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紡織出口大戶生存調查
如果問金融危機對中國最顯著的影響是什么?相信很多人會首先選擇——出口企業。近一年來,廣東、浙江、江蘇、山東等沿海地區,出口企業訂單減少的消息不絕于耳。國家也陸續提高了出口退稅率,推出了一系列措施,來幫助這些企業走出困境。面對這些事實,我們很想看望一下那些處于困境的出口企業,問問他們能不能頂住壓力?他們在做著怎樣的努力?中國經濟的這架出口引擎,還能不能再次迸發活力?為此我們派出了多路記者,制作了系列節目《出口大戶生存調查》,從今天起,我們就來逐一觀察他們的困惑,尋找他們的出路。 大戶檔案: 籍貫:江蘇省無錫人稱“布碼頭” 市場:美國歐盟日本 環境:2009年一季度無錫各類商品出口總額54.58億美元同比下降29.5% “花布開莊遍市廛,抱來貿去各爭前。要知紡織吾鄉好,請看江淮買賣船。” ——清朝詩人楊倫,這樣描寫當時無錫碼頭上,布商往來穿梭的繁華景象。 從距今3000年前開始,無錫農村就逐漸“栽桑養蠶”、“紡紗織布”了,清光緒6年,無錫輸出生絲將近10萬公斤,其中有四成出口海外。千年布碼頭享譽海內外。 時間進入21世紀,如今的無錫布碼頭已經攢下這樣的家底——全市規模以上紡織企業1000多家,資產過千億,在全國紡織服裝業產值中排名第三,產品遍及歐美亞。然而,2009年5月,我們到訪這個出口基地時,發現這個布碼頭上遇到了大麻煩。 延伸閱讀: 一、布碼頭之困 記者見到無錫光明(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趙啟文時,他剛剛從醫院打點滴回來。最近一家和他合作多年的國際著名服裝品牌,因為一些新的問題,在驗廠之后向光明廠出示了黃牌。這意味著,光明廠將錯過訂單旺季,等待他們的是限期整改和再次驗廠。這讓一年多來因出口形勢嚴峻而焦頭爛額的趙啟文感到雪上加霜。“我聽說比較嚴格的時候,還需要有個反恐的標識?”“有有。”“那種是屬于嗎?”“這個不是。反恐標識是,主要是有探頭,在生產車間,倉庫里,還有在門口,它有探頭,就是在裝貨的時候,那一定要經過安全檢驗的,不僅是質量檢驗。” 趙啟文的光明廠,是一個擁有58年歷史的老牌紡織企業,年出口額曾經高達20億元。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光明廠生產的銀湖襯衫是名牌產品,在國內十分走俏。后來隨著轉變經營方向,光明逐漸成了一家出口大戶。 最近老趙常把“驗廠”的事掛在嘴邊。所謂驗廠,說的是國外的客商在簽訂單前,對工廠的安全、環境、員工待遇等問題進行檢查。近來伴隨金融危機,老趙發現,國外客商的驗廠要求越來越高。這讓急著拿訂單的中國服裝廠很為難,因為高額的驗廠費用加大了他們的生產成本。“這個實際上也是一種這個,變相的一種貿易壁壘。”“怎么講呢?”“因為這個是西方國家對我們提出來的這個驗廠,對一些這個所謂發展中的國家,或者是不太發達的國家。那西方國家實際上一些工廠它比我們的條件差遠了,他怎么就沒有去驗廠呢?對吧?” 老趙說,2008年,是十年來紡織業首次出現利潤負增長。全國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利潤總額為1042億元,增長率為負1.77%。這一年,光明廠的效益也下降了將近80%。原本屬于骨干出口企業的光明集團,雖然還堅強存活,但一個合作多年的國際服裝品牌倒閉賴帳,還是給了他們當頭一棒。“大概那筆單子能有300萬美金左右吧,就搭進去了。賣不出價錢來了。你原來一件衣服比如說5個美金,6個美金,現在你可能連兩個美金都賣不出來,所以損失肯定大了。這一個風暴啊,簡直不是風暴,就是海嘯。” 在重重壓力之下,趙啟文不得不決定縮減生產規模,在廠區我們就看到這樣一幕。“我們看到現在一路之隔,現在這邊很紅火的生產,這邊好像已經沒有人了,停掉了。我這個工廠呢,已經轉讓出去了。而這個廠房因為是我們的,要進行裝修,派別的用場,這個工廠原來的經營情況不是很好。” 記者看到,在這個不足四十畝的廠區內,有不少建筑正在施工。一個過去的工廠大樓正在改裝為商務酒店。在狹窄的樓宇之間,一個能存儲更多積壓貨物的新倉庫正在建設。原來光明集團總部的廠區地處寸土寸金的市中心。如今被金融危機折磨的“很差錢”的趙啟文,不得不暫時出租一些房產來周轉。“我這里的地價在,就是在金融風暴以前的時候,如果是拍賣的話,一畝地應該是在八百萬到一千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