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術裝備助力產業轉型
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已經成為紡織工業結構調整的主要動因。調整產品結構,淘汰落后裝備,推行自動化連續化生產,減少用工成本,是棉紡織企業的唯一出路。 在市場形勢嚴峻,企業生存困難的時候,產業如何才能轉型提升? 11月11日~12日,由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主辦,中棉行協專家委員會承辦,經緯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協辦的2012中國棉紡織總工程師論壇在河南鄭州召開。來自全國的300多名代表參加了本次會議。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名譽會長徐文英,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會長朱北娜,河南省紡織行業協會會長李書勤針對當前行業形勢、未來發展及應對措施等提出了各自的看法。華芳修武紡織公司總經理朱敏峰提出,應用新型設備是產業轉型升級的必然方向。多位業內專家和企業負責人圍繞“提高設備自動化生產,推動非棉纖維開發應用”主題進行了交流和探討。 企業面臨三座大山 今年以來,全球經濟受歐債危機影響繼續呈下行態勢,需求不旺。同時中國經濟增長減速,對紡織工業發展造成較大影響。紡織生產增速持續下降,投資增速下降,效益增速下滑。由于全行業經濟下行,產品積壓,棉價大幅高于國際市場,進口紗線大幅增長,企業關停較為嚴重。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徐文英指出,當前紡織工業發展中的突出問題是國內棉花價格大大高于國際市場。長期以來,國內棉花價格由國家制定,進口棉花由配額限制,棉紡產品紗、布卻按國際市場定價,國內市場棉價長期高于國際市場(無稅價),最高達到5000~5500元/噸,這使中國棉紡織品在國際上失去了競爭力。2012年,國際需求下降,我國紗線出口量大幅減少,而另一方面進口紗大增,許多針織廠、織布廠都大量進口紗線。這是造成國產棉紗大量積壓,大量中小紗廠限產停產的主要原因。 與此同時,企業工資成本上升,融資困難。近年來,國內勞動力、燃料、電力等生產要素價格呈剛性持續上漲態勢,有效化解不斷增長的生產成本已經成為紡織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任務。據企業反映,2012年勞動力價格上漲了5%~10%,同時用電價格繼續上漲,浙江、江蘇每度電增長3~4分錢。在各生產要素成本上升的同時,人民幣升值等政策成本的疊加,融資難、融資貴也加大了企業的成本上升。盡管企業管理水平和生產效率提高,但多數企業難以完全消化多重成本上漲因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多數企業產品提價空間有限,企業面臨的成本上升壓力不斷加大。 徐文英表示,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已經成為紡織工業結構調整的主要動因。棉紡織行業淘汰落后裝備,實現自動化、連續化、智能化生產,提高勞動生產率是發展的首選目標。對企業來講,調整產品結構、淘汰落后裝備、推行自動化連續化生產,減少用工成本,仍然是唯一出路。企業技術進步和技術改造工作,仍然是企業領導和總工程師要密切關注并切實做好的工作。 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會長朱北娜結合協會近期市場調研情況分析認為,目前產品訂單向大企業集中的趨勢明顯,中小企業關?,F象普遍。由于生產成本上漲明顯,行業成本優勢不斷減弱。同時國內外棉價差問題短期內難以解決。對于這些不利因素的長期存在,企業應有心理準備。她同時鼓勵企業樹立信心。在困難面前,許多企業通過調整產品結構,生產高支紗、增加非棉纖維使用等措施努力消除高棉價差的不利影響;通過使用自動化連續化的先進設備減少用工,提高勞動生產率,解決成本上升、勞動力短缺問題。 河南省紡織行業協會會長李書勤分析認為,目前棉紡織企業面臨需求萎縮、稅負負擔過重和國內棉花價格高這三座大山。對棉紡織企業來說,外部環境無法掌控,應苦練內功,把精力放在提高生產效率,管理水平和創新水平上。 技術進步持續推進 雖然近兩年棉紡織企業面臨嚴峻的市場形勢,但行業技術進步的步伐沒有停止。 據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副秘書長葉戩春介紹,“十一五”以來,棉紡行業加大了技術改造力度,先進技術裝備水平不斷提高,加快了工序的連續化、自動化、高速化,紗線產品的質量大幅提高。 棉紡織產品開發創新進程也不斷加快。