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紡織出口大戶生存調查
告別無錫的采訪,稍后,我們再到福建的雨傘之都了解另外一番出口大戶的遭遇。 大戶檔案: 籍貫:福建省晉江市東石鎮號稱“中國傘都” 職業:傘具制造 市場:美國歐洲日本韓國 環境:2008年出口總額達到6億美元2009年一季度訂單同比下降15%產品積壓400個貨柜 五、風雨來襲 福建的制傘工藝可以追溯到唐朝,以涂上桐油的綿紙為傘面,以毛竹為骨架,穿以麻線,可以伸張。到了清朝,當時福建省漂洋過海去謀生的人很多,他們習慣攜帶一把家鄉傘出遠門,使得福建的制傘業越來越興盛,僅福州一地最多時達到300余家制傘商戶,產品也隨著流傳到海外。清朝光緒年間,福州就出口紙傘30萬把。福州紙傘工藝細致、經久耐用,在當時就有“雙喜”牌為商標的名牌紙傘。 福建人秉承了制傘業興盛的傳統,幾百年過去了,現在福建晉江東石鎮生產的雨傘仍然深受海外客商的喜愛,占世界晴雨傘生產總量的23%以上??墒?009年,當大洋彼岸金融危機的風雨來襲,東石傘能撐得住一片晴空嗎? 福建晉江東石鎮,是我國最大的傘具生產和出口基地,號稱中國傘都,鎮上有300多家制傘企業,王清鴻的傘廠——晉江鴻盛雨具有限公司在當地排在前5位,可這半年多來,他的傘廠一直處在開工不足的狀況,可即使是這樣,倉庫里的貨物每天都還在增加。“我看這過道都沒有了?”“這個我們現在自己的庫房放不下,還搬到外面的庫房去放。”“這個兩千多平米的倉庫能放多少個貨柜的貨?”“這個整個10來多貨柜。”“那占用的資金是多少?”“占用要300來萬的資金。300多萬美金資金。” 王清鴻做傘的生意已經5年了,眼前這么多貨物積壓是他從未經歷過的,前兩年的好日子似乎還在眼前,2007年,東石鎮的成品傘產量有3.72億把,占全國35%;出口量2.8億把,占全國33.8%,產品暢銷100多個國家和地區。但現在,一年多前還很暢銷的貨物上已經落滿了厚厚的灰塵,堆滿了倉庫。更讓王清鴻沮喪的是,這次從廣交會回來,一個新的訂單也沒拿到。“這個是2008年就生產出來的產品了。”“那整個倉庫到現在都沒有出過貨?”“這些就是2008年生產出來還沒有出的。” 王清鴻的客人主要來自俄羅斯、烏克蘭、韓國等國家,過去的一年,經濟危機使這些國家貨幣大幅貶值,他的很多客人就在這次風暴中悄然倒下。于是,很多產品出口到了國外,卻因為經銷商突然破產,導致貨物壓在目的地的港口無人認領,每天還得支付高昂的壓港費。而更多的情況是貨主下了訂單卻根本不來提貨。一些進口商為減輕壓力以各種借口不執行合同,提出退貨或撤消訂單,甚至以此作為談判籌碼,和出口企業討價還價。“特別是尼日利亞這塊他就是去年在年底他春節之前他跟我協商,本來價格調價(降低)20%,當時我們沒有同意。現在已經變成(降低)30%,現在我們同意他,他又不能接受,他說從現在這個成本,還說比以前這個成本也要差30%多。” 在這里我們同樣看到了堆積如山的貨物。而更為嚴重的是,現在王清鴻手上的訂單只夠維持一個月的生產。原來工廠效益好的時候,鎮上有三十幾家小企業幫他們代工生產,如今二十幾家已經關停,如果訂單一旦中斷,剩下的企業也將無法維持,最終關門的就是王清鴻自己。張步深,東石鎮的經濟顧問,走訪過東石幾乎每一家制傘企業。他見證了東石傘業發展的黃金時期,也感受到了東石傘業眼下的現實困境。“現在整個東石鎮這個范圍內大概有300多家企業,其中成品傘大概有80多家。80多家傘企業中間呢那么這個做這個出口的生意是大多數的。大概這樣積壓大概有3、4百個柜,這個每個柜按7萬美金算一下,這里是一個不小的數字了,那如果說資金鏈在短期之內不能夠緩解,那么現在五月份、六月份對我們的影響是非常深刻的,這可能有災難性的后果。” 