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紡企融資 “血栓”尚未消盡
浙江省桐鄉市匯信小額貸款公司也是響應《紡織工業調整振興規劃》的號召而生。這家公司今年4月開始運行,據公司負責人李建周介紹,公司現有資本金5000萬元人民幣,已經發放貸款2285萬元,主要面向“三農”和中小企業,以抵押或保證人的方式授信,貸款最高額度是250萬元,70%的業務控制在100萬元以下,放貸周期為三個月、六個月、九個月,最長不超過一年。與銀行貸款相比,手續簡捷,辦理周期快,具備借貸資質的企業,一般兩三天即可拿到貸款。中小企業對此十分歡迎。桐鄉市政府為推動公司進一步發展,還將予以財政補貼。
然而,李建周也有煩惱:貸款公司和借方信息常常不對稱,一些企業實際銷售額可能有幾千萬元,可是從資料上看只有幾百萬元,使貸款公司難以確定是否提供貸款。此外,公司只能放貸不能接受存款也使他擔心以后的經營,萬一發生“斷檔”,怎樣繼續下去。 編 后 每一個單獨的中小紡企在國民經濟中都很微渺,但是如果把他們看成一個合集,中小紡企創造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其實都很龐大。 解決中小紡企的融資難,政府和企業都在努力,銀行等金融機構也再積極一些才好。正如銀監會主席劉明康在廣東小欖等地調研時對銀行的提示:放下望遠鏡,拿起顯微鏡。關注實體經濟在微觀層面的運行,幫助中小企業度過難關,這也是科學發展觀的應有之義。
|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