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 徐文英
一、紡織工業的運行概況
1、2010年生產出口回暖加速,市場需求旺盛
2010年,市場出現強勁增長,全年紗產量達到2717萬噸,增長13.74%,去年2月份紗線增長曾達到26.5%,環比逐月下降。印染布601億米,增長12.15%,化學纖維3089萬噸,增長15.5%,服裝285.2億件,增長18.6%,上述數字說明,2010年主要產品都超過2位數的增長,由于09年處于金融危機時期,基數低,但與危機前的2008年同期相比,各類產品的產量及增長率也都大大超過到08年同期水平。
2、紡織出口增長,已經恢復到危機前的水平
2010年紡織出口2120億美元,增長23.76%(因為09年經濟危機,紡織出口下降了9.6%),與危機前08年同比(1852.77億美元)增長19.28%,出口額增長357.2億美元,可以說2010年已經完全恢復到危機前水平。歐盟、美國、日本、香港和東盟仍然是紡織品服裝出口的主要國家和地區,占全部紡織品服裝出口的63.5%。棉紡織品及棉服裝出口772.23億美元,增長23.36%。
3、經濟效益創歷史最好水平虧損企業減少
2010年統計,中國紡織服裝產業工業銷售產值為46957萬億元,同比增長27.46%,1-11月紡織工業規模以上企業利潤達2053.5億元,增長54.63%,平均利潤率4.92%,比去年同期增長0.84個百分點;其中棉紡織全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利潤576億元,增長66.3%,平均利潤率達到5.05%,超過全行業平均值,達到歷史最好水平。棉紡織業實現利潤占紡織工業利潤的28.04%,棉紡織業虧損面從去年的16.2%下降到8.15%,虧損戶只有998戶。
4、投資出現較大幅度增長
2010年以來投資出現大幅回升,1-12月月紡織工業實際完成投資4036.7億元,增長30.1%,其中棉紡織業實際完成投資960.3億元,增長20.9%;化纖業390.2億元,增長42.78%;服裝業投資1370.9億元,增長32.96%;針織業投資351.6億元,增長21.2%;無紡布投資102.8億元,增長48.27%;棉印染業投資125.2億元,增長27.1%。上述數據說明今年經濟的增長,投資拉動是重要原因之一。其中化纖業和產業用紡織品投資增幅最高。
二、當前市場形勢的分析
1、棉花價格爆漲是供需矛盾反映和炒作的結果
2010年市場的出現大幅回升現象,上半年企業定單來不及做,棉花價格出現爆漲的情況,去年初1月8日國內棉花價格指數14927元/噸,到去年11月11日爆漲至31302元/噸,漲到歷史最高價,漲價幅度達到109.7%;1月8日國際棉花現貨A指數78.55美分/磅,到11月11日爆漲到172.4美分/磅,漲價幅度達到119.47%。國家發改委宏觀調控措施出臺了《關于穩定消費價格水平,保障群眾基本生活的通知》,通過央行加息、提高存款準備金、抑制了流動性過剩,加強打擊操縱市場違法行為、抑制過度投機、查處經營者在生產自用外,超出正常的存儲量、大量囤積、哄抬價格的行為,這使棉價和期貨陸續回落。12月1日,328標準級棉回落到26164元/噸后再度上升,到今年3月8日,棉價又回升到31241元/噸,達到第二次價格高峰,同時,國際A指數達到243.65美分/磅的第三次高峰,已經大大高于國內棉花價格。2月28日、3月18日央行兩次宣布上調存款準備金,3月24日國內棉價再次回落到30547元/噸,同時5月、9月期貨基本保持與目前現貨價格水平,3月25日國際A指數回落到230.75美分,下降幅度不大。由此看出,棉花價格快速上漲反映了棉花供求矛盾,一是上年棉花種植面積減少;二是國際上巴基斯坦大水災,棉花無收,印度限制棉花出口;三是全球經濟回暖,需求回升,中國保持強勁增長;四是新疆棉花運輸困難加劇了棉花的緊張;第五是中間商、社會資金炒作棉花期貨引領了棉花的快速瘋狂上漲;流動性過剩和供求矛盾促使棉價高漲的主要原因。
2、低棉價時期已經過去
棉花價格瘋狂上漲一方面是后經濟危機時期中國經濟強勁恢復性增長的反映,同時由于流動性過剩、通貨膨脹壓力增大產生的物價上升的結果。但是棉花從種植、采摘、皮棉加工、紡紗以及棉花進口等方面都存在著值得研究探討的問題。
----由于棉花不能滿足棉紡工業需求,鼓勵農民種棉積極性是政府當務之急
