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同志們:
2011年,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的指導下,紡織工業先后出臺了《紡織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和《建設紡織強國綱要(2011~2020)》兩個綱領性文件。其中明確提出了“十二五”期間紡織行業節能減排和資源循環利用的發展目標:單位工業增加值能源消耗比2010年降低20%,工業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比2010年降低20%,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比2010年降低30%,主要污染物排放比2010年下降10%。初步建立紡織纖維循環再利用體系,再利用紡織纖維總量達到800萬噸左右。
為實現這一發展目標,落實“十二五”期間“紡織行業節能減排和資源循環利用再上新臺階”的工作任務,今天,我們在這里召開全國紡織工業節能減排工作會議。會議的主要任務是總結前一階段節能減排工作成績,分析現階段行業節能減排主要形勢,并在總結現有工作的基礎上研究“十二五”行業節能減排和綜合利用工作思路和措施,同時對下一階段的工作作出安排部署。下面,我講四點意見。
一、“十一五”期間紡織工業節能減排取得了較好成效,再生資源綜合利用的真實狀況逐步清晰
1、“十一五”期間紡織工業節能成效明顯。
紡織工業的能源消費主要集中在煤、電的消耗,占煤電油消耗總量的90%左右。“十一五”期間,我國處于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高速發展時期,能源消耗不斷增加,在生產規模不斷增加的情況下,紡織企業通過設備改造、技術創新,不斷提高自動化程度,并在生產過程中采用余熱再利用、縮短流程、使用節能設備等節能措施,到“十一五”后期,紡織工業能源消費總量已開始呈現下降趨勢,2008年,紡織工業能源消費總量達到最高值8570.3萬噸,之后兩年,能源消費總量出現持續下降,到2010年,紡織工業能源消費總量已降至8339.56萬噸。與此同時,紡織工業能源消費總量占全國工業能源消費總量的比例逐年下降,占比從2006年的4.46%減少到2010年3.94%。
滌綸(短纖、長絲)、粘膠(短纖、長絲)、紗(線)、布、萬米印染布七類產品單位能耗逐年下降。“十一五”期間,我國主要紡織產品產量逐年增加,但主要產品的單位能耗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布、印染布、粘膠(長絲)單耗下降比率最大,與2006年相比,分別達到43.29%、28.97%、27.51%。
到2010年,作為“十一五”國家約束性指標之一的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即萬元增加值標煤能耗)已降至0.652噸/萬元,比“十五”末下降了50.22%,超額完成國家20%的既定目標。
2、“十一五”期間紡織工業環境保護取得一定進展。
紡織工業環境保護主要體現為盡量減少生產過程中廢水、廢氣和固體廢棄物中污染物的排放,其中CODCr、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固廢是主要的考核指標。“十一五”期間,紡織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紡織工業CODCr、氨氮排放總量下降極其有限,到2010年,CODCr排放總量達到43.88萬噸,氨氮排放總量達到3.74萬噸。不過,隨著紡織企業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強,以及各地環保力度不斷加大,“十一五”期間,紡織企業已經開始積極采取頂替技術、消減技術,或開展末端治理,因此,“十一五”期間這兩個主要污染物的去除量大幅增加,CODCr的去除量由“十五”末的122.65萬噸增加到2010年的179.53萬噸,氨氮的去除量由“十五”末的1.36萬噸增加到2010年的3.74萬噸。
