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增發部分加工貿易配額,市場反映平淡。“現在港口保稅區貨源較少,即使有配額,也很難有買到合適的棉花。”10月18日,山東濱州1家紡織企業負責人趙總介紹,他們企業紡紗用棉80%為進口棉花,進入10月份之后,原料庫存大幅減少,用料較急。先后在青島港、天津港購買部分美棉和澳棉,但缺口仍然很大。16日,他們企業在青島港訂購約300噸澳棉,但要本月底才能陸續到港,估計到廠價在19800元/噸以上,較本月上旬到廠價提高700元一線。
談起港口外棉大漲的原因,趙總分析,一是港口庫存大幅減少。眼下,青島港保稅區、物流區全部棉花總量在15萬噸左右,較本月上旬大幅減少5-6萬噸,而且受企業歡迎的澳棉、高質量美棉及性價比較高的印棉數量更少,貿易商囤積并提高報價。“紡織廠、棉商手中的配額倒是足夠用,關鍵是到港棉花不足。”趙總說,預計年底之前到港的澳棉、印棉數量有限。二是近期以外棉、長絨棉為主要原料的紡織企業原料庫存越來越少,處于“少米下鍋”狀態。山東濰坊某紡企以紡高支紗為主,主要原料是長絨棉,今年新疆長絨棉大幅減產,加上棉企、棉商囤積,價格瘋漲至35000元/噸(136級,2011年產陳棉)左右,紡企如果采購就會成本倒掛,不采購將面臨“斷糧”危機,左右為難。
在對山東、河北部分企業的調查中了解,近期紡企分成“兩個陣營”。一是國儲棉為主要原料的紡織企業庫存充足,多數可以使用到2014年2-3月份;二是高支紗生產企業和以外棉為主要原料的紡織企業庫存“告罄”,急需補庫。一邊是11-12月份印棉、澳棉到港數量不多的預期,一邊是紡企急需高品質外棉“解渴”,部分企業希望國家能夠繼續拋儲部分高品質外棉,以解燃眉之急。
市場分析,造成2013/14年度部分外棉及長絨棉、新疆棉價格大漲的原因除供應減少之外,高支紗產能擴大也是原因之一。據了解,今年冀魯不少紡織發達地區企業向高端領域發展,尤其60支以上棉紗產能大幅增加。山東濱州某紡織公司負責人介紹,他們企業2期工程相關設備正在安裝。“投產后,我們的生產規模將達到8萬錠,每年生產紗線10000多噸。”負責人李經理說,他們企業2期主要以精梳60-80支為主,其中60%為百分之百長絨棉紡紗。“這是1個產業重新整合的過程。”多數業內人士認為,自2013年起國內紡織行業內部將進一步加快整合,一些高支、高端,非棉纖維混紡將更多地加入進來,在降低成本的同時,把我國的棉紡產業推向1個更高層次。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更多紡織專業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