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服裝消費和出口方面,中國正迅速占據全球紡織服裝市場的主要地位。中國紡織品和服裝組成發達和發展中國國家市場的一部分。中國中產階層人口約8000萬。隨著其人口的增加,中國紡織品和服裝市場規模也在擴大。業內分析師預測,到2010年中國國內服裝銷售將大幅增長至超過1700億美元。
中國國內市場:
中國消費者現在喜歡購買品牌服裝。受到西方文化和媒體意識的影響,中國人的采購能力幫助市場實現了這一轉變。許多國際品牌已在中國市場建立自己的品牌,而許多其他產品也在大舉進入中國市場。同時,部分產品的消費量也左右著服裝采購。
運動品牌,牛仔品牌,以及豪華品牌都成為中國市場的熱銷品牌。中國消費者的品牌意識現在越來越強,近期的調查報告顯示,39%的受訪者喜歡國內品牌,22%的受訪這表示愿意購買西方品牌。
增長驅動力:
中國服裝市場急劇增長有很多因素。
有利的經濟環境:
中國零售行業面貌改變,人們可支配收入量增加,以及西方文化在中國的影響越來越大,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使服裝行業蓬勃發展。
稅務和投資鼓勵措施:
政府提供各種稅收優惠和財政獎勵。國家政府為具有吸引力的投資提供激勵措施,同時地方和省級政府也提供激勵措施,這吸引相當數量的外國投資者在中國投資。
豐富的廉價勞動力供應:
服裝制造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中國擁有巨大的人口資源,為服裝部門提供他們所需的勞動力。
原材料的可用性:
中國獲得原料較容易,促進其制造過程。
經濟特區文化:
中國政府開發的經濟特區(特區)為外國投資者提供巨大的好處和重要的稅務減免措施。廣東、福建、琿春、上海等省市的經濟特區推動行業的發展。
政府支持:
省和地方政府為全國的生產企業提供供適當的支持。
保護主義危害中國出口:
雖然中國關注其出口的增長,但作為世界最大的出口國家,中國的增長一直以來受到其他國家貿易保護主義的嚴重干擾。中國常駐世貿組織(WTO)代表團副代表李恩恒大使稱,“近年來,美國,歐洲,日本等發達國家出現'新貿易保護主義趨勢'思潮,他們的主要目的是適合本國的政治和經濟需要,維護他們在國際市場的主導地位。這種新的貿易保護主義對中國外貿發展造成嚴重影響。“他還補充說,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和多邊貿易體制的逐步加強,傳統貿易保護措施的作用已大大削弱,如關稅,配額,許可證以及其他手段。
世貿組織許多成員訴諸各種貿易保護措施,表面上并不直接與國際規則相抵觸。這些措施往往以公平貿易的“面孔“出現,宣稱必須保護人類健康,保持生態環境以及消費者的利益。
李恩恒認為,發達成員是新保護主義的主要始作俑者。新貿易保護主義的理論基礎,政策措施,目標和實施結果與傳統貿易保護主義有著顯著差異,因而被稱為“新保護主義”,“新重商主義”或“經濟民族主義”等名稱。
中國在全球市場的能量增長可能導致今后幾年服裝消費量猛增。中國面臨的一個較大挑戰是貿易環境的變化,從訂貨到交貨時間長,預測模糊。雖然存在紡織品貿易保護主義措施,但中國關注繼續保持其出口經濟的蓬勃發展。中國已經善于與各種各樣的限制措施打交道,并在全球市場占據主導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