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缸”紹興重磅遏制紡織行業三大污染源
對于紹興縣的工業經濟,坊間有很貼切的描述——“染缸、酒缸、醬缸”。 作為年產量占全國10%的紡織大縣,其擁有從前道PTA、化纖原料到織造印染、服裝家紡的完整產業鏈。其中,印染產值占到全國的30%,占全縣工業經濟的比重接近25%,是傳統支柱行業。 但由于產業能源消耗大,這個戶籍人口才72萬多的縣城,全社會燃煤消耗量占全省的8%,工業廢水排放量占全省的6%,產業結構所引發的環境問題突出。 “染缸”開始了逆襲! 鄉鎮關停落后企業能獲崗位加分 1分相當于完成331億工業銷售 關停淘汰落后企業是行業整治提升的第一拳,紹興縣有238家規模以上印染企業。到今年年底,達不到當地58條整治驗收標準或上年度被列為淘汰類企業且未達標排放的將被一律關停。 同時,年內出現一次以上偷排、兩次以上漏排且影響較大的企業也不能幸免。紹興縣環保局局長章金堯告訴浙江在線記者,目前已有10家企業明確列為“整合無望、整治無效”,其中江南印染、江市印染已經完成關停。 為了加快整合提升進度,紹興縣規定一旦成功關停落后產能企業,對鎮(街道、開發區)的崗位目標責任分進行嘉獎,關停1家加1分。 這“1分”想通過日常工作獲得的難度可不小,以濱海工業區為例,要完成以下任意一項才能得分:331.3億工業產品銷售、1.04億地稅收入、4.5億國稅收入、20.98億工業投資、1.95億自營出口額。 印染行業的三大污染源分別是污水、污泥和廢氣。 對于保留的企業,紹興縣給出了兩種選擇:一是統一入園,集聚升級,統一處理;而是原地改造,一步到位,不留后患;62.4%的企業選擇了前者。 紹興縣將這近149家企業分別遷入柯橋開發區、濱海工業區和印染產業集聚區(濱海綠色印染基地)。 以印染產業集聚區為例,2016年前將集聚全縣80%的印染產能,除了污水處理廠外,還有日處理污泥能力2500噸的環保工程。同時計劃打造一個5萬人的生活社區,做足學校、醫院等配套。 煤改氣每年少排廢氣廢油3萬噸 靜電二次除塵令煙氣“隱形” 對于原址提升的印染企業,紹興縣要求重點對群眾反映較大的廢氣進行整治。 這就涉及到對定型機的改造。定型就在170℃高溫下對染布進行噴淋,以鎖定花紋等圖案。過去是通過燒煤的方式,將熱量通過引流條傳到定型機上,中間難免有能量損耗。改造后,定型機的熱量直接由下方的天然氣燃燒提供,形象地比喻為“天然氣灶”,得益于能耗損失的減少,工作效率明顯提高。 章金堯說,這一技術改造完成后,每年可以少排放3萬噸的廢氣、廢油。今年1-8月,紹興縣煤炭消耗量同比下降7,2%。同時,此類環保投訴從過去月均23件逐步下降,9月僅有3件投訴。 印染產業集聚區管委會副主任陳鈞介紹,區域內的天然氣管道已經全部鋪設完畢,遷入企業投產后可直接接通。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設備改造的投入,定型工藝的成本上浮20%-30%,但從統計數據看,并未對整體產業帶來負面影響。今年1-8月,在總體產能下降的前提下,紹興縣規模以上印染企業完成銷售收入395.88億元,利潤18.16元,分別增長11.2%、15.5%。 另一個廢氣整治的流程出現在排放末端。記者在浙江通益紡織印染有限公司見到了3套耗資800萬從臺灣引進的廢氣處理設備。在定型機的廢氣進入排放管道后,會率先進行冷卻,再經由靜電除塵設備二次處理。肉眼觀察幾乎看不到有氣體從煙囪中冒出,也意味著有害顆粒物的減少。 技術人員將靜電除塵設備短暫關閉后,煙囪里很快就冒出濃濃的白煙。目前,國內印染行業定型機煙塵排放暫無明確標準,紹興縣目前最高允許排放顆粒物濃度不超30毫克/立方米,油煙濃度不超40毫克/立方米。 另據了解,紹興縣已在印染企業中全面實施刷卡排氣、排污系統,定額定量進行排放。對于污泥的處理,環保部門選取了5家資金充足的運輸企業負責運送,全部車輛安裝GPS定位,出廠門前還將刷卡過磅,數據同步傳送到處理點,防止中途傾倒。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