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3月,梅自強率領研究院第一批下放干部去湖北安陸五七棉紡廠,該廠4萬紗錠采用的就是國產第二代新設備。梅自強等曾經參與過這套設備的試驗研究,對安裝、調試、試生產都是駕輕就熟,在不長的時間內,達到了這套設備的設計水平,并且培訓了工人,建立了工藝質量、運轉操作、設備維修等一整套較為完整的管理制度,還對這套設備做了許多改進,為用好、管好國產棉紡新設備積累了經驗。當時全國各地陸續興建的一大批新廠都采用這套設備,由于種種原因生產水平、產品質量都比較低,設備故障多。這些廠紛紛派人去安陸參觀、學習,從而提高生產技術管理水平。
1975年5月,梅自強調回北京,參與組織領導輕工業部紡織工業局在全國新建棉紡廠推廣安陸經驗的活動,分期分批辦學習班,開展棉紡生產“3850上水平”活動,幫助各地企業努力達到部定一檔水平:棉紗折20英支千錠時產量38公斤以上,細紗千錠時斷頭50根以下,棉紗一等一級品率96%以上,件紗用棉量193.5公斤以下。自1978-1980年,重點幫助了約占當時全國棉紡生產能力1/3、合計556萬紗錠的122個棉紡廠,提高了生產技術管理水平。增產的棉紗約相當于新建50萬錠生產能力,為完成全國棉紗生產任務做出了貢獻。
1987年,紡織工業部成立科學技術委員會,梅自強調科技委任常務副主任,主持日常工作。部黨組在成立科技委的決定中明確規定:科學技術委員會是在部長領導下,對紡織工業科學技術發展的方針、政策及重大科研問題進行咨詢、參謀的組織。梅自強在科技委工作十多年,認真執行部黨組的決定,結合各階段紡織工業的形勢和任務,調查研究,為振興紡織工業建言獻策。
1987年,梅自強率中國紡織工業代表團去巴黎參觀第10屆國際紡織機械博覽會,發現我國紡織工業的技術水平和國際上的差距在繼續拉大。他認為:科技上不去,聽任我國和國際上紡織技術的差距不斷擴大,那么我國紡織品在國際上的競爭能力將越來越小。他大聲疾呼:要下決心抓緊時機急起直追,把紡織工業的技術水平搞上去。他廣泛收集資料,調查研究,發表了《國外棉紡織技術發展趨向和我國棉紡織工業的技術進步》一文,提出了“棉紡織工業技術進步的重要性、緊迫性和對策”的建議,指出:棉紡織工業的技術進步,應以提高產品質量,增強產品競爭能力,提高勞動生產率為目標,以發展清梳聯合機、精梳機、自動絡筒機和無梭織機為重點,集中力量,把棉紡織生產的工藝技術裝備水平搞上去。對現有棉紡織企業的技術改造,他提出:“應該有重點、分層次地進行。所謂有重點,就是首先安排出口產品基地大中型骨干企業的技術改造,提高這些企業的產品質量,增強這些企業紡織產品在國外市場的競爭能力。所謂分層次,就是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地區和大中城市的紡織企業應采用更加先進的技術裝備。”
鑒于自動絡筒機對提高產品質量、提高勞動生產率的重要作用,針對我國自動絡筒機的研制工作幾起幾落、難以過關的情況,他提出了“關于加快我國絡筒技術改造的建議”,并且發表了“國外絡筒技術發展趨向和我國絡筒機的技術改造”一文,對自動絡筒機和1332型絡筒機的用工、工費成本、能耗、電費支出、回絲損耗等指標進行了具體分析。1992年,紡織工業部組成了自動絡筒機項目專家評估組,由梅自強任組長。評估組提出了“自動絡筒機和無梭織機引進技術與國產化總體方案”的評估論證,為引進技術國產化提供了決策依據。
棉花是紡織生產的主要原料。20世紀80年代,我國棉花生產大起大落。國家為促進棉花生產,連續幾次大幅度提高棉花收購和供應價格,加大了紡織企業的生產成本,影響了紡織產品的出口,棉紡織企業逐漸陷入困境。1990年,梅自強去新疆考察,了解到新疆發展棉花生產有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他提出了“關于大力支持新疆加快發展棉花生產的建議”。建議“從政策上、資金上大力支持新疆加快棉花生產發展,把新疆建設成為我國穩定的棉花生產和供應基地”。他還提出調整全國棉花種植地區布局和加快棉花生產和經營管理體制改革等建議。
20世紀90年代末,我國紡織工業經過壓錠重組,進入了調整結構、推進產業升級的新時期。梅自強又及時提出了“關于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棉紡織工業的建議”和“關于全面考核國產棉紡新設備技術經濟性能和總結使用管理經驗的建議”,以適應棉紡織行業大面積技術改造,幫助企業用好新一代國產棉紡新設備。
梅自強還牽頭組織中國紡織工程學會學術委員會下屬各專業委員會,對我國紡織工業各行業的現狀、面臨的矛盾和問題、國際紡織科技發展趨向、我們的差距、我國紡織各行業科技發展方向及對策等進行調查研究,分別于1990年和1997年編寫出版了《紡織工業“八五”科技發展戰略研究》和《“九五”紡織科技發展戰略研究》,受到各地有關部門和工程技術人員的歡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