“十一五”期間,紡織工業廢氣治理取得較好成效,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塵去除率等指標表現良好。“十一五”期間,紡織工業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006年的45.59萬噸下降到2010年的36.53萬噸,平均年降幅3.1%,同時,二氧化硫去除量總體呈上升趨勢,表明了紡織工業在二氧化硫削減方面的良好趨勢。氮氧化物排放量總體呈下降趨勢。“十一五”期間,紡織工業氮氧化物排放由2006年的25.43萬噸下降到2010年的21.40萬噸,平均年降幅3.4%,由于“十一五”期間脫硝裝置應用較少等原因,氮氧化物去除量總體呈下降趨勢,由2006年的3.65萬噸下降到2010年的0.5萬噸。煙塵是PM10的主要來源之一,“十一五”期間,紡織工業煙塵排放量從2006年的13.73萬噸降低到2010年的13.02萬噸,平均年降幅0.7%。“十一五”期間,紡織工業的煙塵去除量與排放量的比值一直在13以上,顯示了紡織企業一貫良好的煙塵去除作業。
“十一五”期間,紡織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達到94%以上,與其他行業相比,處于良好水平。
3、紡織工業再生資源綜合利用規模不斷擴大,已形成單獨的產業鏈條。
再生資源綜合利用對構建完整的工業循環經濟體系、緩解資源緊缺矛盾意義重大。近三十年來,我國紡織行業再生資源綜合利用的規模逐步擴大,其中聚酯瓶和廢舊紡織品是紡織行業加以利用的最大宗的兩類再生資源。到2010年,我國再生聚酯行業已經發展為產能超700萬噸/年,產量超500萬噸/年的規模產業。2011年,再生聚酯行業使用的再生資源總量已達到547萬噸瓶片,使用的聚酯瓶占社會存量的9%左右。廢舊紡織品綜合利用方面,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與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總后勤部軍需裝備研究所于2010—2012年聯合開展的實地調研表明,我國廢舊紡織品的回收和再加工利用已經在全國各地形成了客觀存在的產業鏈。2011年,進入再加工的廢舊紡織品總量達到338萬噸,占社會年存量的14%左右。
“十一五”期間,再生聚酯產業被列為重點發展循環經濟的產業之一,目前已形成良好的、規范有序地生產、經營、銷售模式,也形成了較為明顯的產業比較優勢,產業地位已從“補充”轉變為“替代”。2011年,再生聚酯行業進口瓶片167萬噸,國產并回收280萬噸瓶片,并消化再利用工業廢滌絲30萬噸,廢舊滌綸紡織品100萬噸。再生聚酯產品附加值不斷提高,2011年產品均價達到11660元/噸,毛利率在25.8%左右。隨著產業的發展,再生聚酯行業逐漸形成產業集聚,如浙江省慈溪地區的滌綸短纖填充料生產,廣東普寧特本白棉型再生滌綸短纖等,行業自律組織也日趨完善。
廢舊紡織品產業鏈客觀存在,并且規模越來越大。進入“十二五”,隨著大規模調研活動的展開,這個潛在的行業逐漸浮出水面:調研顯示,廢舊紡織品再利用產業具有自發形成、半地下交易、企業規模小數量多、大多數產成品附加值低等特點。在回收環節,一部分城市如上海、廣州,有政府主導,由專業回收公司向居民回收廢舊紡織品;更多的地方則是民間行為,如北京、天津等地從事廢舊紡織品回收的人員在2000人以上,逐級收購,最后集中到少數個人手里。在再利用環節、這些廢舊紡織品被用于造紙、泡料,或者開松后直接回到紡紗織造環節,或是制成非織造布,還有的出口到非洲等地,在河北、山東、浙江、江蘇等地,均有廢舊紡織品加工聚集地,浙江蒼南地區每年處理紡織廢料達上百萬噸,有2000多家專門從事再加工纖維的紡織企業,工業產值超過150億元。再利用產成品進入銷售環節后,逐步地被市場吸納,混合在“合法”產品中再次進入生產生活當中。
二、“十二五”紡織工業開展節能減排與再生資源綜合利用工作面臨的形勢和任務
1、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大形勢對紡織工業節能減排與綜合利用提出了新要求。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十二五”期間經濟社會發展必須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強調把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提出了資源能源節約、環境保護約束性指標,并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加強資源節約和管理、發展循環經濟、保護生態環境等方面做出了具體部署。“十二五”規劃綱要明確把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指標、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作為約束性指標,同時增加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指標,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中增加氮氧化物和氨氮指標。工信部等有關部委隨后逐步確定了衡量發展方式轉變成效的關鍵指標。
