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服裝產業鏈集成創新:夕陽產業再生朝陽活力
一提起紡織服裝業,許多人就將它與“夕陽產業”聯系起來。但是在福建許多企業家看來,隨著人口增長和生活質量提高,紡織服裝業市場需求將越來越大。 我國服裝產業出口在世界貿易中占據重要位置。但是近年來我國服裝產業面臨來自世界各地的種種挑戰。據了解到,內外交困下,福建許多紡織服裝企業正在謀求轉型升級之路,有些企業已經付諸行動。 在福建省泉州江南高新園區,格萊德正在購買設備,要新增50條流水線,采用納米抗菌高科技技術融入流水線生產。另外還引進日本內衣生產線,購買國外打版機、數控裁床、剪板機、各種檢測設備共計50套。相隔不遠的超越服飾,則為新增22條服裝生產線而忙著購買進口設備,投產后可達到年產服裝1000萬件(套)。 在石獅市寶蓋科技園,威蘭西正在擴大改建原服裝生產線,改造項目完成后達到年產男女服裝1000萬件(套)生產能力,成為名副其實的國內最大女裝生產基地。 現狀:紡織服裝業仍處供應鏈低端 “在眾多的產業門類中,紡織產業鏈是單一產業鏈條最長、就業最多的行業,從原料一直延伸到最終消費市場,而且產品種類多,棉、毛、絲、麻等各種原料產品都有。近些年,我國紡織服裝產業世界第一的位置依然穩固,但行業發展仍然未能從根本上擺脫以數量增長型為主要特征的粗放模式。隨著產業規模的擴大和市場需求的變化,國際競爭更加激烈,資源、環境約束進一步加劇,行業長期積累的深層次結構問題日漸突出。產業鏈條不穩定、產業鏈結構不合理、創造的附加值低、服務與配套不完備,傳統的粗放發展方式積累的結構性矛盾還未得到根本解決,于是優化產業鏈成為1項極為緊迫的行業共性難題。”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孫瑞哲在出席2010紡織服裝產業鏈技術創新大會時說。 “當前我們有1個共識:我國紡織服裝行業仍然處于供應鏈的低端。”孫瑞哲對此感到一絲的擔憂,“事實上就縱向產業鏈而言,我國紡織服裝各部分發展不平衡,其中生產加工環節優勢較明顯,而在兩端的研發設計和品牌營銷環節能力相對薄弱。” 此外目前我國紡織服裝業還面臨著種種困難,在管理上,家族式管理導致人才流失十分嚴重;在當今國際市場上,紡織服裝企業和產業競爭力越來越強調對品牌的塑造,但是目前許多企業以貼牌生產為主;在融資上中小紡織服裝企業融資無門。 導向:市場和消費的有效需求 紡織服裝供應鏈,從紡紗織布到零售終端,終極目標還是落在了市場的身上。因此作為供應鏈上的1環——市場需求顯得尤為重要。 “2008年爆發的國際金融危機在客觀上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消費理念。一些消費者迫于形勢會少花錢,消費會逐漸趨于理性。”孫瑞哲表示。 消費趨于理性后,消費者自然會逐漸拋棄以往那種“一擲千金”的豪氣,而趨于選擇適合自己、能真正滿足需求的商品。 據孫瑞哲介紹,我國居民的衣著支出占收入比重與收入水平并不成正比,即居民在衣著方面消費的增長高于收入增長。目前國內1線城市市場接近成熟飽和,2、3線城市市場成為紡織服裝業新的市場增長點。而一些2、3線城市的居民,其消費能力甚至超過1線城市,所以很多的國外品牌也大舉進入我國2、3線城市。此外我國潛在的農村居民消費能力也將被逐步釋放。 “到2030年我國紡織品服裝市場容量將以平均每年至少10%的速度增長。而收入水平的整體提高和城鎮化率的上升,則會相應帶來消費能力的提升和消費觀念的改變。” 紡織服裝行業作為1個生產產品的行業,無論你在整個供應鏈條上的掌控能力如何,其產品的最終流向還是消費者。因此把市場和消費的有效需求作為供應鏈條上的1個價值導向,讓這種“有效需求”的價值導向成為企業掌握運作供應鏈條的“有效參照系”,無疑是最具現實意義的。 孫瑞哲談到,在物質產品極大豐富的今天,消費者對于產品的功能性、價格的敏感度越來越高,他們對產品的科技含量、人文含量等方面也有新的追求。“特別是對于品牌企業而言,要打動消費者,不能再拘泥于傳統意義上的質量問題、功能問題,其品牌文化、社會責任的理念等方面都將成為消費者需求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