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社會責任是否能夠轉化為金融危機下的抗風險能力?10家企業6月29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發布的社會責任報告清晰地說明了這一點。
2008年的金融危機對我國紡織行業造成很大的沖擊,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增幅從2007年的25.7%下降到2008年的7.98%。今年1~5月出口比2008年同期下降了1.42%,今年前兩個月下降幅度達到了17.18%,金融危機對國內的沖擊也造成了紡織工業內銷增幅大幅度下降,規模以上產值增幅下降12.08%,行業進入了困難的谷底。
但是面臨金融危機的狂風暴雨,10家發布報告的企業經營業績穩步增長,這些企業不僅為社會作出了貢獻,而且企業自身的經濟效益也得到了穩步發展。華孚色紡的發展數據顯示,2008年華孚色紡資產總值為41.45億元,相比2007年增長5.6%;2008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3.21億元,比上年增長10.9%;2008年納稅總額為1.55億元,比上年增長56.53%,實現了商業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10家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展示了他們以持續創新產品所創造的價值,以優良、安全、時尚的產品質量滿足消費者需要,同時承擔對員工、社會和環境的社會責任,以人為本關愛員工,逐年改善生產和生活條件,加強教育和培訓,提高員工素質和技能以適應職業發展需要,同時密切供應商合作,規范行業自律,開展公平競爭,實施環保和節能減排,以事實證明了社會責任管理體系可以抵御危機風險。
社會責任之所以能夠抵御危機風險,首先是企業在實施社會責任的同時,以人為本,充分發揮人力資源優勢,企業內部建立和諧勞動關系,發揮人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和團結協作的團隊凝聚力。這就為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提供了最重要的條件。其次,社會責任通過一攬子管理體系的實施,使管理效率得以提高。實施社會責任,雖然規范用工標準和在員工福利方面的投入加大,但是企業內部管理制度得以健全,規范了相關基礎管理,職責權限得以明確,并配合以必要培訓和資源保障,內部協調效率明顯提高。企業對工時建立控制程序和方案,并納入各部門考核項目,加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控制。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會長杜鈺洲在發言中公布的數字有力地說明了這一點:從2000年到2007年中國紡織工業人均名義工資提高了93.65%,包括工資、福利和社保。與此同時,人均創造的增加值提高了1.46倍,人均勞動生產力提高了1.46倍,人均支配的資產總值從13.26萬元上升到20.21萬元。再次,社會責任的建設使企業更加重視平衡相關利益方的權益和環境保護,促進企業從依靠資源投入轉向依靠科技進步與保障職工合法權益相統一,把滿足消費者對物質產品的安全、舒適、時尚與保護環境結合起來,與可持續發展結合起來。
管理學大師德魯克說得好:“凡是能促進社會進步與繁榮的也都能增強企業實力,帶給企業繁榮與利潤。”一個負責任的企業和負責任的行業必將贏得當今世界的信任,將為全球行業和企業戰勝金融危機樹立良好的榜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