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盛澤印染行業亟待提檔升級
人“作嫁衣”的現象。一位企業家在座談時介紹,盛澤的印染行業對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非常重視,1982年建起第一個污水處理廠,曾經進入全國100個環保實例。但現在提到印染行業,好像就是污染環境的“罪魁禍首”,從事印染行業的企業家信心很受打擊,有的已經萌生退意。目前的政策對于印染企業引進國際先進設備非常不利,從國外引進印染設備,有時還得通過其他地區轉口,免稅與不免稅產品在海關的通關時間和檢查程序也不一樣。
目前國際國內對紡織的檢測標準不斷提高,如歐盟的REACH法規、國家的強制性標準GB18401:2003等,印染行業面臨的唯一出路就是加快技術裝備的更新改選,但由于江蘇省關于太湖保護條例的規定,關于引進印染后整理關鍵設備技術改選項目一律停止辦理,而且印染企業也不得易地重建,印染行業的技術改造遭遇一道難以逾越的門檻。印染產能與技術裝備相對薄弱,很大程度上制約了紡織產業總體水平的提升,盛澤的許多紡織品只能以白坯銷售,嚴重影響了產品附加值的提高,成為紡織業發展最大的瓶頸。 建造綠色環保印染基地 有的企業家提出,目前盛澤印染設備在技術先進性、穩定性、節能減排等諸多方面與歐盟、日本、韓國、臺灣等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不能引進國際上先進的印染設備,吸引國際上最先進的技術,將嚴重影響吳江印染業乃至紡織業的競爭力。去年為了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我國出臺了紡織產業振興規劃,鼓勵企業進行技術改造,促進產業升級。目前印染企業的技術改造有利于提高產品質量,同時也有利于節能減排,市政府也非常關心印染行業發展,出臺了優惠政策鼓勵企業進行技術改造,但受到太湖保護強制性規定影響,這些優惠政策很難落實。企業家在座談時提出,印染業目前的出路,一是加快淘汰落后的高能耗、低效率的設備。盛澤印染協會對會員企業的技術改造情況進行調查后發現,企業對引進先進設備的要求十分迫切,有的企業不惜重金引進先進設備,希望能得到相關部門的支持。二是規劃建設綠色環保印染基地,引導印染企業集中、集約化發展。一些設備落后、廠房陳舊的老印染企業,由于客觀條件的制約,原地進行改造的難度極大,因此搬遷有利于老印染企業提升裝備水平和污染治理水平。盛澤設立紡織后整理示范區后,對提高涂層行業的水平起到了很大作用,也為印染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借鑒,因此可以建造一個綠色環保印染基地,讓印染企業劃定區域集中作業,這樣不僅有利于企業的技術改造和污水治理,也利于行業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的建設。有的企業家還建議,在不增加排污量、保護斷面水質的基礎上,要引進技術先進的印染企業,把優勢資源向骨干企業集中,加快企業技術改造步伐,提高盛澤印染行業的整體水平,加快在中國東方絲綢市場設立色坯商區,為吳江印染行業的騰飛創造有利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