對于紡織工業來說,這些約束性指標包括能耗指標、環境保護指標以及資源綜合利用指標。
能耗指標包括:到2015年,全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6%,按比例分攤,紡織工業能源消費總量下降為1323.85萬噸標煤;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20%;主要產品如萬米印染布、噸紗、萬米布等單位綜合能耗下降8%,粘膠纖維(長絲)單位綜合能耗下降5%。減排指標包括:到2015年,化學需氧量(CODCr)削減總量與2010年相比下降幅度不低于8%;氨氮削減總量不低于10%;二氧化硫排放總量比2010年下降幅度不低于8%;氮氧化物(NOX)排放總量下降幅度不低于10%;印染行業重復用水率達到25%,紡織服裝、鞋、帽制造業重復用水率達到41.15%,化學纖維制造業生產工藝廢水重復利用率達到70%、空調水、冷卻水保持在95%的高水平。資源綜合利用的指標包括: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72%以上,初步建立紡織纖維循環再利用體系,再利用紡織纖維總量達到800萬噸左右。
2、節能減排是紡織行業自身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實現可持續的迫切要求。
從過去30多年發展歷程看,發展方式粗放仍然是紡織工業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增長主要依靠物質資源消耗支撐,重外延、輕內涵現象仍較普遍,尤其支撐發展付出的資源環境代價過大。2010年,紡織行業取水量從2005年的27.78億噸增加至36.22億噸,在39個工業行業中排名第五,廢水排放量排名第三。此外,紡織行業主要產品單位能源消費量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再生資源綜合利用率維持低位。從工業企業生產成本構成看,企業能源資源消耗占成本的比重都在70%以上。
今年以來,受宏觀經濟影響,國內外市場需求明顯減弱,紡織行業經濟增長減速的態勢仍在繼續,整體運行形勢嚴峻。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一是生產增速全面下降,2012年1—7月,全國3.68萬戶規模以上紡織企業累計實現工業總產值31467.13億元,同比增長10.93%,增速較上年同期下降18.8個百分點;二是內銷明顯放緩,全國限額以上企業(單位)零售額中,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零售額同比增長17.0%,低于上年同期7.2個百分點;三是出口形勢嚴峻,2012年1—7月,我國共出口紡織品服裝1374億美元,同比下降0.2%,增幅較上年同期下降25.8%;四是投資增速放緩,紡織行業累計完成500萬元以上項目固定資產投資4163.98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9.49%;五是企業效益下滑,2012年1—6月,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利潤總額1147.93億元,同比下降1.94%,增速低于上年同期43.19%。
面對市場需求不足、原料價格不穩定、國際競爭壓力不斷加大、勞動力等生產要素成本不斷上升、產業鏈上下游效益狀況不平衡等越來越艱巨、復雜的內、外部形勢,轉變粗放增長模式,走新興工業化道路是紡織行業未來相當長時期內的一項戰略任務。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核心要求之一是破解工業發展中的資源環境制約,本質內涵是加快建立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產業結構和生產方式。可以說,節能減排與資源綜合利用已成為未來一段時間內紡織行業轉變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之一。
