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求解經濟復蘇政策 推動紡企“海外大抄底”
金融危機的沖擊讓浙江民營企業快速完成了一個“鳳凰涅槃”的過程。 “奧康沒有裁員,也沒有降薪。”浙江奧康集團董事長王振滔說,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該公司專門設立了“成本處”,分別對皮料、線、膠水和輔材的用量制訂標準。此外,奧康還重整了生產流程,將所有生產環節集中在一個車間完成,并避免了高峰時間的用電。這樣,奧康“生產一雙鞋可節省成本1%,預計每年可節約1000萬元”。 “出口值比去年同期大幅增加26.35%。”5月25日,王振滔對記者表示,盡管一季度溫州鞋出口貨值比去年同期下降0.59%,但在溫州,包括奧康在內的一些品牌鞋企出口量卻在逆勢上揚,“海關等政府部門的大力扶持,加快了企業加工貿易的轉型升級,使得企業出口之路越走越寬”。 不僅僅是奧康,浙江省統計局日前公布的一個分析報告指出,浙江私營外貿企業近期表現不俗,部分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行情趨好,有可能帶動浙江制造業率先止跌回升,“浙江外貿尤其是出口有望先于全國復蘇。” 浙江企業的“海外大抄底”也給浙江經濟復蘇增添了不少籌碼。記者從浙江省商務廳獲悉,繼去年境外投資總額首次突破9億美元后,今年一季度,浙江省境外投資總額達3億美元,同比增長44%,浙籍資本成洶涌外溢之態,“直接助推了浙江的產業升級”。 積極的信號 浙江顯然是金融危機中受沖擊最大的省份之一。根據浙江省統計局的數據,今年一季度,全省生產總值為4632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4%,大大低于全國的6.1%。而此前,浙江生產總值已經連續18年保持兩位數的增長。 面對上述形勢,浙江省統計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杰曾表示,浙江經濟形勢“依然嚴峻,仍面臨較大困難”。 不過,形勢已經在悄然發生變化。根據最新出爐的外貿數據,1~4月份,浙江出口、進口降幅均小于全國平均水平,同時,浙江部分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表現趨好。3月份,該省服裝、鞋類及塑料制品等有較強市場競爭優勢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表現良好,當月出口分別達到13.3億、2.9億和1.7億美元,分別比上年同月增長23.5%、23%和21.9%。 “企業自身的努力,加上國際市場的剛性需求,我們能看到,浙江的工業經濟已經開始在復蘇。”中國市場學會常務理事范曉屏對記者表示,國際市場對中低端產品特別是家用消費品的需求穩健增長,這使得浙江紡織、家電、家具、小五金等傳統行業釋放出復蘇的積極信號 中國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義烏的一組數據也佐證了上述說法:4月份,金華海關共接受小商品報關單2.8萬票,監管小商品出口集裝箱5.1萬標箱,環比分別增長3.3%和4.5%。當月義烏小商品城景氣指數回升到1044點,環比上漲19個點。 在全球著名的襪子生產基地浙江省諸暨市大唐鎮,最新的數據顯示,在取消針對襪子的出口配額之后,今年僅該鎮襪業出口企業就增加33家;杭州市政府發放的旅游消費券效果開始顯現,一季度全市實現旅游總收入約160億元,同比增長12.1%。 政府“推手”升級 “就算沒有金融危機,浙江一些地方的產業危機可能也會發生。”王振滔說,浙江的一些企業規模較小,行業產能過剩,出口增長以數量為主,整體利潤率低,出口市場過于集中,易引發貿易摩擦。他認為,“這就需要政府引導,進行轉型升級。” 事實上,浙江已經在改變對民營經濟“無為而治”的思路,力推企業進行轉型升級。浙江省委書記趙洪祝此前對記者表示,浙江省從去年就開始調研,8月份集中開展了組織學習會,進行了研究,“9月份召開了常委會對這項工作進行了部署”。 “(轉型升級)實際上就是怎樣實施自主創新的行動計劃,實施產品標準化和品牌戰略,加快推進這幾十個重大的公共項目的進展等等。”趙洪祝說,該省在一些研發領域里面特別是戰略研究院的議程也提上來了,比如或許在杭州附近打造一個“科技城”,以此推動企業的產業升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