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黑心棉再泛濫 服裝下腳料硫磺脫色做棉被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公共頻道《真相力量》報道,受冷空氣影響,真正的冬天已經來了。在這種日子里,我們最先想到的是翻出棉衣棉褲,再換上厚厚的棉被、棉枕,暖暖過個冬。可在青島平度跟膠州搭界的幾個村莊內,卻散布著大大小小十多個制造黑心棉的工廠。這樣的產品非但不能給人們帶來溫暖,還大大提高了使用者生病的風險。 黑心棉加工廠泛濫 在青島膠州市與平度市搭界的南頂子村、北頂子村,記者看到,幾乎家家戶戶門前的服裝下腳料堆積如山,隨處可見婦女、老人坐在自家門前在分揀這些五顏六色的下腳料。一陣風吹過,空氣中彌漫著難聞的氣味。 分揀布料竟然用來彈黑心棉!眼前這位村民直言不諱的告訴記者,他們這個村子早在二十年前,家家戶戶就開始從事分揀布料的營生。在這些花花綠綠的布條中,也有高低貴賤之分,其中白顏色的布條最貴。 這位村民介紹說,他們平時輾轉于附近的各個服裝廠,替這些服裝廠處理廢舊布料,有時布料緊俏的時候,就從其他省份甚至從國外收購。 村民們說,他們平時主要的工作就是把這些五顏六色的布料按照材質以及顏色進行分揀,原白色跟白色的棉布價格最高,也最緊俏。 在記者的調查過程中,不時有滿載布條的貨車從村中穿過。眼前這輛貨車來自連云港,司機介紹說,他每隔四天就會來這里一趟。由于南頂子以及周邊的村莊貨源充足,因此這里久而久之就成了江北最大的廢舊布條批發集散地。 村民們分揀出來的廢舊布條除了通過物流運往全國各地供給制棉企業生產以外,在南頂村周圍,大大小小的棉花生產企業也是應運而生。眼前就是一家用廢舊布條制造棉花的生產企業。記者走進一看,各種布條鋪滿了整個院子。周圍彌漫著非常刺鼻的氣味,有三名50歲左右的男子正在分揀廢舊布條下腳料。 這位工人向記者展示的無疑就是最為劣質的產品,每噸1200塊錢。記者隨手拿起一塊,許多細小的灰塵和一股難聞的味道撲面而來。工人介紹說,他們生產的這種棉花主要用來制造給蔬菜大棚保溫的保溫被。要想選購質量好點的產品,得去前進村。隨后在這位工人的指引下,記者又來到了眼前這家生產企業。 利潤巨大銷路暢銷 記者在膠州跟平度搭界的南頂村周圍調查發現,方圓二十公里內滿是廢舊的布條和生產黑心棉的工廠。眼前的這個小院正在準備生產黑心棉。只見在不足百米的房屋內,擺放著兩臺滿是棉絮的機器,旁邊則堆滿了已經生產好的黑心棉。 生產車間內彌漫著布條發霉的腐臭氣味,而眼前這位老板竟然說成是布頭的香味!老板告訴記者,別看眼前這條生產線設備簡陋,但是功能卻很強大,吃進去是下腳料,吐出來就是棉花。只要將下腳料放進去,中間全是自動化,經過6道工序,將碎布條打碎后,再壓成兩公分厚的薄“棉被”,最后經過自動打包機,將一床床“棉被”壓成300多公斤的成品包銷往各地。一臺機器一天下來就能“吐”出兩噸棉花。 一天下來,毛利潤竟然能到達到四千元,這也難怪周邊會有如此多的黑心棉加工廠存在。那么,生產出來的黑心棉都流向哪里被用到何處了呢? 隨后,記者又在周圍轉了一圈又發現了多家同樣的生產點,情況大同小異。在每個加工點附近,院子里都堆滿了如山的廢舊布條,地上、房頂上都如同下了一層白雪一般,周邊環境十分惡劣。 這位工廠的負責人介紹說,由于制作黑心棉的原料有所不同,因此有些原料在制作棉花之前都要用硫酸進行脫色,制作成棉被后很容易對人體造成極大的傷害。 知情人介紹說,膠州、平度兩地多個村莊已經形成了粗加工、制成成品、分散銷售一條龍產業鏈條,成為了當地的主要產業。黑心棉被運往濰坊臨朐、昌邑、壽光以及臨沂等地,再加工成“黑心棉”被褥等床上用品。知情人稱,目前在平度、膠州兩地大約有50個“黑心棉”原料加工點,經常有大貨車趕來運貨,將“棉花”運往全國各地。 編后:一臺臺機器吞下了充滿臭味、骯臟的下腳料,慢慢吐出來了帶著毛毛的黑心棉,當看著加工點堆積如山的黑心棉,記者眼前就會出現一個場景:又有成千上萬條被子里、褥子里,甚至孩子玩具里,都裝進了這些臟東西,而外面,剩下的只是一層薄薄的遮羞布……那些加工黑心棉的機器天天在轉動著,多轉一分鐘,就會為這個社會多轉出一份危險。作為記者,暗訪直擊了黑心棉的產生過程后,從心底發出一聲吶喊:盼望那些轉動的機器能早日停擺。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