棉花和糧食歷來都被確定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戰略物資,但是由于改革開放以來化纖工業的高速發展,中國已經解決了穿衣問題,因此棉花就不再被列入頭等重要的物資了。畢竟糧食是中國人賴以生存的基本生活資料,糧食安全是社會穩定的基礎,因此,為保證糧食生產,國家出臺了對種糧農民補貼的政策以保護農民的種糧積極性。但是糧棉的剪刀差歷來存在,糧價低了種棉花,棉花價格低了種糧食。目前種棉不如種糧食,種糧國家實行了補貼,種棉花則沒有。去年底,我在山東調研,每畝地套種小米和玉米各產1000多斤,按小米玉米每斤一元價格,年收入就是2000多元。而種棉花呢,如果按過去3.5元/斤計算,目前內地每畝地產籽棉400斤,收入1400元,這明顯不如種糧食合算,而且種棉花投入多、如地膜、農藥等,機械化程度低、用工多、難侍侯,又沒補貼,因此,近年來全國棉花產量逐年下降,棉花產量的下降與棉紗產量的日益增長使供求矛盾越來越大,因此,鼓勵種棉積極性,擴大種植面積、提高單產對紡織工業的發展、滿足廣大消費者的需求、促進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我們也積極建議國家仿照對種糧農民實行補貼一樣,也應將棉花種植列入財政補貼范圍。
----去年棉花價格的大起大落又一次證明:棉花產業的市場化改革是大勢所趨,應當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在提高棉花生產競爭力的前提下,支持棉紡織企業充分用好國際國內兩種資源。首先當前強化棉花儲備的調控作用,增加國家棉花儲備對棉花市場調控功能,建議國家適時進口棉花儲備,保證有2個月左右的棉花用量。第二,在原料價格、工人工資、種棉成本上升的形勢下,國內外棉花價格將會長期保持高位運行,低棉價的時代已經過去,且國外棉花價格已經大大高于國內價格,實施進口棉滑準稅率已經沒有必要,因為進口棉花價格不大可能出現低于11397元/噸的情況,高于這個價格目前實行570元/噸的從量稅,按現在進口價格計算,實際進口關稅不到2%。由于有進口配額管制,已經有效的保證了按缺口進口棉花,我們建議調整棉花進口滑準稅政策實施對種棉補貼,這樣即保護了農民也照顧到紡織企業的利益。第三,棉花進項稅和銷項增值稅的統一是棉紡全行業爭取的目標。
三、轉變發展方式實現產業升級是十二五發展的艱巨任務
(一)推進紡織大國向紡織強國的轉變的戰略任務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根據國內外形勢的判斷和紡織工業在中國工業化進程中的歷史地位,以及在2020年基本實現工業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整體布局,確定要在今后十年實現紡織強國的戰略任務和加快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重點實施建設紡織科技強國、紡織品牌強國、紡織可持續發展強國和紡織人才強國這四大戰略性任務。杜鈺洲會長對“十二五”時期建設紡織強國四大戰略任務有如下描述:
1、要大力推進紡織科技強國戰略。
要把科學技術真正置于紡織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真抓實干、奮起直追,大幅增加行業科技投入和提高科技對總產出的貢獻率。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指導方針,著力增強核心技術和共性技術的突破能力和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能力,重視應用基礎研究。重點突破50項紡織行業重大專項,包括新型纖維材料技術和化纖超仿真差異化技術,先進紡織裝備制造技術,纖維加工新型工藝和產品開發技術,清潔生產技術,新型高技術產業用紡織品技術,節能減排和資源循環技術,信息化應用技術等。重點推廣110項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在全行業廣泛普及,使規模以上企業主體技術大多數達到本世紀初國際先進水平。
要進一步加強和完善紡織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在爭取國家對紡織科技政策支持的同時,進一步發揮紡織產業內生動力。規模以上企業的研發強度從不足1%提高到1.5%左右,其中1/3的企業達到3-5%左右。
創新為驅動還體現在,提高噸纖維制品的附加值,當前飛速上漲的棉花價格和日益增大供求矛盾要求我們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并注重各類非棉纖維和再生纖維素纖維、高技術以及大量功能性、差別化纖維的開發應用。
2、要大力推進紡織品牌強國的戰略。
