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局與布局?新動力新平衡新定位”----2011中國紡織創新年會今天(12月16日)在北京隆重舉行。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王天凱先生為2011中國紡織創新年會做開篇致詞。以下為演講實錄:
尊敬的朱宏任總工程師,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興有這樣的機會跟大家就創新這個話題做一個簡單的溝通跟交流。大家知道,今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同時也是我們中國加入WTO十周年,中國紡織工業實際上已經進入了強國建設的關鍵時期,大家知道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我們今后經濟工作提出了四個重要的方面,包括了要牢牢的把握擴大內需,要牢牢地堅持實體經濟這樣一個堅實的基礎,要牢牢把握加快改革和創新的步伐,要牢牢把握改善民生。也再次把加快改革和創新的步伐作為我們今后的重要工作。在這個背景下,中國紡織行業如何來加快我們的強國建設,尤其是如何以創新來推動我們強國建設當中的科技、品牌、可持續和人才這樣四個方面,是我們非常重要,而且也是非常緊迫的任務。
我們中國紡織創新年會,大家知道是我們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一年一度的行業盛會,承載了我們行業創新與發展的使命。在今天來講,應該說這樣一個年會,這樣一個使命顯得更加重要,這一次正像剛才主持人所說,我們包括政府、包括企業、包括宏觀經濟研究部門的一些專家、學者,都來參加我們這個年會,首先我想代表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對他們的到來表示最衷心的感謝和誠摯的敬意。
今年我們紡織行業的經濟形勢表現應該講使我們的創新工作要趨于更加緊迫,雖然反映我們行業經濟增長的主要指標,包括工業總產值,大類產品的產量,衣著零售、內銷的產值,出口額,固定資產投資,平均利潤率,基本上還都處于正常的增長水平,根據我們國家統計局跟海關規模以上企業的數字,海關的全行業數字來看,基本上還都保持兩位數以上的增長。但是受到國際市場需求低迷,國內原料價格波動,貨幣政策的緊縮,人民幣升值要素及用工成本上升等多種矛盾的制約,目前我們處于出口數量下滑的趨勢明顯,利潤增長逐一回落,規模以下的中小微型企業經營的壓力比較大,使我們行業的自身調整和創新工作面臨著新的挑戰。
今年我們紡織行業的經濟形勢表現應該講使我們的創新工作趨于更加緊迫,雖然反映我們行業經濟增長的主要指標,包括工業總產值,大類產品的產量,衣著零售、內銷的產值,出口額,固定資產投資,平均利潤率,基本上還都處于正常的增長水平,根據我們國家統計局跟海關規模以上企業的數字,海關的全行業數字來看,基本上還都保持兩位數以上的增長。但是受到國際市場需求低迷,國內原料價格波動,貨幣政策的緊縮,人民幣升值,要素及用工成本上升等多種矛盾的制約,目前我們處于出口數量下滑的趨勢明顯,利潤增長逐一回落,規模以下的中小微型企業經營的壓力比較大,使我們行業的自身調整和創新工作面臨著新的挑戰。
如果我們把面臨的這些錯綜復雜的問題進行一下歸類,有些是屬于政策時局和外部大環境造成的,那么有些是屬于我們產業轉型難以回避并且要長期存在的。當前我們經濟規模的擴張與資源環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國際市場緊縮所帶來的企業轉型升級的步伐還是緩慢的矛盾,企業低成本發展的空間越來越小,管理創新能力不強,產品和服務的附加值低,很難應對成本上升的矛盾,也很難在市場環境發生較大變化的情況下獲得自身競爭的優勢。
目前,我們不能完全左右得了外部形勢的改善,而確實需要竭盡全力的把自身的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好,把創新工作持續的作出成效,這是我們行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
