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重罰“誤標”紡織品為誰敲響警鐘?
日前,美國4家零售商亞馬遜、LeonMax、梅西百貨、西爾斯及其子公司卡馬特,分別向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支付了總額為126萬美元的罰金,原因是這些零售商們銷售的紡織品將人造絲成分錯標為竹纖維,而誤標商品信息和誤導消費者的行為違背了美國紡織品成分標簽法和聯邦貿易委員會紡織條例。 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表示,竹纖維紡織品被認為是環境友好型產品,然而人造絲的生產過程離綠色生產的標準還相距甚遠,即便是以竹纖維為原料的粘膠纖維,也因經過了多道化學加工程序,不符合竹纖維紡織品環保、綠色的宣傳口號。據悉,上述4家美國零售企業還被要求審核并保證其銷售的竹紡制品擁有正確的纖維成分標識。外媒評論,此次罰金之重反映了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依法嚴肅處理此類事件的決心。 近年來,竹纖維已被我國紡織企業越來越多地用在家紡、內衣類產品中,盡管竹纖維有著抗菌抑菌等諸多優良性能,但其纖維屬性確實不能等同于真正意義上的天然纖維。在歐美市場,對纖維成分標簽都有明確的規定。而在我國,許多紡織品生產企業對纖維成分標簽都沒有站在法律的層面上予以足夠的重視,內銷市場上的商品沒有面料成分標簽,抑或標注名不副實等現象更是屢見不鮮、見怪不怪。應該說,這些不規范、不合乎法律的做法對中國紡織品的市場形象大有損害。 在美國,以法律文本描述的四項紡織品標簽標識的規定適用于美國市場所有纖維、紗線、織物、服裝制品、窗簾及帷帳等家用紡織品,以及每一件含有羊毛或復用羊毛的產品或產品的一部分。由此,我們可以看出規范紡織品標簽使用必須在法律層面上加強督導。 長期以來,我國不少出口紡織品都是根據客戶提出相關要求印制標簽或客戶直接提供標簽,對于標簽中成分是否與產品用料相符并未進行驗證,容易出現紡織品纖維成分和標簽所標內容不符的情況。特別是對于標簽上的注冊商標、知名商標是否規范使用,更容易涉及產品侵犯知識產權的問題。 目前,我國不少地區的檢驗檢疫部門已對出口產品存在侵犯知識產權風險的現象嚴查嚴管,要求企業及時向客戶索取注冊商標使用授權書;此外,對服裝用料與標簽標明成份的符合性加強驗證,嚴防出現原輔料成分檢測與出口服裝標簽不符的情況,實行動態、不定時抽樣送檢,防止商業欺詐等不法行為發生。 為避免日后不必要的經濟損失,相關部門也提醒生產企業一定要掌握國際上有關纖維成分標簽的技術法規和標準,使用標準規定的術語和名稱;要按標準規定,根據進口國要求規范出口服裝成分標識,正確標明纖維含量、種類及與實物相符的纖維成分、含量比例,謹防貿易風險。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