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王天凱3月4日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紡織企業一直以來也承受著增值稅“高征低扣”的額外負擔。
“現在國際棉價比國內每噸便宜四五千元,紡織企業受到進口棉配額和滑準稅的限制,無法按市場規律采購物美價廉的棉花,這與國際競爭對手相比,就先輸了一截。此外,棉紡企業一直以來承受著增值稅“高征低扣”給企業帶來的額外負擔,加之去年棉花價格大幅波動的影響,企業的困難可想而知。”王天凱稱。
王天凱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現行增值稅制度屬于高征低扣,差額稅費一直由企業自行承擔。棉花原料成本占棉紡織企業生產總成本的70%以上,削弱企業的競爭力。根據2009年協會對企業增值稅的不完全調查,全行業增加稅費50多億元。尤其近五年來,隨國內生產成本大幅度提高,棉紡織產品的獲利能力也隨之大幅下降。
王天凱稱,以行業主導產品純棉普梳32支紗為例,噸紗無稅費用空間(扣除棉花成本后其他所有生產成本和利潤空間)由2000年的7300元降為3995元(2010年1月),純棉普梳32支紗制造費用已經達4500元/噸,這樣的獲利能力已經使大部分企業處于虧損。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分享按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