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制造的掌控者們在想什么?
對于意大利制造,盡管我們看到過不同版本的解讀,但是,意大利制造的核心到底是什么,仍然只有意大利人自己知道。我們能夠看到的只是意大利制造曾經的輝煌以及現在仍然保持的高端優勢,但是2009年以來,意大利制造也面臨著關于未來發展路徑的種種探討,意大利制造的掌控者們最近在想什么?近日,《服裝時報》記者在中國國際紡織面料及輔料博覽會上,采訪到了一些在意大利制造中的實力派人物。 用“無與倫比”的意大利模式 10月22日到25日,繼在北京成功舉辦第一屆展會后,中國MILANOUNICA意大利紡織面料展,在意大利對外貿易委員會的合作下順利抵滬,124位參展商(比第一屆增加30%)在IntertextileShanghai(中國國際紡織面料及輔料[秋冬]博覽會)展出意大利頂級面料、輔料和配件的2013~2014秋冬系列產品。MILANOUNICA在上海采取展中展的形式,展館形成一個相對封閉的空間,只有意大利主辦方的邀請或者被認證過的參觀者才可以進入意大利紡織面料展區。據悉,該展館由意大利著名建筑設計師MisaPoggi設計完成,她之前設計了位于Ideabiella和米蘭Shirtavenue的展館,展館總占地面積超過2500平方米。 意大利MILANOUNICA的總經理MassimoMosiello對《服裝時報》記者解釋道:“MILANOUNICA(意大利米蘭面料及和輔料博覽會)意思是‘無與倫比的米蘭’,創立于2005年,每一年在相同的地點、相同的時間舉辦。2008年由于歐洲金融危機,對歐洲的紡織市場造成了沖擊,當時展會主辦方覺得中國市場是新興市場,所有就嘗試著要把展會移師中國,于去年3月在北京舉辦了第一屆展會,獲得了非常好的收效。因而,我們準備在中國持久地把博覽會辦下去。” 在此次意大利MILANOUNICA展會的主辦及協辦方中,我們看到了這些名字:意大利經濟發展部;ICE,意大利對外貿易委員會;SMI,意大利紡織與服裝聯合會;ITEMA,擁有150年歷史,專業生產高科技紡織機械的協會;DHL,意大利全國及國際快遞行業的領袖;INTESASANPAOLO,意大利最大的銀行集團,該集團在歐洲也名列前茅,得益于其在亞洲市場的戰略布局,該集團可謂是所有意大利企業的首選合作方,尤其是那些想要在中國市場增加競爭能力和在中國知名度很高的紡織及時尚企業。這是意大利整合的力量,正像意大利對外貿易委員會上海代表處首席代表MaurizioForte所言:“這不是一種簡單的集中,而是一種模式,這種模式會讓我們做得更大,像滾雪球一樣。” 如今,從各個角度來看,中國對許多意大利紡織企業而言都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市場。連同中國香港在內,中國是繼德國之后的第二大意大利紡織品出口市場。意大利對中國的出口量,除了羊毛面料是第一名以外,其他各類面料出口也排名靠前。不過,推動對華出口的還是意大利產品的質量,與2011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的出口量已經增長了8.7%。意大利總出口量中大約有一半是精紡羊毛織物,其次是棉織織物和粗梳羊毛織物。 “中國是一個極具增長潛力的市場。”MILANOUNICA意大利紡織面料展主席SilvioAlbini強調,“但這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市場,中國市場復雜、需求量大且需要付出大量精力,這個市場要求的是深厚且專業的知識技術水平。在這里,需要充分利用意大利對外貿易委員會和意大利紡織和服裝聯合會(SMI)的力量,以及Intertextile國際紡織面料展的協助。” “通過中國媒體的協助,意大利對外貿易委員會和MilanoUnica意大利紡織面料展一起策劃和組織了許多行業相關的宣傳活動,同時也吸引了來自于中國最重要生產地區的服裝生產企業,”意大利對外貿易委員會主席RiccardoMonti說道,“我想感謝Albini主席和MilanoUnica的全體工作人員,他們知道如何去完美地協調私營企業與公共組織機構之間的團隊合作,諸如意大利對外貿易委員會。這是一次很好的經驗,我們還想把這次的經驗運用到意大利制造的其他行業,并借此將其他行業引入中國市場。” 意大利紡織和服裝聯合會(SMI)主席MicheleTronconi說道:“意大利紡織和服裝聯合會(SMI)與MilanoUnica意大利紡織面料展之間的關系不單單止步于一個或多個活動的合作。許多紡織業出口商加入了我們的聯合會,他們也參加意大利紡織和服裝聯合會(SMI)的活動,同時我們雙方達成了共識,即只有團隊協作才能戰勝國際市場帶來的挑戰。” 在此次的意大利展館中,《服裝時報》記者采訪了幾家進入中國市場較早的意大利頂級面料商。這些面料商對于意大利制造顯得非常自豪,他們為能把意大利時尚帶到中國感到高興,他們認為意大利面料可以給中國服裝企業開啟高端時尚之路。當然,另一方面,他們也充分認識到了中國市場的重要性和復雜性。因而,他們一直非常努力并聲稱,他們可以在某些方面為了中國有所改變。 據ERMENEGILDOZEGNA市場經理MauroBellini介紹,他們此次主要展出的是羊毛、羊絨和絲綢系列,終端產品涉及男裝、女裝、圍巾等服飾。目前他們在中國已經擁有了85家店面,幾千名員工。為了和老客戶保持很好的合作關系,他們在上海設有辦公室,因為定位于高端,所以他們并不追求大規模的產量,尤其是近10年來,他們呈現出一種相對穩定的狀態。 