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紡織行業寒冬未盡 粵企八仙過海渡難關
2012年,服裝紡織行業遭遇了多重寒流的侵襲:出口歐美疲軟、原材料和人工成本持續上漲、訂單向東盟國家轉移。許多外向型企業直呼,去年是服裝紡織行業歷史上最為艱難的一年。記者近期調研廣東多家紡織服裝企業發現,許多外貿企業處在虧本或虧本邊緣。面對惡劣的外部環境,企業通過一系列措施積極探尋出路,提高自動化水平提升生產效率、投入電子商務、建立品牌轉內銷。盡管行業在去年三季度出現回暖跡象,但外部環境目前仍未有實質好轉的跡象,服裝紡織行業在今年仍將艱難前行。 “去年可以說是雪上加霜。一方面,在歐美市場還沒有復蘇的情況下,原材料和勞動力成本在上漲,人民幣不斷升值,訂單向東南亞市場轉移,在多重打擊下,現在大部分企業處在虧本或虧本的邊緣,干得好的企業才能有微利。”茂榮集團總裁曾天仁向記者表示,“毛織行業在90年代中期到2002年最輝煌的這段時間,毛利潤可以達到30%,3年前,毛利潤已經降到5%。” 茂榮集團成立于1992年,是毛織行業的龍頭企業之一,目前是東莞民營企業50強,年營業收入超過16億元。 2008年金融海嘯曾重創廣東地區紡織出口企業,大量工廠倒閉,這一年也被認為是中國外貿企業最為艱難的一年。然而在曾天仁看來,“2012年是公司20年歷史中最為困難的一年。” 去年是最艱難的一年 中國服裝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我國服裝出口數量已連續13個月負增長。去年1至9月,我國14328家規模以上企業銷售收入的增幅從年初的13%降至10%左右,低于近兩年來的平均水平,利潤率也從年初的6%降至5.09%。目前虧損企業在規模以上企業中已達16.32%,平均虧損額同比增長47.75%。 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的統計數據同樣嚴峻。去年1-10月我國累計出口絲綢服裝2.27億件(套),同比下跌17.1%,出口額為9.55億美元,同比下降4.32%。出口額排名前五位的市場依次為美國、中國香港、日本、德國和西班牙,其中僅西班牙同比上升16.41%,其余四市場依次同比下降14.12%、1.08%、8.8%和2.71%。 浙江、廣東、上海和福建幾個出口大省(市),降幅依次為11.21%、14.89%、16.06%和0.38%。 茂榮集團總部所在地的東莞大朗鎮上,隨處可見密集的毛織工廠的牌匾,在這個世界毛紡基地,有著3000多家毛紡企業,10萬名從業人員。茂榮集團員工小張告訴記者,這一年以來,就有不少上規模的毛紡企業關停,不少員工流向茂榮集團。而小型加工廠的倒閉就更多了。 行業內憂外患不斷 歐美市場是我國服裝紡織行業出口最主要的市場,而隨著歐債危機的蔓延,歐美去年對于服裝紡織品的需求出現了明顯的下滑。 2012年前三季度,美國、歐盟、日本從全球進口服裝紡織品的增速分別為-1.11%、-8.05%和0.99%。三大重點市場對全球紡織品服裝的需求均快速下滑,歐盟、美國對全球紡織品服裝的需求甚至出現萎縮。 “2008年金融危機以后,歐美市場的進口并未有真正的復蘇,歐債危機的蔓延,更是加劇了我國出口的困境。”東莞服裝協會名譽會長陳耀華向記者表示,與此同時,國內人工、原材料成本以及匯率損失卻比2008年提高了不少。 以服裝最主要的原料棉花為例,2012年以來,國內棉花價格始終高于國際市場,且價差不斷拉大。截至去年8月中旬,國內棉價比國際市場每噸已高出5000多元,價差較年初擴大67%,造成我國棉紡產業鏈競爭力嚴重下降,企業效益惡化。 人工成本更是逐年上升。曾天仁告訴記者,去年比前年人工成本上漲15%左右?,F在一個普通工人的工資加上食宿、社保等,企業每月花費要3500元左右。 此外,越南等東盟國家也開始憑借低廉的勞動力成本來爭奪中國服裝紡織出口市場。這成為國內企業最為擔心的事情。 數據顯示,去年1—7月,美國從越南進口紡織服裝增幅為8%。前8個月日本自東盟紡織品服裝進口增長迅速,增幅達到20.1%。越南服裝紡織品出口額由2006年的59億美元增至2011年的158億美元。