說到創新,我想它不需要用各種詞匯進行渲染和點綴。概括的講,創新應該是我們推動紡織強國事業的靈魂和動力,圍繞這個核心結合我們自身實際,這個創新應該涵蓋到并且擴張到科技創新、管理創新、產品創新、體制與機制的創新,當然也包括我們自身觀念的創新,是一項全面的相互關聯和十分務實的系統性的工作。
目前在行業中也包括我們社會上的提法,比較多的講了一種科技創新和產品創新,這并不錯,但是脫離管理創新、體制創新、觀念創新、模式創新去講科技和產品創新,往往容易徒勞無功或者事倍功半?;仡欀袊臍v史,中國并不缺重大科技發明的創新,缺的是把發明成果轉化為商業效應的能力。中國的四大發明并沒有幫助中國建立任何商業上的競爭優勢,歷史的教訓證明創新是否真正成功,最終還是在于它是否能夠真正贏得市場。
為此,我們需要全方位的思考和推動行業的創新工作,在這里我就創新的思想及方式簡單地談四個方面的想法。
第一,創新首先要牢固樹立正確的經營和發展理念。我國在新時期已經進入了人均GDP中等水平的階段,紡織業的成本優勢減弱,必須以創新能力為核心來提高比較優勢。這些年來從規模擴張到質量提升的轉型,從低成本競爭向差異化競爭的轉型,從跨越式發展向可持續發展的轉型,雖然這樣一些轉變方式、發展方式、創新經營模式已經有了一些好的做法,但是也不可以否認,即便在近兩年當中受短期利益的驅動,企業粗放式的發展,低水平重復建設的情況依然存在。因此,要把握行業發展大局,樹立起正確經營發展的理念是做好我們創新工作最重要的前提。
第二,創新要總體設計,要系統的運作。“十二五”時期紡織行業要將圍繞科技、品牌、可持續發展和人才四個方面的戰略目標來作出努力。企業是完成四大戰略目標最主要的主體,需要對創新進行總體的設計和系統的運作,任何一個創新的過程都不是孤立的,一項科技創新的成果與設計、研發、人才機制、標準體系、資金和政策的支持密切相關。如果產業化還有和產品開發、技術與工藝、生產制造、產業鏈協調、營銷渠道建設等有著密切的聯系,這些相互關聯的環節,都需要銜接和配套,有障礙必須排除,只有形成一個完整的、高效的創新鏈條,才能保證創新的成果最終向市場價值和社會效益轉化。
第三,創新需要科學務實。創新成果的科學性、先進性和實用性是要有客觀依據,千萬不能弄虛作假,需要有科學的態度、行業的道德、職業的道德和社會責任的約束,任何不顧客觀事實的炒作,不僅使自己遭受損害,也會影響整個行業的形象。創新不光是對未知領域的探索,也是對我們思想境界和道德水準的考驗。當前,我國總體已經進入了消費結構加速升級的階段,人們越來越注重生活質量的改善,注重健康和環保,這既給我們紡織企業自主創新提供了巨大的空間,同時應該說也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
第四,創新需要堅持,要有長效機制。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和企業面臨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如果沒有持續不斷的創新,就將遭遇被淘汰出局的命運。建立創新的長效機制企業要有資金的投入,人才資源和管理體制的保障,政府和行業需要有政策的扶持和綜合服務上形成制度和事業的支撐,真正給企業的創新提供一個好的外部環境。還要建立起優勢互補、互利共盈的產學研的創新體系。
以上僅僅談了一些關于創新的初步認識和觀點,作為意見和建議供大家參考。今天的創新年會像往常一樣,給2011年獲得產品開發貢獻獎的60家企業頒獎。根據紡織產品中心提供的數據,我講的企業新產品產值的52.75%,遠遠高于紡織行業7.04%的平均水平,平均利潤率12.29%,高于上年我講的企業的1.55個百分點,遠遠高于全行業上半年5.06%的平均利潤的水平,研發費用平均投入比4.33%,同樣也是遠遠高于行業的平均水平。我們60家企業由于創新能力不斷提高,產品開發先進實用技術的應用,品質的管理、盈利能力和社會責任意識等方面都有長足的進步,他們是我們行業創新的榜樣,要重點學習和推廣他們的經驗。
同志們,朋友們,讓我們以全面科學創新的精神,去創造紡織行業發展的新局面。謝謝大家!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分享按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