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湖南省政府制定的《湖南省紡織產業振興實施規劃》日前正式出臺。《規劃》以突出產業結構調整為主線,以科技、品牌兩大創新為重點,強化以創新為動力的結構調整,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做精做優特色產業,實現發展由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向主要依靠自主創新轉變,促進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使紡織成為湖南新型工業化的支柱產業。
把特色產業做優做強
湖南是我國棉、麻的重要產區和重要的紡織省份之一,苧麻是湖南的特色產業。近年來,通過企業改革改制、優化結構,湖南紡織產業實現了持續快速發展。“十一五”以來,湖南紡織規模以上企業總產值年均增長21.8%,2008年達到383億元,綜合實力居全國第14位,其中苧麻紡織產能、技術水平、出口額居全國首位,產值占全國的80%。目前,湖南已初步形成了常德棉紡織、益陽麻紡織、株洲紡織服裝3個產業集群,以及華容棉紡家紡、漢壽棉紡和苧麻紡織、藍山毛織、寧鄉服裝、炎陵棉紡等7個產業基地。但是,近幾年來,湖南紡織行業積累的矛盾和問題比較突出,中低端產品比重過高,初級產品比重超過90%,終端產品少,傳統產品多,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少;產業鏈不完善,印染后整理水平低;苧麻生物脫膠運行成本高;產業集中度低,沒有形成大規模產業集聚區;企業規模偏小,全省462家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平均資產只有4286萬元,抗風險能力較低,特色產業沒有形成特色優勢。
針對存在的問題,《規劃》明確提出,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科技創新、技術進步為突破口,按照新型工業化的要求,加快產業升級;積極培育特色產業,把苧麻特色產業做精、做優、做強;加快發展服裝、家紡和產業用紡織品等終端產品;實施品牌戰略。到2011年,湖南紡織規模以上企業產值努力達到680億元,年平均增長20%。力爭到2020年,總產值達到3000億元,綜合實力進入全國前10強。
在結構調整方面,到2011年,終端產品產值占全行業總產值的45%以上;家用和產業用等纖維消耗量超過35%;培育5~10家產值過10億元的骨干企業,12個超10億元的紡織園區和基地,并把株洲蘆淞服裝市場建成中部地區規模最大的服裝批發市場和物流中心。在技術裝備方面,到2011年,自動絡筒機、無梭織機、精梳機等先進裝備比重達到65%,新產品產值率由目前的5%提高到15%,平均能耗降低5%,企業基本實現清潔生產、達標排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