傳統的紡紗產品以純棉、滌棉為主,隨著人民生活水平和科技水平不斷提高,化纖產品的差異化、功能性水平得到了很大發展,紡紗開發創新的產品越來越多。紡紗加工的纖維原料已由棉與棉型化纖混紡擴大到棉與毛、絲、麻以及各種差別化、功能性纖維的使用,紗線的形態和結構也由傳統的平紗向竹節、賽絡、包芯等多方向發展。近年來,紡紗新材料不斷問世,使紡紗新產品層出不窮。新型纖維如差別化纖維、功能性纖維、環保性纖維的廣泛使用,是保持紡紗產業持續發展的關鍵。目前研究紡紗不同的工藝流程及不同纖維的排列組合,可生產出各具特色的紗線。 他同時指出,受國內外市場的拉動,棉紡織行業發展較快,企業數量增多,改造任務重,在企業技術裝備水平、人員素質、生產管理等方面仍需提高。目前,“三無一精”技術裝備的占有率與國際先進水平還有差距;產品品種不能完全適應高端市場需求,特別是紗布質量穩定性達不到高檔產品的質量要求。我國棉紡織業的勞動生產率與國際上發達國家差距仍較大,新型紡紗設備所占的比重還很低。 與主要競爭國印度、巴基斯坦等國相比,目前我國在資源及勞動力成本方面已不具競爭優勢,棉紡織企業要向創新和品牌要效益。 他認為,棉紡織行業技術進步的主要方向是:加大棉紡企業技術改造力度,推廣先進技術,加速更新改造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對發展新型紡紗技術、節能減排環保技術、高技術纖維和功能性差別化纖維應用等予以積極支持。提倡以擴大內涵為主的技術改造,反對盲目擴大規模,對單純增加紡紗能力的項目要慎重選擇。鼓勵新型纖維等多種纖維混紡復合交織產品的開發,鼓勵多種紗線結構的新產品開發,提高精梳、緊密紡紗線質量水平。棉紡企業還要苦練內功,挖掘潛力,把節約能耗做到極致,提升企業競爭能力。同時,推進棉紡織工業與信息化融合進程,目標是在銷售額超1000萬元的棉紡企業中,應用信息化管理的企業比例從7%提高到10%。 先進裝備助力升級 行業轉型提升離不開先進技術和裝備的助力。哪些技術和裝備能帶動企業在生產、管理等各個方面突破瓶頸,幫助企業解決面臨的問題,成為棉紡織總工程師關注的重點。對此,葉戩春著重提出了10項新技術推廣項目,包括:棉花新標準推廣使用,計算機配棉技術,紡紗高效工藝技術,多纖維復合混紡加工技術,新結構紗線加工技術,細紗長車(1008錠/臺以上)帶集體落紗技術,粗、細、絡聯合應用技術,新型紡紗技術,在線、離線檢測技術,纖維循環再利用技術。 在棉紡織行業的提升過程中,紡機設備是不可或缺的關鍵要素之一。經緯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史建平表示,紡織行業已開始從傳統的勞動密集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棉紡企業對紡機設備的要求也發生了變化,以數字化、自動化、信息化為技術優勢特點的全流程成套設備將成為新型紡織企業的主流設備。使用全流程成套設備能夠滿足棉紡企業發展的需求,傳統棉紡企業所遇到的眾多問題都將一一化解。 作為全流程棉紡織機械成套設備供應商,經緯紡機對紡織纖維以及紡紗的梳理、牽伸、加捻、卷繞、織造、氣流控制、電氣控制等系統進行深入的研究,形成了一整套經緯獨有的專家紡紗系統,在紡機設備的自動化、數字化、信息化等方面實現了新的突破。據介紹,經緯紡機清梳聯、粗細聯、細絡聯、集體落紗細紗機等設備具有省工的特點;清梳聯短流程、細紗長車高速高效,減少配臺,節省了空間:清梳聯、精梳機、自絡剪切控制,節省了原料;高產梳棉機、異性纖維分檢機、新型精梳機、數字嵌入式勻整系統、恒張力紡紗系統實現了高速、高效、高質量;經緯e系統幫助企業提升管理;經緯紡機的專家服務、備件服務為企業提供技術支持與增值服務。 其中,細絡聯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端的技術設備,是先進的物聯網技術在紡織行業的具體體現。細絡聯具有三個特點:一是自動化程度高,落紗、插管全部自動化,節省人力,萬錠用工可降到18人;二是質量在線檢測,而且一臺細紗機對一臺絡筒機,發現弱捻紗、毛羽紗、成形不良等質量問題可以追溯到具體的某一細紗錠上,便于把紗疵消除在初始階段;三是生產效率高。 信息技術的應用也在改變著企業的管理模式。“全國紡織工業兩化融合示范企業”杭州永翔紡織有限公司應用信息技術推動精細化管理,改變并完善了生產經營模式。據總工程師王新法介紹,永翔紡織公司應用計算機分包配棉系統有效降低了公司原料庫存,減少了資金占用,公司原料庫存量由早期的3~4個月壓縮至1個月,降低財務成本300萬元/年左右。在滿足質量的前提下,使用前后配棉平均等級下降0.5級,節約生產原料成本300萬~500萬元/年左右。量穩定,提高了生產效率。 在論壇現場,細絡聯、計算機配棉等先進設備和技術的使用成為總工程師們關注的熱點。雖然面臨著入世以來最困難的市場形勢,但行業企業技術進步和技術改造的步伐仍在向前。大家都清醒地認識到,這是行業發展的必經之路。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