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銷低迷內銷市場誘人 外貿紡企遭遇轉型陣痛
中國輕紡城老市場一家名為“涵萱依”門市部,原本是一家在寫字樓里的外貿公司,為了增加內銷業務,今年到老市場設立了門市部。 “生意怎樣?”“不好啊,今年開年來,外銷單子基本一個都沒有,內銷也大多是打打樣,下單非常少,生意不太好做。”面對記者的詢問,公司負責人雖然笑著回答,可是口氣卻頗為凝重。 海外市場的蕭條,國家出臺眾多拉動內需的政策,使越來越多像“涵萱依”這樣的外貿企業將目光轉到了國內市場,“希望外銷、內銷兩條腿走路”。但是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這些企業由于臨陣磨刀,遭遇了轉型的“陣痛”。 “真的很難做,局面非常難打開。”在采訪中聽到眾多轉型的外貿公司的“訴苦”:內銷往往要求現貨交易,但因為一直做外貿,對國內客戶的消費需求趨勢把握能力較弱,導致面料容易積壓,結果資金周轉不靈;行業的蕭條讓市場人氣不夠旺盛,競爭激烈,新入行的缺少客戶資源,面臨著產品需要更新開發,但又無法銷售的尷尬局面。 為什么會出現那么多問題?據業內人士分析,內銷與外貿在操作模式、把握客戶需求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異。比如,外貿基本是“客戶+訂單+生產”的單一貿易交易方式,其核心在原料采購、生產加工及主要客戶的管理上,相對較為粗放簡單;而內銷則是“市場需求+產品組合+渠道網絡+品牌打造+團隊執行”的系統對抗,直接面對市場多變的消費群體、消費結構,其核心在適銷對路的產品、差異化的產品風格和渠道掌控,對企業來講是一個多層面、較精細的系統化操作。迥然不同的操作,對外貿轉內銷企業是一個嚴峻的考驗。 但雖然遭遇種種困境,但是有很多企業成功“轉身”,或調整產品結構,或建立激勵機制打造團隊競爭力,通過種種努力贏得廣闊的內銷市場。 浙江美德豐貿易有限公司自從今年轉戰內銷市場后,就確立了以女性時裝面料主打國內市場的營銷思路,高薪購買國外專業咨詢公司的產品開發研究、市場分析、流行預測等服務;老市場一家名為“格子坊”的門市部,公司原本是做家紡出口的,今年憑著專做格子面料的特色定位,內銷市場開拓得非常不錯。 “布萊特紡織”在公司內部出臺了有效的激勵機制,鼓勵員工主動出去跑業務。“無法改變環境,那就改變自己,我相信努力會有回報。”公司負責人譚先生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