目前,越南在對美國、日本和歐盟市場出口服裝紡織品的國家和地區排行榜上分別居第二、第三和第四位。 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陳大鵬就表示,去年8月份,我國單價5美元以下的服裝出口產品比重下降了13%,這說明低價位的代加工我國服裝企業已經做不了了,很多國際大企業逐漸將加工環節轉向東南亞。 陳耀華表示,東南亞目前的勞動力成本比國內便宜太多了,柬埔寨一個普通工人一個月工資僅900元人民幣左右,相比我們3500元每月的人工成本便宜太多了。 “東盟國家主要是人工成本低,而且憑借東盟自由貿易零關稅,他們可以大量進口我們的面料、輔料,做一些低價位的代加工。”陳耀華表示,將來隨著更多的配套企業到東盟投資,整個產業鏈完整,對國內服裝紡織業的打擊更大。 企業八仙過海求生 面對近20年來最為艱難的環境,茂榮集團通過一系列措施來維系著這個1000多員工的公司。 據曾天仁介紹,一方面,通過添置先進的設備代替人工,提高勞動生產率。從2007年開始,茂榮集團就開始陸續購入1000臺先進的電腦織機,取代手工勞作。一臺電腦織機的工作量是一臺傳統人手搖機的2.5倍,一個人可以操作8到10臺電腦織機,每個人每小時的效率提高了20倍。月生產能力從40萬件提高到150萬件,員工數反而從3500人減少到1500人,還提升了產品檔次。 另一方面,加大研發,開發新產品,吸引顧客。正是因為產品圖案和款式新穎,其他廠商做不出來,提升了對顧客的議價能力,提高了產品附加值。 此外,通過樹立品牌轉內銷。前年開始,公司開始發力國內市場,通過加盟店的方式在國內推出“WK”品牌。“我們投入很大,在深圳購買寫字樓成立專注內銷品牌的公司,還引進意大利的國際設計師,用高端的產品打開中端的市場。”曾天仁表示。 而睿懿服飾有限公司總經理郭小斌則通過電子商務找到了生機。2009年,郭小斌從服裝加工廠嘗試進入電子商務,推出“恬心女孩”品牌,在電子商務市場摸爬滾打2年后,電子商務業務在前年步上正軌,“恬心女孩”已成為淘寶的知名品牌,預計去年將會有3000萬的銷售收入,1000萬的利潤。 公司一方面通過阿里巴巴進行批發;另一方面,通過淘寶店來進行銷售,明年公司還計劃推出天貓旗艦店。 “很多出口型企業出口不行,內銷打不開時,都涌入電子商務領域,以為投錢開個店就能成功。”郭小斌告訴記者,實際上,電子商務學問很深,生產特性和以前出口型企業也完全不一樣,要少、快、靈。此外,在產品機構、消費者心理、客戶維護、宣傳營銷等各個方面都有很多需要摸索的門道。 “許多企業做不了多久就做不下去了。”郭小斌表示,而公司正是在電子商務市場經過很長時間的摸索,逐步掌握了這個市場的特性。 從外向型工廠轉做內銷品牌失敗后,祥瑞服飾總經理林飛翔最終選擇了給做電子商務的“恬心女孩”進行生產加工,避免了公司的倒閉。 “出口不行后,祥瑞轉型嘗試了很多,比如自己開店、自己做電子商務,最終因為不專業都失敗了,剛好我們的產能不夠,而他們生產加工又做得很好,最終我們合作,讓祥瑞服飾重煥生機。” “每家企業都需要做自己擅長的事情,服裝紡織鏈條這么長,大家要生存下來并不難。”郭小斌表示。 2013年仍難言樂觀 據海關最新數據顯示,2012年1至11月,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為2308億美元,同比增長了2.08%,雖仍低于全國貨物出口增速(7.3%)5.22個百分點,但較1至10月出口增速增加了0.08個百分點。 而在生意社服裝紡織分析師李丹華看來,去年9、10月份的反彈主要是季節性因素。一般來說年底幾個月,不少外貿企業接到歐美訂單尤其是圣誕節訂單有所增多,而今年形勢依舊難言樂觀。 陳耀華認為,目前外需短期內很難好轉,而轉內銷又需要長期的積累,電子商務成本也很高。服裝紡織行業要經歷一個較長的冬天。 “中國服裝行業面臨嚴峻的形勢:外需不振,內需趨緩,效益下滑已是不容回避的客觀事實,短期內不可能有根本好轉。這也從另一個側面說明,經過近30年的高速增長,中國紡織服裝行業正在進入重要的調整轉型期。”北京服裝紡織行業協會會長常青對此表示。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