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
前言 “十一五”期間,印染行業發展總體向好:產量產值持續增長,運行質量和效益提高;內需拉動作用增強,國際競爭力提升;結構調整取得進展,轉型升級加快推進;淘汰落后產能效果顯著,節能減排扎實推進。印染行業“十一五”時期的產量增速低于"十五"時期,從數量型增長向質量效益型增長轉變明顯。“十一五”期間,印染行業經歷了應對危機的特殊狀態,克服了危機沖擊的影響,逐步回歸到正常增長軌道。 “十二五”時期,經濟全球化將繼續深入發展,世界經濟將在調整中逐步恢復增長,同時,這一時期是我國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承上啟下的關鍵時期,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時期,也是深化改革的攻堅時期,轉方式、調結構將成為發展主線??傮w上看,國際國內環境有利于印染行業繼續保持穩定持續發展,機遇大于挑戰。“十二五”期間,印染行業將重點推動行業技術創新、技術進步,降低資源消耗,減少環境污染,提高產品附加值,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創新營銷模式,加快推進結構優化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 一、“十一五”印染行業發展成就 ?。ㄒ唬┯∪拘袠I得到快速發展 1.生產銷售持續增長 “十一五”期間,盡管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我國印染行業產銷仍保持了持續增長。2005~2010年,產量、產值規模逐年增加;產量增速呈明顯的“V”形走勢,2008年為谷底,產值增速除2009年較低外,基本平穩。2010年,我國規模以上印染企業印染布產量601.65億米,比2005年增長66.13%,年均增長10.69%;完成工業總產值3035.45億元(估計),比2005年增長101.53%,年均增長15.05%;銷售產值2969.81億元(估計),比2005年增長101.97%,年均增長15.10%;產銷率97.84%,產銷銜接基本良好,保持97.5%以上的較高水平。 2.經濟效益穩步提高 “十一五”期間,印染行業在保持一定增長速度、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更加注重科技進步、科技創新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積極應對生產要素成本持續上升的壓力,提升贏利能力和水平,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2010年,全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26.78億元(估計),比2005年增長163.36%,年均增長21.37%;毛利率從2005年的9.42%提高到2010年的10.51%,提高1.09個百分點;利潤率從2005年的3.29%提高到2010年的4.29%,提高1個百分點。全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勞動生產率(現價產值)由2005年的33.02萬元/人·年提高到2010年的48.14萬元/人·年,提高45.82%。 3.出口保持增長,國際市場需求變化的應變能力增強 “十一五”期間,除2009年出口數量、金額和單價全面下滑外,我國印染布出口整體上呈逐年增長態勢。2010年,印染六大類出口數量126.68億米,比2005年增長22.11%,年均增長4.07%;出口金額129.35億美元,比2005年增長52.47%,年均增長8.80%;出口單價1.02美元/米,比2005年提高24.86%,每米布提高0.2美元。 “十一五”期間,印染企業不斷調整市場結構,以適應國際形勢的變化。2010年與2005年比較,亞洲市場所占比重由54.65%下降到46.77%,減少7.88個百分點;非洲市場所占比重由20.48%上升到24.52%,增加4.04個百分點;美洲市場所占比重由14.45%上升到17.34%,增加2.89個百分點;歐洲市場所占比重由9.90%上升到10.92%,增加1.02個百分點。特別是金融危機后,中國增強了與新興市場國家和地區的貿易往來,印染布對東盟、俄羅斯和巴西等新興市場的出口顯著增長,出口金額占全部出口的比重分別由2005年的12.17%、1.52%和2.31%提高到2010年的15.54%、3.23%和3.94%。 ?。ǘ┛萍歼M步取得顯著成效 1.裝備水平大幅提升 “十一五”期間,印染行業進行大規模技術改造,逐步淘汰能耗水耗高、穩定性差的落后設備,節能、節水、降耗、環保的設備增多,尤其在東部沿海地區,世界先進的印染設備比重得到大幅提高。設備的自動化控制水平不斷提高,織物含濕率、熱風濕度、液位、門幅、卷徑、邊位、長度、溫度、速差、預縮率在線檢測技術已經在印染企業逐步推廣應用,其中織物濕度、堿濃度在線檢測技術的應用已經取得了非常顯著的工藝效果和節能減排效果。此外,闊幅生產設備比重逐年上升,幅寬達到280~320cm的設備比重從2005年的1%上升到3%。 2.工藝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 “十一五”期間,我國印染行業緊緊圍繞國家及行業發展規劃和目標,加快技術創新和開發,在印染清潔生產技術、新型紡織材料的染整加工技術、多組分纖維的染整加工技術、新型染料和助劑應用、廢水深度治理與回用技術、資源循環利用技術等方面取得了許多突破性進展,一些先進技術已經在企業推廣應用,對全行業的技術進步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十一五”期間,全行業共有99項科技成果獲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其中一等獎9項、二等獎31項,99項科技成果中,2項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3項獲國家科技發明獎二等獎。 ?。ㄈ┯∪井a品整體水平有了提高 “十一五”期間,印染行業自主創新能力提高,產品開發能力增強,印染布新產品產值率由2005年的5.69%提高到2009年的7.78%,4年提高2.09個百分點;產品附加值由2005年的1.1040%提高到2009年的1.1210%,提高0.017個百分點。同時,由于印染裝備水平得到提升,先進工藝技術得到推廣應用,使得產品質量穩定性改善,檔次提高,并滿足小批量、多品種和快交貨的要求。印染產品國際競爭力逐步增強,進口產品替代率提高。 ?。ㄋ模┢髽I管理信息化取得較大進展 隨著計算機的普及和軟件開發的進步,信息化技術在印染產業中逐步得到推廣應用,以信息化技術改造傳統的生產過程、營銷過程和管理過程,加快對用戶和市場的反應速度,提高了企業管理效率。大部分印染工藝參數都可以得到監控,單機臺的監測與閉環控制系統也已實現產業化應用,印染生產線的自動化、數字化水平提高。計算機測配色和分色制版等技術的廣泛采用,使印染產品質量大幅提高。企業資源計劃系統(ERP)在大型骨干企業得到開發應用,降低了原料庫存,節省了成本,提高了產品質量和勞動生產率,縮短了產品開發周期,提升了印染企業的運行管理水平和競爭力。 ?。ㄎ澹┊a業結構調整取得成效 市場結構不斷調整,內需對行業的支撐作用越來越顯著。復雜多變的國際金融形勢和經濟走向,促使印染行業及時調整發展戰略,將單純依靠擴大出口轉為依靠擴大內需和穩定出口并重的戰略,著力化解長期積累的結構性矛盾和問題。“十一五”期間,我國教育、社會保障、就業、醫療衛生等民生財政支出快速擴張,消費刺激政策效應增強;居民實際收入保持較快增長,消費預期改善,同時消費結構升級步伐加快,居民消費實際增長達到較高水平。內需市場對印染行業的拉動作用增強,印染行業內銷產值呈逐年增加態勢。2010年,規模以上印染企業實現內銷產值2495.5億元(估計),是2005年的2.6倍,年均增長21.06%;內銷產值占銷售產值的比重達84.03%,較2005年的65.28%提高18.75個百分點。 產品結構不斷調整,滿足市場需求變化。棉印染布的比重基本維持原有水平,棉混紡交織印染布的比重下降較大,而純化纖印染布的比重有較大提高。印花及染色布的比重均有增長,漂白布的比重有所下降。此外,企業加大新型纖維面料、多組分纖維面料和功能性面料的研究與開發力度,這些產品的加工水平不斷提高,所占比重不斷增加,滿足人們不斷升級的消費需求。 產業集群塊狀經濟優勢充分體現。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和環渤海灣地區,印染產業集群逐年增強,在印染行業的發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浙江、江蘇、山東、廣東和福建等東部沿海五省印染布產量占全國的比重由2005年的89.89%提高到2010年的91.37%。