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廠縫紉機閑置近一半 年后用工情況雪上加霜
核心提示 “招工難,一年比一年難!”相比于餐飲行業,紡織、服裝行業縫紉工的用工荒,更讓企業經營者寢食難安,因為新人必須經過至少一兩個月的培訓才能正式上崗。記者近日采訪紡織企業發現,多家企業的機器有一定量的閑置,而經營者最擔心的是春節后新一輪的用工荒,工人在春節后會出現返鄉不歸、跳槽等現象,這會讓企業的用工情況雪上加霜。 記者調查 “產能沒有全部發揮” “在紡織行業干人力資源,估計是最累的了,平時工作忙不說了,光是應付年底和年初的用工荒,就夠讓人勞神費力的。”即墨市一家服裝企業人力資源部的王經理告訴記者,公司規模屬于中等,一線縫紉工人有三四百人,這種中等規模企業在用工上最糾結,工資不高不低、福利不好不壞、訂單不多不少,很容易造成員工的流失,只能是人力資源部不停地去招聘、想辦法留人,但實際情況是太高的工資支付不起,和大型企業的福利相比,也總是差一截。 記者采訪中發現,服裝加工車間的產能利用不足,是服裝企業的一大難題,“600臺縫紉機,最多的時候開動500臺,人少的時候,連六成都開動不起來,一方面是訂單問題,而到了年底訂單量大的時候,人手不足的問題就暴露出來了。”一家中型外貿加工企業的經理表示,年底各個廠子都不缺訂單,只能靠加班趕進度,但這樣不是長久之計,增加一批縫紉工緩解勞動強度才是正理,否則加班過多會把工人累跑。 服裝廠常年招5000人 服裝加工行業缺工年年都喊,到底缺到了什么程度?帶著疑問,記者采訪了常年從事企業招聘的青島易職通公司,該公司執行總經理呂欣頤介紹說,紡織服裝行業的用工荒近幾年一直存在,讓公司代招聘的此類企業從來沒低于過60家,較大型企業基本上開口就要100人以上,“我們最愁的是幫這類企業招人,比如來了幾百個工人,都不好決定該先給哪些單位,有時候十分糾結。”呂欣頤表示,這些企業招聘縫紉工、紡織工的用人需求,常年保持在5000人以上,尤其是春節前后的招聘會上,各服裝企業幾乎是動手搶人,只要工人有意向,馬上開來事先準備好的車,立刻就拉到廠子的宿舍里。“經濟形勢好的時候,各服裝企業不停趕訂單,經濟形勢稍微差一些,很多企業也不敢過度裁員,因為說不定哪天會來大訂單,人不夠訂單就完不成。”呂經理說,有的企業盡管縫紉工很多,但熟練工缺乏。 缺工原因 年輕女孩不差“辛苦錢” 說起縫紉工,不少接受采訪的服裝廠管理人員都表示,這不僅僅是一項技術活,更是一項辛苦活,不能吃苦的人是絕對干不了的,除了長時間加班,長期坐著也讓人受不了,縫紉工幾乎被列為年輕女孩最不歡迎的工作之一,“辛辛苦苦的,每月才賺三四千元,還不如干服務員,而且這兩份工資的前景也沒什么太大差別。”一名餐飲業的服務員這樣對記者說。 “在服裝車間干的是辛苦活,年輕女孩根本不差這點辛苦錢,而且多數家庭只有一個孩子,也舍不得讓孩子來受苦。”在市人社局舉辦的招聘會上,一名服裝外貿企業招聘負責人稱,縫紉行業的年齡逐漸偏大、后繼乏人的現象已經十分明顯,但年齡稍大的女性,在戶籍地工作還比較現實,外出打工則比較少。即墨一家大型服裝廠分公司的一名經理表示,廠里的縫紉工多數是1999年前后來的,超過半數是本地人,是業務骨干,外地打工者的流動性太大,年齡偏大的都結婚后帶孩子,年輕的則很少愿意干縫紉工。 外地工廠搶走大批工人 “這幾年工資從2000元漲到了3000元,吃住都管著,但人手還是不夠用,我們都快沒辦法了。”從市北區搬遷到郊區的一家紡織公司招工代表每年都被招聘工人的事弄得焦頭爛額,工資上漲了那么多,但來的人不多,因為很多工人被當地的企業留住,不愿意外出打工了,“國家對中西部的扶持力度很大,甚至有青島的企業在中部地區設廠子,很多人就過不來了。”一名招工代表說,除了工人在老家工作外,江浙地區的加工類企業也搶走了大批工人,之所以放棄青島,一方面是前幾年縫紉工的工資水平不高,給打工者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另一方面是江浙地區產業集群更龐大,打工者希望找到更多機會。 “咱們青島的月工資比很多工人老家的工廠高出200元到400元,很多人寧愿舍棄這部分收入呆在家鄉。”即墨市一家紡織企業的路主管分析說,這是導致招工難的一個重要原因。另外,紡織企業的工人多數是女工,她們回到家鄉后考慮更多的是結婚生子,很多公司都有一批這樣的“老工人”,因為這個緣故不回來了,考慮到人員的流動,路主管表示,春節后要招聘200名員工才能讓企業的工人穩定在1500人左右,確保訂單有人做。 設法留人 工人收入每年上漲一成 越來越多的服裝企業開始招聘男縫紉工 “我們一共有4000多名工人,如果哪天干活的人不夠了,訂單就沒法完成了。”青島雪達集團有限公司主營的是服裝、織布和染色業務,對一線工人的需求十分巨大,好在工人數量相對穩定,企業也一直良性發展。說起如何留住工人,該公司一名主管表示,公司為職工做好4件事:吃好、住好、工作環境好、工資好。這名主管告訴記者,住宿環境堪比賓館,每頓飯至少6個菜,車間里夏天有空調、冬天有暖氣,工資就更不用說了,新人工資也不低于2300元,熟練的拿到5000元也不是難事,“最重要的是每年都要增長10%,這讓很多工人有了盼頭。”盡管如此,雪達集團的縫紉工也有人員流動,每年的流動比例為5%左右,但給招聘帶來的壓力并不大。 招工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為了招到足夠的工人,很多企業不僅參加市里舉辦的招聘會,馬路市場也要時常光顧,想盡辦法把人招進來。“我們每年給員工穩定增加10%—20%的薪酬,員工每天一日三餐我們也只收象征性的1元錢”,一家企業的招聘經理告訴記者,每年企業投入數十萬元改善職工工作環境并提高職工福利。 都說好裁縫多數都是男性,但在服裝加工廠的車間里,這句話并不符合,因為單純的代加工并不復雜,完全屬于勞動密集型,靠人海戰術完成大訂單。“以前縫紉車間幾乎看不到男的,全都是女工,大家覺得女性更心細,長期干能堅持住,但現在男工人也有了,而且越來越多,企業沒辦法再去挑人了。”記者采訪時發現,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服裝企業招聘男工人,最多的企業男工人數量已經有數十人。 在采訪中,一些打工者告訴記者,雖然很多企業在招工時承諾給他們1800元,甚至是2000元以上的工薪,甚至還有企業寫出“包吃包住,頓頓有肉”招聘廣告,但他們并不敢輕信。“很多企業說的是一套,等你進廠做的是另外一套”,來自河北的一名工人說,壓低工錢的辦法太多了,一些承諾不兌現,工人們毫無辦法,而錯過了求職期,想再找工作就會很麻煩。(記者陳珂)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