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科學客觀看待印染行業
針對《為時尚清污——綠色選擇紡織品牌供應鏈污染》的調研報告(以下簡稱調研報告)曝出的問題,記者于4月17日專訪了中國印染行業協會會長李金寶。 李金寶首先肯定了這些組織表達的對環境保護的關注,但同時指出報告的科學性、客觀性、全面性、時效性值得商榷,希望社會各界共同努力,在健康發展我國紡織印染行業的同時,保護好我們的生存環境,共同維護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李金寶指出,調研報告一開始采用的數據是2008年之前的,比較陳舊,而且無法反映我國的人口狀況、人均纖維消費量現狀、中國紡織業的發展規模與國內外市場的需求匹配情況、中國紡織業的分布與資源配置的關系等宏觀實際情況,缺乏科學的比較。 水資源惡化是目前社會、經濟發展亟待解決的問題,中國印染行業一直在進行技術改造、設備升級,在節能減排方面做了大量有成效的工作。印染企業大部分集中在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相應產生的污水排放也集中在這些區域,報告中提到的北方三河、滇池等地的水資源惡化與印染業關系密切的說法很牽強。 另外,目前印染企業的生產加工過程中基本不存在重金屬污染、農藥污染等問題,把其歸罪于印染業顯然是不正確的。 報告在提到紡織業面臨環境挑戰的問題時,歸納出三方面原因: 一是結構性矛盾突出,“過多集中于高污染的印染整理工序”,這樣的提法有待商榷。事實上,印染及后整理是整個紡織生產加工過程的一個環節,上下游配套和銜接至關重要,從規模和產量平衡上來說,也不可能發生有意過于集中于高污染的印染整理工序的問題,除非印染產品作為單獨的產品直接出口且規模不斷擴大,但這樣的情況并未發生。 二是處理技術較為復雜,如堿減量、海島纖維、PVA混合漿料等,污水處理形成大量印染污泥。傳統的印染工藝是以濕法處理為特征的,加上化學品的使用,印染廢水問題一直是困擾印染行業的重大問題,近年來我國的印染行業在節能減排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包括工藝、技術、裝備、無害化學品的使用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進步,但隨著人口的快速增長、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外貿出口的迅速上升,市場需求的不斷增加,我國紡織產業的產量和規模呈現出高速增長的態勢,絕對量的增長部分抵消了節能減排對廢水排放絕對總量減少的實際效果,但如果能科學合理地比較一下產量增長與排污情況的變化,我們不難發現這些年我國印染行業在節能減排方面做出的巨大努力。 三是排放量大,違規嚴重,如大量企業超標違規排放。這個問題其實更多的是一個管理問題,將其視為印染行業的固有問題有些牽強。由于缺乏真實的數據支撐,外界無法判斷這個“大量”的概念,報告對違規排放的企業占總數的比例是多少,到底是主流還是小眾語焉不詳。(下轉4版) ■相關鏈接 4月9日,自然之友、公眾環境研究中心、達爾問自然求知社、環友科技、南京綠石等5家環保組織聯合騰訊綠色頻道在京共同召開媒體發布會,發布了名為《為時尚清污——綠色選擇紡織品牌供應鏈污染》調研報告。報告中說,經過歷時9個月的調研,調查者發現一批大型紡織品牌和服裝零售商的在華供應鏈存在嚴重的違規情況,對中國的水環境造成嚴重影響。環保組織呼吁知名品牌與政府和公眾合作,共同推動紡織企業減少排污。 環保組織相關負責人稱,他們通過調研初步梳理出超標違規的紡織產品制造商與知名品牌間的供貨關系后,環保組織于3月22日、26日和29日向48個品牌企業的CEO發出信件。其中有16家給予回應,32家品牌企業沒有作出答復。作出積極回應的企業包括耐克、溢達、沃爾瑪、H&M、Levi’s、阿迪達斯、巴寶莉、C&A、樂購、Gap、李寧、Target、Next、優衣庫等,沒有作出回應的企業包括ZARA、Marks&Spencer、埃斯普利特、CalvinKlein、阿瑪尼、家樂福、361度、安踏、雅戈爾等。環保組織對于沒有回應的品牌中最不滿意的是ZARA,認為其對問題不予理會的態度是對社會監督的一種抵觸。 雖然調研報告公布的是品牌企業的回應情況,但是因為指出的是品牌供應鏈的污染問題,所以其矛頭直接指向我國印染企業。報告稱,印染后整理廢水排放量占整個紡織業廢水排放量的80%,并且成分復雜,可能含有多種有害物質。 有聲音認為,紡織污染廢水排放是一個短期內難以解決的問題,在缺乏解決方案的前提下將這個問題拋給公眾,將直接扼殺掉一些本來就利潤微薄的紡織企業。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表示,打擊中國的紡織企業肯定不是他們的初衷。他們認為,中國紡織污染問題不缺資金和技術,缺的是動力。他們希望這個活動能夠成為推動中國紡織業解決污染問題的強大動力。 據了解,召開本次發布會的5家環保組織來自綠色選擇聯盟。2007年3月,21家環保組織發起以綠色消費拉動綠色生產和采購的綠色選擇聯盟。2010年4月,綠色選擇聯盟第一次嘗試推動改進的行業是IT行業,紡織服裝行業是他們選擇監督推進的第二個行業。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