浙江的紹興、蕭山,江蘇的吳江、常州以及福建的石獅等地區,印染產業集群塊狀經濟的優勢充分體現,這些地區許多民營企業起點高,設備先進,生產規模大,產品適應性強。 ?。┕澞軠p排扎實推進 “十一五”期間,節能減排是印染行業發展的重點任務。一批節能、節水的新技術實現研發突破并在行業中推廣應用,污染物控制技術取得明顯進步,資源循環利用技術取得積極進展。印染企業積極進行設備改造和技術創新,采用新設備、新工藝、新技術,全行業節能減排取得了顯著成效。2005~2010年,印染布生產新鮮水取水量由4噸/百米下降到2.5噸/百米,下降37.5%;印染布生產水回用率由7%提高到15%,提高8個百分點;印染布生產綜合能耗由59公斤標煤/百米下降到50公斤標煤/百米,下降15%。 ?。ㄆ撸┬袠I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生態和環境保護壓力大 一是污染減排壓力大。印染行業是紡織產業鏈中提高產品附加值的關鍵行業,也是能耗、水耗較高,廢水排放量較大的行業。同時,由于印染加工對水質的要求高等原因,印染行業水重復利用率較低。近年來,我國印染行業雖然在節能減排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顯著成效,但隨著行業的持續快速發展,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廢水排放總量仍在不斷增加。印染行業廢水排放量占全國工業廢水排放量的比重不斷提高,已成為我國工業系統中重點污染源之一。由于地區之間、企業之間發展不平衡,全行業加工過程單位產品的水耗和綜合能耗與先進國家和地區相比仍然有較大差距。我國印染行業產能90%以上集中在東部沿海五省,由于產能過于集中,局部地區污染物排放總量超過環境承受能力,加上政策和管理上的一些問題,使這些地區環境壓力較大。污染治理帶來的高成本嚴重削弱了企業的競爭力,已成為制約紡織印染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瓶頸。 二是產品的生態要求越來越高。歐美市場對紡織品的生態要求越來越高,生態性能已經成為國際貿易中必須考察的內容,而且指標不斷增加、設置速度逐漸加快。Eco-Lable標簽法規、Oeke-Tex100標簽法規和REACH法規對我國紡織印染行業已產生實質性影響。日本等歐美以外的一些國家對產品的生態安全也愈來愈重視。印染企業生產加工要求越來越高。 2.工藝技術和裝備水平需進一步提高 我國東部沿海地區,一些印染企業的生產裝備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但是,印染行業整體裝備水平仍不高,還有不少企業的生產裝備穩定性差、能耗水耗高、自動化程度低,自動化水平和能耗水耗高的問題尤為突出。以現代電子技術、自動化技術、生物技術為手段,短流程、無水或少水印染加工等國際先進技術大部分都已經得到應用,但是主要集中在具有較好資金條件的骨干企業,在全行業的應用覆蓋面仍然偏小,多數企業生產工藝存在流程長、能耗高、用水量大、產品質量穩定性差等問題。此外,與發達國家相比,雖然我國印染行業常規品種的加工技術差距不大,但是高檔面料生產工藝技術水平相對落后,尤其是關鍵工藝技術上還存在明顯差距。 3.企業以加工生產為主,自主創新能力薄弱 印染企業研發投入占產品銷售收入比例低,企業大多以來料來樣加工為主,在工藝技術、品種開發和經營管理上多處于模仿追隨,制約了企業創新能力的提高。由于缺乏自主創新能力,我國印染產品主要是常規產品,技術含量不高,缺乏高附加值的特色產品。歐美市場含有天然纖維和再生纖維的面料比重逐年上升,歐美高檔含棉產品重點開發棉/絲、棉/麻、棉/毛及超細再生纖維、超細化纖多元組合產品,包括多原料組合、多色彩組合、多造型組合,獲得迥然不同的風格和手感。我國一般為滌/棉或氨/棉產品,比較單調,各種花式線品種少,立體結構設計品種少,新產品視覺沖擊力差。新產品的品種和數量雖然每年都有很大的增加,但多數是對工藝、圖案、色彩的改變,是先進國家產品的跟進和模仿。目前,我國印染生產仍然停留在以“代加工”為主的加工模式階段,在全球分工體系中處在加工制造環節,缺乏向研發、設計環節和市場營銷環節的延伸。 二、“十二五”印染行業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十二五”時期,經濟全球化將繼續深入發展,世界經濟將在調整中逐步恢復增長,同時,“十二五”時期依然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傮w上看,國際國內環境有利于印染行業繼續保持穩定持續發展,機遇和挑戰并存,機遇大于挑戰。 ?。ㄒ唬┟媾R的機遇 1.經濟全球一體化的趨勢不可阻擋 不斷變化的社會經濟環境,表明經濟全球一體化的趨勢不可阻擋。由美國的次貸危機所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進一步表明經濟全球一體化的構架已經初步形成。貿易自由化、生產國際化、金融全球化和科技全球化是經濟全球一體化的主要體現。在此背景下,全球的生產要素流動性和配置效率將進一步提高,從而推動全球化進程進入加速發展的新階段。在全球化推動下,世界經濟可望長期保持較強的增長勢頭,中國紡織印染業將保持良好的發展機遇。 2.新興經濟體需求潛力將進一步釋放 危機過后,新興市場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勢頭良好,個人消費需求和相關工業消費需求旺盛,對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的拉動作用日漸明顯,成為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新的增長點。目前新興市場占世界經濟的40%以上,未來幾年新興市場隨新興經濟體經濟的快速發展,其需求潛力將進一步釋放,占世界經濟的份額會越來越大。因此,盡管國際市場紡織品供需已經基本平衡,但是出口市場的多元化,仍可保證我國印染布出口在國際市場的份額。 3.消費需求變化為行業發展提供了新的增長點 隨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人們的著裝理念發生了變化,更加注重環保、多種功能性和智能化,順應這一市場需求,高性能、多功能面料市場潛力巨大。 ?。?)功能性面料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生活質量的提高,消費者對紡織品服裝的要求不僅僅局限于時尚,對紡織品的功能性、舒適性要求越來越高,希望紡織品服裝具備特殊功能的效果,例如抗菌、抗微生物、免熨燙、保溫等等,而且從抗菌、抗皺等單一功能的整理,發展為提高織物附加值而進行的多功能整理。功能性紡織品將是國際市場的增長點。 ?。?)環保型紡織品 溫度升高,冰川融化,全球變暖現象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歐盟“REACH”法規等條例均是通過評估、授權和限制織物中的化學物質解決破壞環境的問題。無毒、可生物降解的環保型面料是世界紡織工業研究和開發的熱點。環保型紡織品是一個潛在的市場。 ?。?)智能化紡織品 先進的紡織技術、計算機工程和材料科學促進了智能化紡織品的發展。著裝穿衣與信息接收、處理和發送相結合,改善穿衣的微循環空間環境以及通過著裝實施遠程監控、護理和指導,增強人體自身的某些功能等已成為智能化服裝的研究開發方向。在娛樂、體育、軍事、醫療及工程技術領域,已有不少智能化紡織品進入應用階段,如仿生技術泳裝、醫用監護服、變色軍服、會呼吸纖維、網絡服裝等等。具有智能化功能的紡織面料無論是在研發方面還是在應用方面,已顯現出良好的前景。 4.中國經濟總體處于上升時期,國內有效需求持續增長 當前中國經濟總體處于上升時期。在此大環境下,持續增長的內需動力將給紡織印染業持續、健康發展帶來有利條件。 紡織品服裝是居民改善生活水平的重要消費物質,隨著國內經濟的增長,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對紡織品服裝的支出也隨著增長,其增長空間巨大。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力度的不斷加大、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我國城市化進程也在明顯加快。“十二五”時期,我國城市化水平將達到并超過50%,是城市化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城市化進程將推動服裝消費市場的增長。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增長,中、高收入人群不斷增多,恩格爾系數下降,人們對衣著的要求越來越高。有一部分服裝將從滿足消費者的服用功能需求演變為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個性消費將是內需紡織品服裝新的增長點。 近年來,我國面料進口產品替代率不斷提高。目前,除了少數高檔品牌服裝采用進口面料外,國內中低檔服裝以及部分高檔服裝均采用國產面料,因此,面料的內銷市場將隨服裝消費的增加而增長。 (二)面臨的主要挑戰 1.發達國家終端消費萎縮,市場競爭更加激烈 無儲蓄消費、超前消費是發達國家居民慣有的一種消費理念。在經歷了此次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后,發達國家居民的消費信心受到了嚴重沖擊,開始傾向于適當增加儲蓄。儲蓄相對增加必然會造成消費性支出相對減少,從而導致市場需求減弱。另外,金融危機引發發達國家金融機構信貸投放緊縮,居民消費資金來源緊張,消費增長缺少重要的支撐。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經濟體經濟消費率的下降將導致國際市場容量縮小,使國際市場競爭更加激烈。金融危機對市場信心造成的沖擊隨經濟情況的改善才能逐漸調整,導致消費需求要經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才能夠完全恢復。 2.新興國家紡織產業發展迅速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和產業轉移的加快,世界紡織工業生產在許多新興國家發展迅猛。目前,從世界范圍內看,亞洲的中國、印度、巴基斯坦、東南亞和拉美地區已成為紡織產業發展的重心。近兩年,受人民幣升值、勞動法實施、原材料成本上漲等綜合因素影響,中國紡織行業生產成本普遍上漲,與一些新興國家比較已漸漸喪失低成本優勢。印度、巴基斯坦、印尼等國紡織產業基礎較好,勞動力成本有優勢,目前致力于大力擴展紡織業的規模。這些后起國家對我國的紡織印染產業具有一定沖擊和競爭威脅。 3.低碳經濟時代面臨嚴峻的綠色挑戰 世界經濟歷經工業化、信息化之后,正在走向低碳化。低碳經濟時代已經來臨,預示著從現在到2050年的未來40年,低碳經濟將是國家競爭力和企業競爭力的重要體現。在新一輪全球化進程中,新興經濟體國家傳統的高碳、高能耗、高增長的發展模式面臨著巨大的壓力,且新興經濟體處在快速發展上升階段,面臨的減排壓力遠遠超過發達國家。 從世界范圍看,紡織品的染整加工技術逐漸向高品質、高效率、低資源消耗和產品生態化發展。我國的紡織印染行業與國外先進水平相比,單位產品能耗和水耗量大,污染物排放量多,降低資源、能源消耗的壓力非常大。 4.生態安全對印染業提出更高要求 近年來,消費者對紡織品和服裝的需求已從傳統的實用、美觀日益趨向更加重視安全和衛生,特別是對面料的染色牢度和不含有害物質等技術指標的要求明顯提高,高質量和環保、衛生、安全性能好的產品在歐洲市場上越來越受消費者歡迎。歐盟以保護消費者利益為由,加強衛生、安全、環保和勞工標準,對我國出口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為了保護本國市場和利益,美國等主要發達國家以所謂保護環境和保障人身安全為由,通過立法或制定嚴格的強制性技術標準(法規),限制國外產品進口。未來幾年,技術壁壘門檻將會越來越高,對我國印染產品出口構成嚴峻挑戰。 三、“十二五”印染行業發展的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 ?。ㄒ唬┲笇枷?/p>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加快轉變發展方式,依靠科技進步和自主創新,著力加快印染企業轉型升級,著力推進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十二五”期間,更加注重科技進步,注重產品研發和市場營銷,注重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提升產品質量和附加值,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減少污染物排放,提升企業的贏利能力和水平,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推動行業由資源數量型增長向質量效益型增長的轉變。 ?。ǘ┌l展目標 “十二五”是印染行業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的關鍵時期。“十二五”期間,印染行業繼續保持平穩增長,依靠技術進步和技術創新,實現關鍵共性技術的重點突破,進一步提高工藝、裝備、技術水平,節能減排與環境保護取得實質性進展,造就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 1.