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轉移 重在提升
與早年的“東錠西移”不同,在新一輪紡織產業轉移中,紡織企業并非是簡單地產能搬家,也不僅僅是利用中西部地區的原料和人力資源,而是在轉移的過程中,注重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增強創新能力,促進產業提升。 近幾年,紡織產業向中西部轉移取得初步成效,中西部地區產值規??焖僭鲩L,紡織產業發展的質量和水平也有所改善。東部地區優勢企業通過轉移投資,在更大范圍內提高了資源配置能力,為東部當地的產品結構調整和升級提供了空間。 高起點進行轉移 從當前產業轉移的總體情況看,大多數企業都能做到高起點建設新項目,舍得花錢引進先進設備。但由于西部地區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整體落后與東部地區,不論是產業配套設施水平,還是技術力量和人才隊伍的建設情況都有待加強。 華芳集團董事長、總裁秦大乾認為,產業轉移不是轉移落后產能,而要充分結合我國紡織行業產業升級的大趨勢,通過淘汰落后、產業轉移和產業升級的有機統一,實現提升資源配置效率、增強發展后勁的目的。 遵循這一思路,華芳集團實施的四個大型紡織工業園項目都堅持兩個原則:一是堅持新上項目與淘汰落后的統一,保持集團棉紡產能略有增長;二是堅持產業轉移與裝備升級和產能整合的統一,通過提升裝備檔次、優化生產工藝和強化企業管理提升核心競爭力。 2003年,華芳集團在山東夏津投資建設華芳夏津工業園。截至2011年,已形成了6個棉紡車間、1個織布車間、45萬棉紡紗錠、350臺噴氣織機的規模能力,裝備了F1508細紗機、德國蘇拉氣流紡機、意大利自動絡筒機和日本豐田織機等高檔紡織設備,可年產各類精梳棉紗8萬噸、棉布3500萬米,加工棉花1萬噸以上。 2006年,華芳集團集團又揮師西進,在新疆石河子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大型棉紡企業。目前已形成24萬環紡紗錠、2880頭氣流紡的規模能力,全面裝備了清梳聯、1520(帶自動落紗裝置)細紗機、日本村田托盤式全自動絡筒機、進口立信蒸紗機等國內外高檔紡織設備。該項目是中國紡織產業升級和存量西移背景下西部地區規模最大、裝備檔次最高的紡織項目。 2010年9月,華芳集團在河南省修武縣工業集中區投建華芳修武紡織有限公司。該項目全部采用行業一流的紡織設備,清梳聯配備了格拉夫針布,精梳機配備了德國施爾錫林,以及日本村田NO21C無紗庫自動絡筒機,裝備檔次達到國際先進水平。2011年4月,華芳集團又投資25億元,在安徽省五河縣經濟開發區建設總規模41萬紗錠的大型棉紡項目。項目全面采用國內外先進的紡紗設備組合,其中核心設備采用世界一流的細絡聯。 “相對于直觀的規模經濟優勢,我更看重的是企業裝備檔次、運行質量和發展后勁的穩步提升。”華芳集團董事長、總裁秦大乾表示,通過向中西部轉移,華芳集團不僅充分利用了產業承接地的資源和政策優勢,更實現了以轉移促轉型升級,培育了新的效益增長點,提升了企業持續發展能力。 2006年,華孚拉開了西進戰略,重點在新疆布局。“每一次產業轉移都是一次產業升級”,這是華孚色紡股份有限公司對產業轉移的理解和指導思想。 華孚進行產能轉移、產能整合時,總是把它當作一次產品升級、技術升級和設備升級的好機會。華孚重視環保節能和低碳減排的時代要求,結合新疆勞動力水平,積極開發和實施高效色紡和柔性色紡新工藝,引進國際一流的先進工藝及設備,提高自動化、連續化,降低萬錠用工人數。華孚通過引進國際先進水平的清鋼聯、(自調勻整)并條機、精梳機、全自動絡筒機、信息化管理手段,全面實現了智能化的紡紗生產。 華孚將在新疆紡織工業城建設新型高效色紡紗的華孚色紡工業園定位為“具有高新、環保、節能和高附加值的現代紡織生產基地”,項目采用國際上最先進的高效色紡工藝、生產設備及信息化控制系統,目標是要“建設一個國家級的產業轉移樣板工程”。該項目一期12萬錠目前已試投產。預計到“十二五”期末,華孚將在新疆形成紗錠120萬錠,染色10萬噸的生產規模,同時配套污水處理、熱電能源等。公司董事長孫偉挺認為:“新疆投資成功了,我們才有資格進行國際化投資。” 山東如意科技集團認為,低水平地將現有產能轉移或傳統產能重復建設只能憑借中西部的區位優勢獲得短暫的競爭優勢,難以獲得持久的競爭力。