《服裝時報》記者得知,ERMENEGILDOZEGNA進入中國已經21年了,他們此次在上海展出的系列和在歐洲市場推出的系列一模一樣,同樣的材質、同樣的設計。這也就帶來了一個問題,你會發現,采用杰尼亞面料的中國服裝企業的產品做得越來越像歐洲品牌了。當然,ERMENEGILDOZEGNA的面料商現在并不為這個問題過分擔憂了,因為他們深知品牌的價值并不僅僅體現在產品上。 CERRUTI1881管理總經理SimoneGuicciardini是一位高大帥氣的意大利人,娶了一位臺灣妻子,因此他對中國市場的了解不言而喻。對于中國同類的面料企業,比如陽光、海瀾集團以及如意集團,他認為這幾個企業直屬的工廠太大了,因而他們應對市場變化會很慢,哪怕是很小細節的調整都很難,那么,對于客戶特別的要求,他們就很難做到盡善盡美。同時,他也承認,中國目前有些面料商已經做得相當好了,只是中國面料商如果能夠把錢都投入在設計以及技術的研發上,而不是用在買房或者建設非常漂亮的工廠上,可能會發展得更快。 CERRUTI1881進入中國已經15年了,從開始中國客戶全部購買他們現成的產品到現在中國服裝企業有70%購買他們現成的面料,也有一部分客戶開始向他們定制面料了。SimoneGuicciardini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改變,中國正在發生變化,意大利制造需要為這種變化做好準備。但當《服裝時報》記者問到是否會把CERRUTI1881面料轉移到中國來制造的時候,他不假思索地回答:不可能。也許是意識到自己回答得太快了,他又繼續思考了一下補充道:“目前不可能。但是誰知道未來呢?就像我15年前來中國,并沒有想到自己會娶一位中國妻子一樣,一切都是變化的。” MIROGLIOTEXTILE更多的是一家設計公司,他們1978年就來到中國,他們目前有兩個產品系列,意大利制造的就全部從意大利進口,中國制造的就所有制造資源都采用中國的,而設計則不容置疑地采用原汁原味的意大利設計。目前,MIROGLIOTEXTILE的設計團隊有12個人,其中2個人在中國。MIROGLIOTEXTILE的總經理MarcoBorio認為,在面料設計領域,意大利和中國最大的區別在于:意大利可以預測未來的設計潮流,而中國更多地是制造符合客戶需求的產品。其實,面料設計是有一定的邏輯性的,只要了解這種邏輯性,就可以預測流行,而不是像有些業外人士想的那樣進行流行趨勢研究是什么神秘的事情。“在我們公司,當下推出的設計在一年半之前就準備好了。” 同時,MarcoBorio對中國市場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他認為,中國市場是一個很好的平臺,但同時這個市場又是很復雜的。很多意大利企業家比較傲氣,他們不想聽別人的建議,但是,如果拿意大利的方法到中國來,就行不通了。因為中國太大了,歷史太悠久了,我們必須要在堅持自己的風格的同時,為了中國有所改變。 記者手記 對于意大利制造,我一直有一種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覺。說熟悉,是因為作為一名專業記者,我既去過意大利親身體會過意大利時尚,也在中國參加過諸多意大利重頭活動,比如中意時尚峰會等,也采訪過諸多意大利制造的實力派人物,比如杰尼亞的CEO,意大利男裝協會主席等等,當然,還包括在各種時尚課堂以及論壇上,隨便一個專家隨口都可以說上幾句意大利模式。說陌生,我對于意大利模式的思考一直是動態的,甚至某一階段的觀點會被后來的觀點所修正,對于意大利模式,我始終有種霧里看花的感覺。 此次重新認識意大利制造,是在意大利Milanoumica位于上海展中展的一間小會議室里。我的對面坐著熟識意大利制造的三位重頭人物,他們分別是:意大利駐滬總領事德盧卡先生、意大利對外貿易委員會駐滬首席代表MaurizioForte先生,意大利MILANOUNICA的總經理MassimoMosiello先生。 不出記者預料的是:他們對于意大利制造的解讀,我想這個問題他們已經被問過無數次了。意大利駐滬總領事德盧卡顯然有備而來,他認為,意大利制造是一種精神,是意大利的質量、設計、文化等等集中在一起反映出來的精神。而意大利制造的核心就是質量,當然,這里的質量具有靈活性,這種靈活性就是要符合進入市場的高質量的代表時尚生活的品質。 目前,中國制造有一種天生的隱憂,那就是對外加工的依賴性以及產業有向成本更低處轉移的趨勢。隨著全球紡織服裝產業新一輪產業轉移的全球布局,有一部分中國制造已經轉移到了印度、越南等國家。在這種隱憂下,中國制造中對于成本比較敏感的那部分產業會慢慢被取代,而剩下來的中國制造的未來格局將是怎樣呢?意大利制造無疑可以成為其中一個樣本,那就是建立一種不可復制、不好轉移的內涵型、根植型產業。 當然,意大利制造也面臨著關于未來走向的種種討論,盡管意大利政府一直把持高端,把意大利制造牢牢地留在本土的意愿從來都沒有改變,但是,設計師MiucciaPrada女士卻讓我們看到了另外一種可能,她發表了一個全新的副線“countryoforigin”。顧名思義,這個副線的特色就是突出原產地,以“MadeinIndia”(印度制造)、“MadeinScotland”(蘇格蘭制造)、“MadeinJapan”(日本制造)、“MadeinPeru”(秘魯制造)來取代千篇一律的“MadeinItaly”(意大利制造)。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