3、紡織工業開展節能減排、資源綜合利用面臨的主要困難。
盡管“十一五”期間紡織行業節能減排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離轉變發展方式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
由于產業規模巨大,并始終呈不斷擴大的態勢,紡織行業能源消費、污染物排放總量難以大幅下降。“十一五”期間,紡織工業能源消費總量2010年比2006年增長6.87%,其中紡織業能源消費增長7.33%,紡織服裝、鞋、帽制造業能源消費增長19.85%,電力能源消費增長24.76%。“十一五”期間,紡織工業用水量和取水量、廢水排放量均呈上升趨勢,用水量從2006年的85.53億噸增加至2010年的94.63億噸,重復用水率也由2006年的63.46%下降至2010年的61.73%;廢水中的主要污染物CODCr排放總量雖然有少許下降,但遠沒有達到“十一五”期間削減10%的目標。
節能減排、資源綜合利用的深化和細化還需要行業技術進步的大力支持。紡織工業是用水大戶,在用水總量難以控制的情況下,提高重復用水率可以有效降低新鮮水的取用量,然而,由于技術水平的限制,紡織產品的生產加工對用水質量要求依然很高,廢水回收多用于輔助環節而不是生產環節,因此產品產量的增加直接導致了取新水量的增加,重復用水率難以提高。在資源綜合利用領域,關鍵技術的研發已成為能否有效利用再生資源的瓶頸。以滌綸纖維為例,自1964年滌綸誕生,到2010年,共生產聚酯2.1億噸,其中滌綸1.85億噸,“十二五”期間,以每年4千萬噸聚酯產量進行累積,到2015年,這些高聚物總社會存量近4億噸,其中絕大部分以“紡織品或服裝”的形式存在,由于紡織品經過紡紗、織造、染整、設計成衣等過程,成分復雜、附件較多,至今沒有有效回收利用的裝置、技術。如果能夠解決這些固體廢棄物的循環利用難題,一方面可以部分解決資源問題,一方面可以減少環境負擔。應該說,沒有技術的進步和支持,廢舊紡織品的綜合利用難以大規模進行,同時給了小加工攤點不規范發展的機會。
節能減排、綜合利用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行業上下、社會各方達成共識、共同推進。目前,企業對可持續發展重要性的認知還有較大差距,大部分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管理粗放,資源消耗、廢物排放尚未做到在線監測,仍處于眼觀手寫的狀態,數據的不完整不準確直接導致管理不到位,加之紡織企業平均利潤率普遍低,企業對可持續發展的技術研發應用和設備改造投入嚴重不足。此外,單個紡織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工程項目規模較小,獲得國家支持的幾率較少,行業基本處在單打獨斗、自力更生尋求發展的局面,極大地影響了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速度。節能減排、資源綜合利用工作接近公益事業,但相關的具體工作如先進適用技術的宣傳推廣,標準、評價體系的制定,企業清潔生產評價,專業能源管理師的培訓,合同能源管理的引入等等均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和資金的投入,為完善這項系統工程,需要全行業乃至各類社會資源的全面介入和大力支持。
三、完善相關組織,協調各方資源,大力推進紡織行業節能減排、資源綜合利用工作深入開展
2011年7月,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成立了“環境保護與資源節約促進委員會”(以下簡稱“環資委”),該機構由原工業聯合會副會長楊東輝任主任,工業聯合會產業部、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孫淮濱任常務副主任,各主要專業協會理事長張世平、李金寶、端小平、朱北娜、陳大鵬、楊兆華、閻巖等任副主任。它的成立旨在充分調動和發揮行業內外研究機構、大專院校、認證檢測機構、金融機構、非政府組織以及企業、個人等各層面的作用,針對紡織行業特點,形成環境保護與資源節約頂層協調機制,在全行業廣泛開展行業節能減排與資源節約、綜合利用,推動行業自律。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環資委”成立以來,在各級領導及專業協會的關心、支持下,已經初步形成一個面向全行業的節能減排服務平臺。