要著力營造紡織行業創建自主品牌的品牌生態環境,在全行業大力推進“質量、創新、快速反應和社會責任”四位一體的品牌文化和品牌價值創新體系,作為產業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標志,要大幅提高品牌價值對紡織行業新增長的貢獻率。質量是品牌的生命,它事關全行業的命運;創新是品牌的靈魂,它事關全行業產業核心競爭力的強弱。要把自主創新放在紡織服裝制造業改造升級的核心地位;快速反應呈現的是品牌的活力,它是全行業信息化生產方式、交換方式、跨國供應鏈體系時空效率的直接表現;社會責任呈現著品牌的社會品德和時代性價值觀,也是現代產業文明和生命力所在。具有較高品牌價值的企業和集群的創造的附加值在“十二五”末要達到規模以上企業總附加值的1/3以上。
3、要大力推進紡織可持續發展戰略。
面對日趨強化的資源環境約束,必須增強危機意識,加快構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這是我國的基本國策,也是紡織行業轉變發展方式、建設紡織強國的重要著力點。紡織行業正在規劃發展低碳紡織,綠色紡織和資源循環紡織的量化指標和主要措施,要通過技術改造、裝備制造業進步,科技攻關能力、產品研發能力和品牌創建力提升,大幅降低單位增加值的纖維資源、能源消耗水平和排放水平,堅決完成國家對行業的約束性要求,纖維資源循環使用量要達到纖維加工總量的20%左右。
4、要大力推進紡織人才強國戰略。
建設紡織強國,既要發揮科學技術第一生產力的作用,也要發揮人才第一資源的作用。但歸根結底在于堅持以人為本,這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要堅決實施紡織人才強國戰略。勞動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源泉。未來紡織制造業無論是適應國內人民更好生活新期待,還是提升國際競爭的新定位,歸根結底靠人才競爭實力,靠隊伍的整體素質。無論是簡單勞動還是復雜勞動,無論是技能工人還是知識型工人,無論是工程技術人員還是產品創意設計師,無論是基層管理者還是中高層企業家,直至各類領軍人才,這些是相互協作,彼此共生的奮斗集體,創造性體系。要充分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和創新體系的協同作用,要致力于紡織各類人才輩出的體制機制建設和從宏觀到微觀的政策環境建設,不斷攀登新的高峰。
(二)實現五大轉變的具體路徑:
1、從主要依靠勞動力比較優勢向主要依靠創新驅動轉變,提高科技貢獻率和品牌貢獻率;
2、從資源依賴型向資源節約型轉變,發展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
3、從忽視環境向環境友好型轉變,大力發展清潔生產和綠色經濟;
4、從粗放生產方式向現代集約組織方式轉變,發展大企業、跨國生產經營方式,提高產業集群社會化水平;
5、向更完善市場秩序過渡,注重知識采取保護,加強行業自律,提高市場效率。
(三)繼續推進技術改造,堅決淘汰落后設備,推動產業升級
技術改造工作仍然是企業調整升級的重要工作,實踐證明,堅持走以內涵擴大再生產的道路,投資省、工期短、見效快、是紡織產業振興、升級的有效手段。對于企業而言,技術改造技術進步、產業升級都是永恒的主題。要發展就要靠科技進步、就要將企業的存量資產加以優化,用較少的錢辦較多的事。十二五規劃還明確提出大力實施淘汰落后設備和產能的計劃。棉紡織企業已經開始在采購引進1008—1600錠/臺的自動落紗細紗機長車、帶緊密紡的長車、細絡聯、粗細絡聯合機、渦流紡、嵌入式復合紡、淘汰普絡和有梭織機的速度加快。紡紗全流程自動化也有企業在談判進口。目前,企業需求量最大的國內外設備是自動落紗細紗長車、緊密紡細紗機、自動絡筒機和清梳聯設備。本月22日,棉紡織協會在泰安召開色織布專業委員會會議,參觀了康平納紗線染色自動化設備,目前在日產10噸的車間所用工人只有2人,實現從染料配料、筒紗吊裝、染色、脫水、微波烘干等全流程的自動控制,大大減少了勞動力、減少了能源消耗,經濟效益顯著。這是在當前招工難、用工成本高的條件下,轉變發展方式的具體行動。
2010年已經過去,經歷了金融危機的洗禮,中國紡織經歷了最好的年景。2011年,我們在應對通貨膨脹、又將進入適度緊縮的金融環境,企業資金會遇到困難,國家或許在“減順差”的大環境下下調出口退稅率,我們也要有足夠心理準備。但是,中國的投資和消費、內需市場潛力大,從某種意義上說,經過金融危機的沖擊,使我們清醒的認識并著力解決行業內部結構性矛盾,無論是中央還是地方,使政府還是企業,都感受到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轉變發展方式的緊迫性,紡織行業尤為突出,目前棉紡能力向新疆、河南等地轉移的勢頭強勁,新一輪優勝劣汰已經出現,我們應當從容面對。
注:強國的四項戰略任務和五大轉變摘自杜鈺洲會長講話。
2011年03月2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