應鏈生產的那部分作重新規劃,以實現更有效地管控產品質量,更有效地調控物流,從而實現企業的二次創業,把品牌推向更高的層級發展,將品牌從原來的中型消費逐漸走向高端消費。 據介紹,寶德公司位于宿州紡織服裝產業城的一期用地,規劃用地262畝,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后,預計年產量將達10億元,年生產各類童裝700萬套,年創稅收2億元,新增就業5000人。 “安徽是一個屬于比較中部的地區,可輻射的范圍較大,半徑300公里的范圍里,人口達到了2個億。且是山東、江蘇、河南多省交界的核心地區,就紡織服裝產業而言,安徽區位的競爭優勢正在凸顯。”福建七匹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少雄表示,安徽是一個大的勞務輸出地,尤其是紡織服裝工人的輸出占比達到了60%。當地政府在職業教育、勞動力培養方面搭建了比較完善的教育系統,每年可培養3萬多工人,解決了企業生產用工問題,且薪資會比泉州本土低數百元。 在用工緊缺的背景下,去年以來,本土紡織服裝生產轉移進行時有加速的趨勢。據悉,宏太紡織、信誠集團、鳳竹紡織等企業紛紛在湖北、江西等中部省份投資,設廠經營。 受制于土地、生產要素等成本因素,本土紡織服裝產業將走上轉移與升級之路,這已是行業里的共識。泉州作為一個紡織服裝集群地,紡織服裝行業轉移升級之路該怎么走?本土企業家也在思考。 本次論壇中,福建七匹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少雄談及了對行業發展的見解。 記者:泉州產業集群的優勢明顯,很多中小企業承接大企業訂單。如今大企業向外擴張,本土中小企業該如何跟進? 周少雄:其實是一樣的,中小企業同樣可以利用這樣的平臺,在務工、土地等成本較低的地方投產。另外,外移也不是全部都移走,核心部分仍然會留下。中小企業要升級為高端品牌配套生產的工廠,就要在市場快速反應等方面作出提升。 另外,泉州是一個紡織大區,異地辦廠將有利于兩地工人的交叉流動,這在用工方面能起到互補和促進作用。 記者:對于本土紡織服裝產業未來的發展,您有怎樣的建議? 周少雄:一些外貿企業接單毛利率非常的低,那么,各方面成本都要精打細算,這些企業選擇向更低成本的地區轉移的趨勢比較明顯。本土綜合成本的因素是沒法改變,未來的發展主要是加強管理,提高綜合能效,從而降低成本。 其次是要升級。利用泉州的綜合配套、產業鏈的優勢,加強高檔產品的生產制造。泉州地區該行業的特點是品牌多,而未來品牌的發展是走向高端化。集成品牌的要素是品質、產品的創作能力和檔次,我覺得泉州原來的生產體系要升級為更能適應、更為品牌公司生產加工的生產體系。 總部調控生產跟進 據悉,瑪米瑪卡及七匹狼都把高端、高利潤、納稅比例高的項目放在總部,把加工量大、需要大量勞動力的項目放在異地工廠,逐漸培植以泉州為總部中心,以宿州為生產基地的產業格局。這種“總部調控生產跟進”的產業模式,使得轉移地和承接地達到雙贏局面。 中國中部(宿州)紡織服裝產業城總裁葉孫福表示,產業轉移是企業發展必然會碰到的話題,產業向中部轉移,使得企業原本在東部無法規范的廠房建設,可以進行合理的規劃,實現形象與管理的雙飛躍,人力成本、物流成本、推廣成本都將大大降低。安徽宿州較大的人口基數將促使生產、銷售雙重利好。 “而且,七匹狼和寶德在安徽建廠并沒有削弱其在福建省泉州市的財稅貢獻度,工廠雖然設在安徽,但所得稅依舊交回企業總部所在地。”葉孫福表示,產業中東部轉移是合作共贏的一件事,品牌原本要給很多代工廠放單,而如今,可以收回來一些自己做,那么,在產品質量管控及物流調控上將更有效率,從而實現品牌的升級。另外,產業中東部轉移將增加總部的銷售能力。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轉移辦信息部主任謝立仁也表示,品牌企業把高端產品、研發設計等核心要素留在總部,把粗放加工部分放在全國各地,這將大大提高企業的效率。 “福建省和安徽省的紡織服裝協會可以從各自的資源優勢互補互動出發,尋求共贏的合作模式。”中國服裝協會副會長馮德虎建議。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