因此,如意集團在中西部的投資項目都是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自主創新項目。 2005年4月,山東如意科技集團在成功收購原重慶??导徔椉瘓F的基礎上,組建重慶三峽技術紡織有限公司。按照國家淘汰落后產能總體要求,如意淘汰老廠6萬錠落后紡紗生產線和2000萬米落后織布生產線,新建目前最具發展前景的大型緊密紡產業基地。 2010年7月,為貫徹落實國務院、山東省關于進一步加大對口支援新疆建設精神,如意在收購原新疆八一毛紡織廠的基礎上,投資興建“如意紡”產業化示范基地、超細毛羊研究院。此外,如意集團還在新疆石河子投資興建年產600萬米高檔精紡呢絨項目、配套建設年產150萬套高檔西服項目、年產3000萬米高檔色織布項目、配套建設1000萬件高檔襯衫項目、設立國家級超細毛羊研究院共5個項目。這些項目代表著國際紡織產業發展方向,能帶來持續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防止產業空心化 “十二五”規劃指出:“東部地區要加速產業升級。重點發展高新技術、高附加值、時尚化、差異化終端產品的研發、生產和營銷,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提升現有紡織產業水平。” 然而,在近年來的產業轉移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部分沿海地方政府視紡織行業為夕陽產業,一味排斥,甚至不顧經濟發展規律,主觀強行轉出,造成東部沿海紡織產業嚴重的空心化。 為此,今年3月兩會期間,人大代表、浙江富潤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趙林中建議:支持鼓勵東部中心城市重點發展紡織服裝的研發設計、品牌營銷、市場推廣等生產性服務業和紡織總部基地,培育建設全球或區域性紡織服裝時尚創意中心、營銷中心、貿易中心、品牌中心,以貿易、商業流通帶動周邊地區和全行業的生產制造。 在產業轉移的過程中提升東部地區本身產業,上海紡織可以說是一個突出的典型。近年來,上海紡織下屬的紡織廠大多遷到外地。 自2004年底開始,上海紡織集團公司實施戰略轉型,堅持“科技與時尚”的發展理念,主動調結構、轉方式、強管理、求發展,明確了“順應大勢、以退為進”和“保留精華、集中做優”的發展方針。 公司改變粗放經營的模式,著力推動制造業向科技紡織、綠色紡織、高附加值紡織轉型,形成了與國家產業政策匹配、與城市發展合拍的高端紡織的雛形。公司重點發展汽車內飾等產業用紡織品,不斷提高研發能力,在產品創新上下功夫,成為奔馳、寶馬、菲斯克·卡瑪跑車等高檔轎車的配套商;船布、沼氣膜結構等高附加值產品的比重不斷增加,在國內膜結構和柔性復合材料研發和生產領域占據了龍頭地位。 公司積極培育新型功能性化纖,投資興建的特安綸和里奧公司成為世界唯一一家生產芳砜綸纖維和Lyocell竹纖維的企業,打破了國外大公司的技術壟斷。上海紡織集團還努力打造與上海國際大都市相匹配的現代紡織服務業,推動集團產業重心由制造業向后續服務價值鏈延伸,逐步實現從紡織制造業為主向國際貿易、品牌營銷和時尚產業等生產型服務業和現代服務業轉型,集團服務業比重目前已提高到80%。 浙江富麗達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中國最大的粘膠短纖維生產企業和行業龍頭企業,也是中國最主要的再生纖維素纖維生產基地之一。公司于2007年8月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庫爾勒經濟技術開發區內投資成立了新疆富麗達纖維有限公司,主要從事粘膠纖維的生產銷售,并配套熱、電、水的技術開發。同時,為實行產業轉型升級,汲取國外先進的管理理念,保障主導產業上游原料供應,富麗達股份有限公司積極參與外資企業并購。 2011年2月1日,在國家發改委、商務部的支持下,公司在森林資源非常豐富,區位條件非常優越的加拿大,全資收購了加拿大紐西爾特種纖維有限公司——原為富麗達的供貨商之一,走出了境外資源型收購的關鍵一步,確保了漿粕原料的保障供給,破解了資源瓶頸,達到產業轉型升級的目的。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