1、“環資委”的組織機構逐步完善,專家隊伍和技術聯盟初步建立。
“環資委”下設專家委員會、技術聯盟與企業家委員會三個分支機構,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專家委員會已吸納包括能源專家、污水處理專家、清潔生產專家、資源綜合利用專家以及專業技術專家等在內的專家二十余位,這些專家已經開始在政府咨詢、企業評價等活動中發揮積極作用。
節能減排技術聯盟也將于此次大會上正式成立,參加簽約的技術聯盟企業以節能減排技術裝備企業為主,擁有的主要技術裝備符合“紡織行業可持續發展綱要”中推廣的35項先進實用技術要求,這些企業愿意投入精力和資金,在“環資委”的統一部署下幫助推動廣大紡織企業開展節能減排工作。
2012年8月,中紡聯“環資委”與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總后軍需研究所共同發起成立了“中國廢舊紡織品綜合利用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這一聯盟的成立,標志著我國廢舊紡織品行業將“浮出水面”,成為政府重視、企業參與、專業機構提供技術支撐、各方“齊抓共管”的新領域。
最后,隨著“環資委”相關工作的展開,參與企業的不斷增加,企業家委員會也將適時成立,企業家可以個人身份參與到“環資委”的活動當中,發揮個人智慧、提供企業經驗,為“環資委”的發展建言獻策。
2、行業資源與環境整體狀況分析報告出臺。
開展行業節能減排、資源綜合利用現狀基礎研究和調研工作,并定時提供分析報告,是“環資委”面向行業的主要服務內容之一,分析報告是了解行業資源與環境整體現狀,把握行業發展趨勢的主要方法,也是制定行業節能減排相關政策的重要依據。這次大會將向大家匯報的研究報告分為能源消費、環境保護、再生資源綜合利用三個部分,報告引用國家統計局、環保年鑒、協會調研數據,結合國家部委的調控指標,第一次將行業資源和環境整體現狀進行了詳盡的描述,并對行業節能減排重點領域進行細分,可以說,分析報告用較為科學的方式把握住了行業節能減排最主要的問題和影響因素。
3、充分發揮政府與行業企業之間的橋梁作用,完成大量政府咨詢工作。
“環資委”成立以來,開展了大量政府咨詢工作,協助政府制定的相關政策與研究包括:印染發展瓶頸問題、行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循環經濟規劃、低碳與可持續發展、廢舊紡織品綜合利用政策論證、紡織產品碳核算方法等等,其中《紡織行業‘十二五’“循環經濟規劃研究》的核心內容已被即將于年底出臺的《國家“十二五”循環經濟規劃》采納;“環資委”參與開展的《我國廢舊紡織品綜合利用實施政策論證》課題也即將完成,成為國家相關部委下一步開展工作的重要參考;碳核算研究課題對棉紗、針織印染布兩個具體產品的碳消耗進行了計算,確定了單一產品碳核算計算邊界,該課題的完成為我國制定碳核算標準提供了部分紡織產品計算要素,在行業內尚屬首次。
2012年,“環資委”辦公室延續了產業部的節能減排標準制修訂工作,在基本完成滌綸、氨綸、錦綸清潔生產水平評價標準以及染整行業清潔生產水平評價標準的基礎上開展了《毛紡取水定額標準》、《紡織廢水膜法深度處理及回用技術規范》等各項標準制訂。
4、企業咨詢與服務活動全面展開,取得良好效果。
第一批節能減排示范企業與實驗基地確立。2012年上半年,在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環資委”的統一部署下,“紡織行業節能減排技術應用示范企業”評選活動正式啟動,3月—6月,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環境保護與資源節約促進委員會組織專家對評審資料進行初篩,確定對其中24家企業開展實地調研。通過實地調研,專家組現場核實了申報企業應用節能減排及循環經濟技術的具體情況,明確了“示范企業”的技術特點和節能減排、資源節約的真實效果,最終確定愉悅家紡等14家企業入圍“紡織行業節能減排技術應用示范企業”,富潤集團富源公司為行業第一家“廢舊紡織品高值化利用試驗基地”。這一活動的開展為全面掌握“十二五”時期紡織企業節能減排與資源綜合利用基本情況確立了工作模式,并通過樹立、宣傳節能減排與循環經濟優秀企業,充分營造了鼓勵廣大企業積極應用先進適用技術的良好氛圍。