經濟總量穩定增長 到2015年,規模以上印染企業印染布產量695億米,年均增長3%;完成工業總產值5349億元,年均增長12%;出口總額190億美元,年均增長8%。 2.科技進步推動轉型升級效果顯著 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成為推動產業升級的重要支撐,勞動生產率大幅提高,2015年規模以上企業達到78萬元/人·年(現價產值),年均增長10%;企業不斷提高研究與開發投入,研發經費投入比重由目前的不到1%增長到1.5%。 3.節能減排與環境保護進一步取得進展 印染行業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進一步下降,到2015年,單位工業增加值能源消耗量比2010年降低20%,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排放量比2010年降低30%,主要污染物排放比2010年下降10%。 四、“十二五”印染行業發展的重點任務 ?。ㄒ唬┘涌炜萍紕撔潞图夹g進步 對數字化技術、信息技術和生物技術的充分應用是“十二五”印染技術進步的主要方向。“十二五”期間,印染行業的科技發展集中于節能減排和清潔生產技術的深度開發和應用,以及提高產品質量和品質的染整加工技術的重點突破,重點發展自動化程度高、生產效率高、資源消耗少、污染物排放少的清潔生產技術和提高產品檔次和附加值的各種后整理技術,突破產業化生產,加大推廣應用力度。 1.加強節能環保重點技術研發攻關 突破生物酶精練技術、棉織物低溫漂白關鍵技術、茶皂素退煮漂等高效短流程技術,突破活性染料濕短蒸染色、新型轉移印花、泡沫染色等少水印染技術,突破退漿廢水PVA回收利用、堿減量廢水PTA回收利用、熱定形機高溫廢氣熱回收利用等資源回收利用技術,突破色差、克重、緯密、疵點、帶液量等在線檢測及控制技術,突破印染生產過程全流程的網絡監控系統、染液中央配送系統、高效數字化印花集成技術等印染在線檢測及數字化技術。 2.加大節能環保先進技術的推廣應用面 積極推廣高效短流程前處理、生物酶退漿、冷軋堆前處理、冷軋堆染色、氣流染色、勻流染色、小浴比溢流染色、退染一浴、涂料連續軋染、數碼印花、印花自動調漿、泡沫整理等少水或無水染整加工技術,擴大應用比例。推廣織物含濕率、熱風濕度、液位、門幅、卷徑、邊位、長度、溫度、速差、預縮率等在線檢測與控制技術,擴大應用比例。推廣三級計量、冷凝水、冷卻水回收利用、絲光淡堿回收利用、印染高溫排水余熱回收利用、印染廢水分質分流及深度處理回用等技術,擴大應用比例。 3.發展提高產品質量和品質的染整加工技術 發展防輻射、阻燃、拒水、拒油、抗菌、防水透濕、吸濕快干等功能性整理及多種功能的復合整理技術,賦予民用紡織品特殊的功能性;研究開發賦予紡織品特殊的光電和催化等性能的加工技術,實現紡織品的智能化;研究開發適用于高溫差、高光熱輻射、火場和高能射線等苛刻環境下的特殊紡織品;研究開發低目標特性紡織品,用于人體等活動目標的熱紅外隱身。 發展連續化機械柔軟、磨毛、磨絨、磨花、剪花、光澤、軋花等機械整理技術,改變染整以化學加工為基礎的模式,在改善產品風格、提高產品品質的同時,節約用水,減少污染物排放。 發展新型纖維及多組分纖維短流程染整加工技術,節能降耗,提高產品檔次和附加值。 4.構建產業創新體系 產業創新能力不是單個企業創新能力的簡單疊加,而是更大范圍更深層次的社會協作分工,處于紡織工業產業鏈中間環節的印染業,形成產學研之間、上下游之間、產業鏈之間的集成創新體系尤為重要。建設產學研、上下游研發平臺,完善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的集成創新模式,實現資源的最佳配置和效益最大化,是當前我國印染行業推進科技創新的著力點。 建立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充分利用社會資源,解決中小企業的共性技術問題及一些特殊產品的技術要求。充分利用現有的國家級技術中心和省級、市級技術中心,建設印染行業研發支撐資源服務體系,聘請高端科研人才,加大投入,加強合作。在產業集群內以企業為主體建立研發中心、信息中心、檢測中心、營銷中心、人才培養中心、示范基地等公共創新平臺,明確分工,戰略性地進行有效而協調的研究開發,避免產品趨同和惡性競爭。 建立知識產權服務平臺,加大專利保護力度,及時制定新產品標準,出臺一系列鼓勵企業創新的政策,并落到實處,為企業自主創新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發展印染信息和檢測標準等現代服務業,建立結構合理、內容完善、查詢便捷的印染行業信息數據庫。 (二)加強管理創新,提高企業管理水平 印染行業既是高技術、高附加值的行業,也是具有很高管理要求的行業。“十二五”期間,加強管理創新,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建立符合現代企業制度要求的先進管理體系,對促進印染行業轉型升級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加強技術創新、產品研發、生產制造、儲運銷售、技術服務等全過程、全方位的質量管理,建立企業產品質量保證體系;樹立以市場為導向的營銷管理理念,完善營銷方式,創新營銷模式,加強營銷服務;加快信息技術、現代管理技術與企業生產的融合,在產品設計開發、生產制造、物資采購、市場營銷、財務管理等環節,積極采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和企業資源計劃(ERP)等計算機管理系統,實現產品設計數字化、生產管理自動化、營銷服務信息化、財務管理規范化。 加強節能降耗管理,加快技術改造,開發、采用有利于節約能源資源和環境保護的新設備、新工藝、新技術,淘汰耗能多、耗水大的落后設備,大力推進能源、用水三級計量管理,推廣采用中水、熱能回用技術。 加強設備、工藝、操作、原料、現場和安全等基礎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樹立以資金管理為主導的企業財務管理理念,強化現金流管理,加強資金計劃管理,實現成本費用有效控制;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加快高層次人才、創新型人才、高素質職業經理人才的培養,建立健全規范的員工招聘、培訓、留用、晉升、退出、獎懲制度和社會保障制度,穩定員工隊伍。 (三)大力推行清潔生產,優化經濟發展 1.加強引導,控制污染物排放總量和污染轉移 經過多年的快速發展,東部沿海地區紡織印染業面臨勞動力成本上升、環境資源約束日趨嚴重的壓力,步入升級和轉變增長方式的提升階段。“十二五”期間,東部地區加速產業升級,印染企業基本完成設備升級或改造,印染裝備基本實現在線測控,節能減排印染技術在絕大部分企業得到應用。東部地區節約用水、減少污染物排放取得重大進展,污染物排放總量基本得到控制。 中西部地區多為水資源相對匱乏地區,且多處于水源地,這些地區發展印染行業,要充分考慮當地的環境容量,嚴格控制COD排放總量,不走東部沿海地區先發展后治理的路子。中西部地區承接印染產業轉移不是過剩落后能力的轉移,而是轉移和升級相結合的轉移。各級政府部門要把好環保關,設立明確的環保門檻,并要落實到位,做到既承接產業又不破壞環境。特別是要高起點建立工業園區,統一規劃、合理部局,集中供熱、集中污水處理,不僅有利于降低成本,而且便于環境監控管理。 2.擴大先進工藝技術推廣應用面 建立行業先進技術推廣機制和公共服務平臺,組織對行業先進技術進行評價,建立先進技術示范生產線,樹立行業節能減排樣板企業和項目,推進合同能源管理工作,積極引導企業采用先進工藝技術和裝備,加大對先進節能減排技術、助劑和裝備的推廣力度。引導企業建立健全節能降耗管理體系,修訂完善各項節能管理制度和考核辦法,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節能減排措施。 3.研究開發新技術、新工藝并推進其產業化 “十二五”期間,除繼續推廣目前在企業中使用效果良好的工藝、技術外,還應重點研究開發、推廣應用新技術、新工藝。前處理主要包括新型漿料的研究及產業化、棉織物常壓等離子體處理退漿、PVA降解酶的產業化生產、活化雙氧水漂白體系等。染色和印花主要包括低化學品消耗印染技術、超聲波印染技術等。印染數字化技術重點開發印染工藝參數在線智能測控系統、印染生產過程全流程的網絡監控系統、染整過程的智能調度系統與優化、高效數字化印花集成技術、基于染浴在線監控的染色過程智能控制系統、印染數字化圖像識別系統。污染治理與控制主要是實現部分染色浴的循環使用、研究低成本的印染廢水深度處理及回用技術和污泥處理技術。 (四)加快淘汰落后產能 認真落實國家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加快淘汰落后設備和工藝。嚴格對新建和改擴建項目進行綜合評估,參照國家有關部門公布的淘汰設備目錄進行監督。完善相關的配套政策,對淘汰落后產能的企業,進一步完善資金補貼、職工安置、資產處置、企業的后續發展等方面的配套政策。進一步細化淘汰落后標準,按照能耗、排污等主要指標,結合經濟發展水平和地區差異,從生產工藝、設備型號規格等方面確定需要淘汰的范圍,建立科學統一的落后產能界定標準,為繼續推進產業升級優化、淘汰落后產能提供政策依據。