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勢異常嚴峻 溫州服裝業“收心”
在莊吉集團的隔壁,是一家溫州老牌服裝制造企業。2008年11月20日一大早,喜歡攝影的莊吉集團總裁吳邦東拿起相機照例到窗口取景。 “該企業門口圍著人、叉車與小卡車,我以為是他們搬家。但一會兒外面傳來老板逃逸、企業資金鏈斷裂的消息。”當天中午,吳邦東在其博客日志中感慨:溫州企業能不能挺住,要靠企業自身的力量了! “關鍵是是否有好藥可治。”時隔半年之后,莊吉集團為自己開出了“藥方”。今年3月,莊吉集團就開始緊鑼密鼓地籌備新品牌——“吉婚坊”上市事宜。該品牌主要定位于婚慶物品零售市場,近期將在全國各地陸續開張。 莊吉集團對外宣稱,“吉婚坊”是其產業升級的重要舉措,但外界似乎更愿意將此視為重歸主業的信號。莊吉集團似乎有意加大主業的比重,重新舉起曾賴以起家的服裝業大旗。 而這,也是其他溫州服裝企業的共同選擇。曾一度將房地產做為發展重心的高邦集團也“收心”開發服裝新領域;喬頓集團也將重心回歸服裝主業,該企業負責人沈應琴在一次考察活動中表示,在房地產、礦產、投資領域收獲不大,2009年將收縮服裝之外的投資,將主要精力用于主業發展。 “經過這輪危機洗禮,溫州的服裝產業會具有更強勁的競爭力,更加成熟和穩健。”溫州大學教授馬津龍也關注到了溫州服裝企業的“回歸主業”態勢,令他驚喜的是,“回歸”之后的服裝企業,在經營思路和模式選擇上,都令人充滿了期待。 “大莊吉”的尷尬 莊吉集團董事長鄭元忠向來給人以“長袖善舞”的印象,在他的30余年的創業生涯中,處處可見他對“新機會”的渴望。 上世紀90年代,離開電器生產的鄭元忠與陳敏、吳邦東合作成立莊吉集團,用短短三四年的時間,將莊吉集團打造成了溫州服裝界不可忽視的重量級企業。目前,莊吉服飾年生產能力為100萬套(件)男裝,2008年產值為20.3億元。從2003年開始,鄭元忠便推動莊吉走上多元化發展之路。首先是大手筆投資商業地產領域,在天津與現代集團合作投資建成的莊吉購物中心,建筑面積達10萬平方米;并與天津麥購集團合力打造建筑面積達16萬平方米的天津國際五金機電城;溫州雁蕩山也被鄭元忠列入投資目標之一。其后,莊吉還斥資數千萬元人民幣成立與環保行業相關的子公司,涉足環保業務。 鄭元忠對自己駕馭多元化的能力也很自信。他認為,要運用品牌進行產業延伸,不能局限在一個平面,品牌賦予單一的品種是不夠的,必須要跨行業、跨地區的發展。 “我們的投資領域更加廣闊。”他的這一戰略思想被寫進《莊吉集團發展規劃(2005-2010年)》中。在這份以打造“大莊吉”為目標的五年規劃中,明確規定莊吉發展戰略方向:一業為主,延伸產業,科技創新,多元經營。 2007年之后,莊吉的多元化投資腳步加快。該年9月,莊吉集團先后收購溫州當地三家船業公司,斥資8億元進軍造船業;2008年11月,莊吉集團開始涉足有色金屬行業,如今在云南普洱市擁有2000平方公里的有色金屬礦區,目前已投資3億元。 但并不樂觀的現實,大大推遲了鄭元忠“大莊吉”規劃的實現。莊吉在房地產領域的試水未能形成規模,天津莊吉購物中心出售、旅游產業無疾而終、環保產業也止步在具體實施之前……對此,莊吉集團相關人員表示,這是為了盡快回籠資金。 另外,伴隨著全球經濟不景氣,造船業面臨的風險的確不小。雖然莊吉將造船業定為未來新的增長點,但是目前該效益并未顯現。而在云南的礦區則剛剛進入探礦階段…… “出軌”的代價 從國際經驗看,卓越企業一般有個普遍的屬性:不離本行。然而在溫州,成功的知名企業,過去的幾年大都選擇了多元化發展。2006年的一次調查發現,溫州123家企業集團中,有68家涉足新的行業,其中不少集團的主業是服裝業。 對此現象,時任溫州服裝商會會長陳敏分析認為,溫州服裝企業的多元化傾向背后,是服裝產業的市場飽和導致,尤其是男裝西服企業。2007年的一項統計表明,溫州服裝業休閑服裝增長率為50%,而西裝企業產值增長僅2%。 “外界常以車牌來對浙江三地的服裝產業進行排位,溫州是第三位。”溫州服裝商會會長鄭晨愛對溫州服裝日漸滑落的現實表示了擔憂,他認為,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服裝企業將資源用于其他產業投資,是導致主業無法持續增長的原因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