開展“紡織工業企業節能減排百萬義診活動”。2012年上半年,“環資委”技術聯盟企業以及相關專家組成的團隊對愉悅家紡等企業開展節能診斷活動,活動針對企業存在的節能空間提出優化設備配套、強化能源管理等改造方案,并提供技術支持服務。這一項活動目前已在優秀企業中開展,接下來無錫一棉、江蘇大生、安徽華茂三家企業也將開展免費診斷活動。“十二五”期間,參加義診活動的企業總產能預計在百萬錠左右。
組織全社會力量,充分利用金融機構、科研院所等各方資源,支持企業節能減排。由于政府支持難以落到中小企業頭上,挖掘社會資源可以部分提高中小企業投資節能減排的積極性。今年以來,“環資委”聯合世界銀行等金融機構、有意愿對紡織行業節能減排投入資金的國際NGO組織、擁有自我提升能力的品牌企業等,積極籌集資金,集結專家,利用各方影響力吸引廣大紡織企業開展節能減排與綜合利用,初步形成了紡織行業“白手起家”、開展節能減排工作的特色模式。
四、進一步做好行業節能減排、資源綜合利用工作的幾點要求
“十二五”期間,紡織工業節能減排與綜合利用工作任務十分繁重,全行業上下要做好長期、艱苦奮戰的思想準備。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將在現有工作基礎上,進一步完善體制機制,針對行業現狀,不斷促進企業及行業的節能減排技術進步、節能降耗管理,推進紡織行業資源節約、綜合利用,要把節能減排、資源節約工作作為重要抓手,推動紡織行業優化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
1、強化“環資委”的服務平臺作用,打造全行業節能減排、資源綜合利用的“聯合艦隊”。
目前,“環資委”已經很好地發揮了行業與政府之間的橋梁作用、對外宣傳行業成績的窗口作用、吸引行業外相關資源的平臺作用,并且在先進適用技術的宣傳推廣、開展企業評價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但是,要想把節能減排工作深入推廣到行業的每一個角落,切實實現“十二五”相關目標,還需要大量深入細致的工作,如企業清潔生產及能耗達標對標工作、企業能源管理制度建設工作、能源管理人員培訓工作等等,這些工作尤其需要各專業協會的配合與支持。“環資委”需要進一步完善組織機構以及工作制度,協調各方資源,緊密團結各專業協會與相關機構,將“環資委”已有的外部資源與行業內部的真實需求緊密掛鉤,切實發揮平臺作用,最終將“環資委”打造成為全行業節能減排服務的“聯合戰艦”。
2、始終把促進企業和行業技術進步作為工作重點之一。
今天的大會,將對第一批共15家節能減排示范企業與實驗基地進行表彰,這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在現階段,節能減排先進適用技術的應用推廣仍然是紡織工業開展節能減排工作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促進技術進步、宣傳推廣先進技術仍是我們工作的重點。“十二五”期間,“環資委”將繼續圍繞35項可持續發展先進適用技術開展“節能減排示范企業”的評選、宣傳工作,樹立企業節能減排的典型。
3、大力拓展再生資源綜合利用相關工作,拓展紡織行業發展循環經濟的新路徑。
在現有工作的基礎上,繼續聯合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與總后軍需研究所共同開展廢舊紡織品綜合利用,發揮各自特色和優勢,加強產學研深度合作,推進廢舊紡織品綜合利用產業陽光化、專業化、集聚化、高值化發展。紡織行業的工作重點在于充分發揮行業企業規?;⒁幏痘迷偕Y源的實力和能力,將再加工環節不斷消化、融入到大行業的范疇中,與此同時,不斷完善再生資源綜合利用的相關標準與檢測。
4、踏實做好基礎研究工作,進一步發揮政府與企業之間的橋梁作用。
行業節能減排、綜合利用的基礎研究是了解行業可持續發展趨勢、進行發展循環經濟決策的主要方法和基礎工作,“環資委”要將此作為長期工作堅持下去,力求做到及時、準確,報告要通過宏觀數據以及企業樣本,反映出行業節能減排最主要問題和影響因素,并提出有效應對措施。
與此同時,進一步完善節能減排相關標準的制修定以及與行業發展相關的重大課題研究,及時向政府相關部門反映紡織行業的真實情況與訴求,盡可能消除誤解,爭取各項優惠政策的支持。
同志們,節能減排工作體現了科學發展的要求,更是紡織行業轉變發展方式的主要內容和抓手。紡織行業節能減排的任務重、要求高、責任也不小,全行業需要轉變思想、迎難而上,為全面落實“十二五”相關規劃、促進行業轉型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謝謝大家!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