建立淘汰落后與產業升級改造相結合機制,淘汰落后產能的企業通過“等量置換”、“減量置換”等方式進行技術改造,優劣互換,引導落后產能有序順利退出市場。 ?。ㄎ澹┘涌飚a品研發和新型營銷體系建設 增加研發投人,提高設計開發能力,拓展市場營銷能力,提升贏利能力和水平。建設產業鏈研發體系,印染對紡織行業上下游依賴性較大,上游紗線、坯布及下游服裝直接影響印染產品的創新速度和創新效果,建立涵蓋紡紗-織造-印染-成衣設計的產業鏈研發體系,充分協同產業鏈各個環節的研發、設計能力。加強高技能設計人才隊伍建設,積極開展高技能人才培養工作,吸納國內外技術精英和設計人才,提高產品設計、技術水平。 加強市場開拓力度,在國際國內市場展銷產品、爭取客戶、獲取信息。培養一批熟悉國際貿易規則,適應紡織發展要求的職業銷售隊伍。逐步加大營銷比重,提高贏利水平,加快從加工型向營銷型生產模式轉變。 五、政策建議 ?。ㄒ唬﹪栏裥袠I準入規范行業發展 進一步完善印染行業準入條件,指導行業規范發展。有關部門在印染項目投資管理、土地供應、環境評估、安全許可、信貸融資等工作中,以準入條件為依據,嚴格控制現有印染企業擴大生產經營規模,嚴格新增印染生產線和新建印染企業的審批。 在缺水地區要嚴格限制印染企業的建設,在水源相對充足的地區,鼓勵建設相對集中的印染園區,集中供熱、集中三廢處理。對園區外的印染企業進行整頓,使其逐步進入印染園區和開發區,促進印染企業相對集中,便于印染廢水的集中處理和監督管理。同時,要避免印染企業過于集中,造成局部地區的總體產能超過當地的環境容量。 (二)加強產業政策引導 引導印染企業向生產中高端產品的方向發展,遏制低水平惡性競爭。鼓勵本土印染企業向目前競爭力較弱,未來潛力巨大的國家和地區發展。鼓勵行業優勢骨干企業對小企業進行兼并重組,制定相關政策措施,如兼并重組過程中,在流動資金、債務核定、人員安置等方面給予支持,妥善安置企業職工的,可按有關規定減免契稅;對實施兼并重組企業符合條件的技術改造項目給予優先支持等。 (三)建立為中小企業服務的創新服務平臺 將印染加工列為今后一段時期的戰略性重點發展項目加以扶持。由國家投資并給予資金支持,建立引領企業生產技術革新的印染加工研究機構,以實用技術為研發重點,解決中小企業的技術障礙,為中小企業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技術支撐。建立專門人才培訓機構,加強對印染技術工人的培養。 ?。ㄋ模┘哟髮η鍧嵣a關鍵技術的支持力度 加大對印染廢水治理和資源綜合利用關鍵技術的支持力度,將運用新技術、新工藝,實施清潔生產的企業列為示范企業,并給予一定的資金支持。在國家和地方專項計劃中,安排一批印染行業污染減排重大技術項目,攻克一批污染減排關鍵和共性技術。加快污染減排技術支撐平臺建設,加強污染治理研發基地建設,推動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的污染減排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體系。通過政策引導和資金支持加大研發投入,圍繞行業中的關鍵問題和關系到行業可持續發展的資源開發利用技術、節能節水降耗技術、廢水處理回用技術等進行研發和應用。 ?。ㄎ澹┕膭钌鐣Y金對環境保護的投入 在印染企業集中的地區,鼓勵社會資金建立專業化印染廢水處理企業,印染生產和廢水處理分開,由具有運行資質的單位負責,實現廢水處理社會化管理。通過政府適當扶持和收取污水處理費,使污水處理企業得以保本微利經營。這種運作方式有利于形成多方共贏的良性機制,一方面可使印染企業降低廢水處理成本,另一方面可使治污企業獲得利潤,同時還可使政府有限的環保投資充分發揮效益。 ?。┏浞职l揮行業協會的作用 支持協會對行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開展研究,積極采納相關研究成果和政策建議,為有關部門制定實施行業規劃、產業政策、行業標準等提供有力支撐。扶持協會組織技術和管理交流、人才培訓,協調共性技術、關鍵技術和配套技術研發,推廣應用先進適用技術和工藝設備,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工作。支持協會協助地方政府促進產業集群發展和提升。鼓勵協會建立本行業與國內上下游行業組織的磋商機制,加強同國外行業協會的聯系,推動多邊、雙邊領域的合作與交流等活動。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