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 聚集 品牌:容城服裝轉型“三部曲”
“創新、聚集、品牌”三部曲正使容城服裝產業在轉型升級過程中,迅速形成產業特色和競爭優勢,其規模效益、品牌效益、聚集效益以及外向度顯著提高。今年一季度,全縣服裝產業實現工業總產值56.6億元,同比增長18.01%,工業增加值9.7億元,同比增長19.06%,出口創匯完成4685萬美元。 提升設計創新水平,著力增加產品附加值 “容城服裝產業要想永遠占穩國內外市場,只依靠擴張產量是不行的,最主要的是不斷提升自己產品的經濟附加值。而提升附加值的關鍵因素就是要不斷提升設計創新水平,讓容城服裝引領潮流。”容城縣縣委書記張浩對記者說。 走科技創新之路,引進人才,引進國外先進設備,加快技改步伐是容城服裝企業科技進步的三大法寶。 容城縣在全省率先成立了服裝業生產力促進中心,引進推廣先進技術100多項,投資1500萬元建設“服裝研發中心”,設計服裝新款式,引領服裝新潮流,讓人們穿得時尚、穿得新潮已逐步成為容城服裝的方向。容城縣還與北京服裝學院、天津紡織學院等高校建立了合作關系,通過“科技興企”和“校企合作”,培養接收專業技術和管理人才,增強自身的設計研發能力。同時,容城縣狠抓技術設備更新,用最先進的機器創造最大的價值。目前,該縣擁有國外進口設備55750臺(套),占設備總量的65%。 提升產業聚集水平,加快建設現代化園區 走進容城縣工業園區,只見投資6億多元的河北鵬大絨毛集團有限公司服裝原輔料綜合加工項目正加班加點建設。“各自為戰的時代已經過去,凝聚力量抱團闖市場才是生存之道,才能有大的發展。如今,容城正堅持提升產業化聚集水平,著力加快服裝工業園區建設,將容城服裝做大做強。”容城縣縣長李紹祥的話可謂一語中的。 為進一步推進服裝產業升級,容城縣全力打造以“服裝產業為主,服裝配套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為輔”的工業園區新格局。該縣把遠期規劃與近期發展目標相結合,將園區規劃納入縣城總體布局,工業園區總面積由4.9平方公里擴大為12平方公里,重點分為東西兩區,東區主導產業為紡織服裝業和服裝輔料加工區,西區為裝備制造業、農產品加工業、現代物流業。自去年起,先后謀劃實施了占地10平方公里的服裝工業園區以及白溝橋南市場、服裝輔料工業園區、服裝研發中心、安徽白馬容城服裝城等總投資280多億元的五大服裝產業項目。該縣堅持項目、園區、產業一體推進,鼓勵縣域企業向園區集中,吸引外來企業進駐園區,逐步實現“產業向園區聚集、園區向城市聚集”,形成充滿活力的“競爭單元”。目前,在工業園區內,企業爭先恐后創名牌、建名企,并以增加技改投入、提升科技含量為重點,紛紛走上內涵式發展道路,2011年入駐園區的26家企業產值達到15億元,今年將新增入園企業10家以上,完成投資10億元。 加快品牌創建工程,服裝產業快步“走出去” 今年3月,容城縣組織近20家服裝企業遠赴上海,與江南部分服裝企業負責人以及著名服裝設計師們齊聚一起,共商容城服裝發展大計。并成功聘請吳海燕、殷洪生、武學凱等10名全國知名服裝設計師,擔任容城縣服裝產業發展顧問和龍頭企業首席設計師,此舉有效地為容城服裝產業上檔升級和品牌創建注入了新的活力。 “品牌興企”是容城縣服裝產業發展的未來。容城縣通過實施“走出去”戰略,與全國各地的服裝企業商家們相互交流、相互合作,互惠共贏。自2010年至今,先后在上海、合肥、北京、大連等地成功召開不同形式的服裝產業對接會,強化與上海、江浙等經濟發達地區和美國、意大利、法國等先進國家的對接,成功叫響了“中國北方服裝名城”這一區域品牌。 容城縣大力扶持具有品牌優勢的服裝企業擴規模、上檔次,鼓勵企業以資金、品牌為紐帶,組建緊密型企業集團,打造行業“龍頭”,帶動產業上檔升級。該縣出臺了《服裝品牌建設獎勵辦法》,對獲得中國名牌、中國馳名商標的企業實施重獎。同時,積極扶持服裝產業做大做強,鼓勵、率領縣內服裝企業抱團走向國內外市場,與國內外大企業對接,尋求與大品牌合作,加快容城服裝品牌從貼牌向自主品牌轉變的步伐。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