據統計,壓港和庫存積壓的貨物共占用東石制傘企業的資金近1億美金。而放眼整個國內,今年前2個月,僅民營企業出口,遭遇退運的貨物就達1億美元,增長87.5%,占同期中國出口退運貨物總額比重的44.7%。在海外需求持續低迷,壓港現象凸顯的形勢下,中國的出口企業正經受著一輪嚴酷的考驗。 六、采購的秘密 我現在所在的位置是東石的傘具市場,這里云集了大大小小300多家的制傘企業,大到這樣一個制傘的機械設備,小到一包鉚釘,這里可以說是應有盡有,正是由于這樣的完整的產業鏈條和他的專業化的優勢,也吸引了周邊很多國家比如像印度、孟加拉國等地的客商到這里來采購原材料。但是細心的東石人發現最近一段時間呢這些印度和孟加拉國的客商到這里來采購原材料的時候發生了一些變化,而這些變化讓東石人感受到了壓力。 福建晉江東石鎮鎮長吳淞江說:“以前印度、孟加拉國這些東南亞一些國家的這個客商呢,他只采購我們的半成品的一些產品,但是從去年以來,他們就到我們鎮采購了成捆的傘布、簡單的制造機械。” 從采購半成品到采購傘布這樣的基礎原材料,這當中到底意味著什么呢?一些到印度考察過的東石商人回來說,印度的制傘業早已不是當年的家庭小作坊,如今在孟買郊區已經出現了上千人的制傘工廠,一定的生產規模加上廉價的勞動力,讓他們的產品在全球消費力下降的今天有了更強的競爭力。中央電視臺駐印度的記者孔琳琳向我們描述了這樣的情況:“印度南北各地的一些邦,包括南部的馬哈拉施特拉邦、克拉拉邦、東部的奧利薩幫、北部的拉賈斯坦邦等地都有相對成規模的制傘企業。在孟買一地,從事雨傘出口的企業就有近20家,有的企業規模很大,雇用了上千人。在克拉拉邦有一個城鎮,當地幾乎家家戶戶制造雨傘,每年銷量達1500萬把,如果當年的雨水豐沛,銷量還會更好。無論是成規模的出口企業,還是家庭作坊,其勞動力成本和中國都有較強的競爭力。” 實際上,傘業的競爭折射出制造業發展的一個規律——勞動力成本往往是投資商考慮的重要因素,可是隨著經濟發展,勞動力成本總會逐步上升,這種優勢往往會減退。有人曾經這樣勾勒過一個路徑:低勞動力成本——吸引制造業投資——經濟發展——勞動力成本上升——資本撤離。在這些轉移過程中,制造業始終會追逐著成本的“低洼”區而行。東石傘業市場總經理許子堯說:“特別是我們傘業是勞動密集型的企業,所以說這種人工成本算在里面是占蠻大一部分成本,所以他這個競爭的話沖擊是非常大的。” 對于目前的產業競爭,東石人其實并不陌生。其實東石能成為出口基地,也走過類似的道路: 1984年,臺灣和韓國生產的尼龍折傘大量涌入,使得福建的傳統制傘企業受到嚴重沖擊。但是此后,隨著改革開放,東石也和其他沿海地區一樣,憑借廉價勞動力優勢,陸續吸引到臺灣等地區的制傘企業到這里建廠。 此外,當時隨著鄉鎮企業的興起,全國各地推行“一村一品”戰略,東石鎮從事雨傘加工的27個村委會,逐步形成了5個制傘專業村。這種小鎮經濟的形式也是不少出口基地形成的前兆。 由于制傘行業本身技術含量低,從起步到崛起并不需要花費太長的時間。制傘業從日本轉移到臺灣,再從臺灣轉移到東石,這當中僅僅用了十多年的時間。因此,東石人也最清楚,有可能發生的這次產業轉移意味著什么。晉江市東石鎮經濟顧問張步深說:“這個不是一兩家企業,是一個面上的問題,所以可怕在這里。一個產業集群碰到的問題。”鎮長吳淞江說:“如果是產業的轉移,那對于我們的區域經濟的影響很大。因為這個在我們東石的五大支柱產業當中,傘業是我們的第一大產業,它產值占我們工業產值的60%,出口也占到我們這個總量的一半。那再加上呢,我們現在擁有近300家的這個傘業企業,直接從業人員有三萬多。間接從業人員有兩萬多人。那么這些對我們的就業將產生極大的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