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紡織業上演重組序幕
徐茂根終于可以睡上安穩覺了。原來“華聯三鑫”的3條生產線,自今年3月底全部恢復生產已經3個多月了。穩定的運行表明,這家在去年金融危機中身處絕境的亞洲最大PTA企業,在徐茂根的浙江遠東化纖集團的重組下,起死回生了。 幾乎是在同一時間,被三家紹興本地企業參與重組的“江龍印染”,也傳出恢復正常生產的消息。 一切似乎都走上正軌,在經歷了去年下半年一連串的龍頭企業資金鏈危機后,紹興縣紡織業又一次突出重圍,關于這個產業的種種流言和擔憂也隨之開始消散。 但重組并未結束,一場關系紹興紡織業未來的“重組”才剛剛開始。 “‘華聯三鑫’?當然知道!去年出了很大的問題,聽說現在又好起來了。” 在紹興縣,“華聯三鑫”的名氣實在很大。7月3日,距離去年“華聯三鑫”停產不到10個月,在紹興縣柯橋客運站,一位當地出租車司機跟記者談起“華聯三鑫”,依然是毫不陌生。 當然,他并不知道,現在的“華聯三鑫”已經改名換姓,叫做“遠東石化”。 跟名字一起改掉的還有“危機”。去年10月16日,在紹興縣政府的努力下,由徐茂根掌舵的浙江遠東化纖集團,出資9億元,與屬于國資的濱海工業區開發投資有限公司一道,重組因資金鏈斷裂而停產的“華聯三鑫”。 去年11月7日,“華聯三鑫”停機一個多月的第一套PTA(化纖生產原料)裝置重新啟動,并順利恢復生產。今年3月28日,已經改名為“遠東石化”的“華聯三鑫”,全面恢復生產。這天晚上,徐茂根關上手機,睡了5個月來第一個安穩覺。 變化顯而易見?,F在,走進位于紹興縣濱海工業園的“遠東石化”,已經看不到危機發生時籠罩在每一名員工臉上的恐慌和迷茫。“遠東石化”總工程師王汝棟告訴記者,“華聯三鑫”原來共有270多名員工,除個別高管外,基本上都留在了“遠東石化”。今年一季度,新公司又招了20多名應屆大學生。“員工人心穩定。”他說。 把人留住的是信心。王汝棟告訴記者,今年上半年,“遠東石化”生產了62.8萬噸PTA,這個產量相當于總產能的70%,與業內正常生產水平相當。更重要的是,產銷基本平衡,雖然由于宏觀經濟形勢,現在還做不到供銷兩旺,但至少不虧,能夠正常運轉。“眼下,在業內做到這一點已經很不容易。”他說。 同樣,另一家曾經處于危機中心的“江龍控股”也獲得了新生。只是,與“華聯三鑫”的重生不同,在新加坡上市、曾經號稱中國紡織第一股的“江龍控股”,實施的是分塊重組,旗下企業分別被三家紹興縣本地龍頭紡企“接盤”。 與原“華聯三鑫”同在濱海工業園的,是“江龍控股”的核心部分——“江龍印染”?,F在,它的新東家是新中天集團,是一家無紡布織造企業。重組后的“江龍印染”叫做“紹興縣廣豐印染有限公司”,負責人是新中天集團副總經理洪桂煥。而今,在廠區,“江龍控股”的痕跡幾乎看不到了,辦公樓樓頂上“廣豐印染”四個大字格外醒目,剛剛裝修過的大廳,煥然一新,依舊氣派。 生產恢復也是一帆風順。今年2月初,新中天集團正式進駐接管“江龍印染”,先后投入2000多萬元,對廠區建筑、全部設備進行了一次大檢修,經過100多天的檢修、調試后,5月15日工廠試運行,18日正式恢復生產。目前,工廠五六成的生產線已經開工,每天生產10多萬米成品布。不少老客戶在獲悉工廠開工后,又趕來“兜生意”了。 一家是亞洲第一、全球第二大PTA生產企業,一家曾經號稱中國紡織第一股,從奄奄一息到恢復元氣,只用了短短數月,在外人看來,這種表現多少都有些奇跡的味道,也在很大程度上消弭了外界“紹興紡織業不行了”的論調。但王汝棟卻認為,單就生產本身而言,兩家企業質地都相當不錯,如果不是高 層決策出現致命失誤,“活著”本來不成問題。所以,“從他們身上得不出紹興紡織業開始沒落的判斷。”他說。
這與紹興縣政府之前的判斷不謀而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