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閉幕的2012年中國國際紡織面料及輔料(春夏)博覽會(intertextile,以下簡稱春夏面料展)的規模出現了增長,這是前幾屆春夏面料展不曾有過的。
中國紡織行業正面臨“困境”,合力促進品牌推廣,市場資源整合,增強行業應對危機的實力,已成為當前政府和行業機構,以及企業要解決的現實問題。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在國際經濟下行態勢下,以加工貿易為主的紡織行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很多出口型面料企業都逐漸將精力轉到國內市場。國際市場的疲軟使全球紡織加工貿易競爭更加激烈,而原材料價格大幅波動、生產成本一路飆升等因素疊加,又讓擁有勞動密集、出口比重大等特點的中國紡織行業面臨挑戰。
正因紡織行業面臨著如此“困境”,今年的春夏面料展,以及同期在北京中國國際貿易中心舉辦的2012中國國際紡織紗線(春夏)博覽會(以下簡稱春夏紗線展)成為企業市場運營、尋求機遇的首選平臺。
向“中國運營”轉變
在展會現場,記者了解到,多數企業對2012年的紡織市場并不樂觀。歐美及日本市場訂單數量有所下降,在出口市場不景氣的同時,企業還要面對人力成本上漲,以及來自周邊國家的競爭壓力。
業內人士預測認為,2012的市場環境可能與2011年基本相當,原因是,2012年上半年的形勢雖然不會像2011年的上半年那樣好,但2012年的下半年不會有2011年下半年那么差。
2012年以來,歐美品牌面料需求量出現了大幅度的下降。與此同時,國際采購商觀望、等待的心理因素加大。鑒于出口環境的變化,很多企業對產品進行調整,新產品開發的力度普遍加大。
而面料展主辦方也注意到了企業面臨的現實問題,并極力促進紡織行業的轉型升級。但對于紡織企業來說,轉型的最大壓力是如何做好服務,這也是生產型企業向生產服務型企業轉型過程中的困惑。
近年來,春夏面料展主辦方一直致力于中國紡織行業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再到向“中國運營”的轉變。從近幾年面料展的主題,以及展會期間的論壇上,企業已經感受到了展會主辦方的良苦用心。
拓展渠道與創新
了解市場需求,成為參展企業的共同目的。據悉,展會期間,參展企業接觸的客戶,在后續跟蹤服務與客戶建立進一步聯系,展會成為企業尋找客戶的有效平臺。
在調查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多數企業認為,借助參加面料展會開拓市場顯得尤為重要。有的企業表示,很多時候靠企業的營銷團隊去開發市場,既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也不現實。尤其是對一些新興市場,由于地理位置偏遠,企業短期內沒有能力進行開發,而在展會上,與這些區域客戶的接觸就變得非常容易了。
在市場不景氣時期,親近天然的面料成為很多企業開發的核心。當然,在競爭更加激烈的當前,保證較好的交貨時間、更好的價格,是企業服務客戶的根本。以外貿為主的江蘇丹毛紡織股份有限公司的參展人員就表示,2012年的經濟形勢并不好,產品外銷到歐洲和美國市場前景不太樂觀。正因如此,為多年的老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是當前丹毛穩住市場份額的重要手段。
目前,工廠型貿易企業被更多的國外客戶看好,因為他們也希望甩掉中間商,尋找直接貨源。參展企業認為,面料展作為專業展會,搭建了一個讓面料企業與服裝品牌直接接觸的平臺,有很多服裝設計師和品牌商主動到展會尋找新產品。
浙江的企業表示,面對當前的市場形勢,企業還將延續“點線面”的營銷模式,“點”是與終端品牌面對面接觸,“線”是做針織一條線或牛仔一條線,“面”就是參加面料展這樣的世界級專業展會。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分享按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