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才(化名)是浙江1家中小型紡織企業的老板,最近正考慮把工廠搬到柬埔寨。他坦言:“這幾年紡織業成本不斷上漲,行業產能過剩嚴重,產品價格漲不動,企業利潤不斷下滑,如果再不尋找出路,只能等死。”
“我們企業主要做針織T恤加工,也就是向別人買針織面料再加工成T恤,產品主要銷往海外。面料成本大概占70%,人工成本占20%。”李宏才說,2005年以來,人工成本每年增速都達2位數,累計漲1倍多。近3年來,利潤額每年以3-5個百分點的速度下降。目前人工成本仍然呈剛性上漲態勢,企業只能勉強保本經營。
據他介紹,這2年來,周圍的同行陸續把工廠搬到成本更低的柬埔寨、孟加拉、越南等國家,自己由于擔心海外投資風險,遲遲沒有搬,但是眼下企業經營越來越困難,不得不慎重考慮這件事。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的1項春季調研結果顯示,2011年以來,行業用工成本上升12.6%,綜合成本上升10.8%,利潤率下滑2.5個百分點。紡織業當前遭遇的困境比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時還嚴重,一些地區已經出現企業經營困難甚至停產歇業的情況,尤其是加工型企業處境困難。“成本上漲之所以沒法消化,主要是因為來自海外的需求萎縮。此外,訂單在大量向柬埔寨等國家轉移。”李宏才表示。
為降低用工成本,李宏才的工廠搬遷有兩大方向,1個是中國的中西部,另1個是柬埔寨。咨詢同行后,他基本放棄前1個方案。他說:“中西部的用工成本確實不到浙江的2/3,但是仍然是柬埔寨的1倍多。此外,如果搬到中西部,產品銷往海外的運輸成本變得更高。”
除降低用工成本外,李宏才想把工廠搬到柬埔寨的另一大動力是關稅政策。“柬埔寨、孟加拉等國屬于聯合國(微博)列出的最不發達國家,其紡織品出口到歐盟、加拿大、日本等可以免關稅,獲得的稅率優惠在11%。優先考慮搬到柬埔寨主要是因為柬埔寨與中國關系較好,投資風險相對較小。越南也不錯,但這兩年向那里轉移的企業較多,勞動力相對較緊缺。”
盡管低成本的誘惑很大,但是李宏才還是有些舉棋不定。“那里的勞動生產率低,工人如果感到不滿意,還會組織罷工,給企業經營造成損失。這些風險都得考慮。”不過,2005年就開始在柬埔寨設廠的寧波申洲公司有關人士說,在柬埔寨生產的綜合成本還是低于國內。如果考慮生產效率的下降,當地的人工成本相當于國內的中西部。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秘書長楊世濱表示,國內針織服裝企業向外轉移產能呈現出明顯勢頭。孟加拉國已經成為除中國以外的第二大針織品出口國,出口額大概是中國的1/3。向這些地方轉移紡織產能最多的是日本,最主要的考慮就是人力成本和關稅政策。
業內人士擔憂,我國紡織行業向海外轉移可能造成國內產業空心化,而中西部可能由于未能承接這些產業而失去發展良機。中國服裝協會有關人士表示,不同地區的比較優勢不同,轉到柬埔寨等地的是比較低端的產能。也有企業在國內中西部布局,其產品的品質更高。如,河南承接產業轉移的政策比較好,一些紡織服裝企業就去那里。
國內1家面料上市公司曾計劃赴東南亞設廠,但是經過考察后,最終決定終止這一計劃。該公司人士稱,紡織企業要在全球配置資源,中國在高端制造環節依然具有優勢,企業能夠向下游轉嫁成本。東南亞國家雖然用工成本低,但是技術人才缺乏,產業配套不完善,基礎設施薄弱,產業鏈不完整。至少在3-5年內,紡織業大規模轉移過去的情況不會出現。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分享按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