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行情起伏大 安徽含山局部有停產或半停產現象
安徽含山縣加工行業現狀:在新一輪糧棉爭地過程中,棉花種植處于劣勢,種植面積逐年下滑,處于萎縮狀態。今年,我區棉花種植面積已不足10萬畝,籽棉產量出現大幅下降。我縣現有棉花加工企業30來家,其中具備棉花加工資質的企業只有4家,其余26家全無加工資質,全縣籽棉總產量約2.5萬多噸,平均到每個企業不足1000噸左右。近二年來,因市場競爭激烈,行情起伏較大,籽棉供應越來越少,超過60%的企業處于停產或半停產狀態,行業發展的持續性,穩定性受到較大影響。 現狀成因分析: 一、市場波動加劇,企業經營風險加大 2010棉花年度,棉花價格出現過山車行情,籽棉收購開秤后,收購價格持續上漲至每市斤7元多,創歷史最高記錄,皮棉價格達到3.2萬元/噸。今年三月后,皮棉價格又大幅回落跌破2萬元/噸,短短不到半年的時間,皮棉漲跌波幅達1萬多元。市場行情的大幅波動,造成大部分棉花企業虧損,更有部分企業因損失慘重而退出市場。本棉花年度,市場持續低迷,除少數幾家規模較大的企業經營較為穩定外,大部分處于停產或半停產狀態。 二、小型企業大多急功近利,擾亂市場,導致大型企業發展受牽制 我區棉花企業數量不少,但只有振華棉業公司、裕豐棉業公司初具規模,其余大部分企業均實力弱小、工藝落后、設備簡陋,行情好時參與收購加工,賺點小錢,行情不好時則關門息業,沒有發展欲望,更沒有發展遠景目標,這種短期行為給棉花購銷市場造成很大的混亂,其后果是小的長不大,大的發展受到牽制。 三、市場監管乏力,發展無序 加強市場監管是一個談了多年的老話題,但實際收效不佳。棉花流通市場放開后,我區棉花加工市場的主體增加了不少,但大多數是無證小型加工企業。這些小型加工企業一直存在于市場監管的真空里,加工無資質、超范圍經營、消防未達標、加工質量低下等一系列問題無人監管或監管不夠。相反,對有資質的大型棉花加工企業則監管嚴厲,成了監管重點,時不時的接受有關部門的“整改處罰”。這種監督模式和范圍,不僅認可小型無資質加工企業的存在,放任縱容無序競爭,制造企業間的不平,更是對大型正規加工企業的一種壓制。長此下去,對我區支柱產業之一的棉花加工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建議政府有關部門組織相關執法部門對行業進行規范整頓,清理清退小型無資質棉花加工企業,為我區棉紡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