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認為,2008年第4季度-2009年前2個月是紡織服裝業“最黑暗的日子”,在前期庫存基本消化、下游逐漸補充庫存的拉動下,3月份以來紡織服裝業出現一定“回暖”跡象;但是行業內兩極分化情況依然嚴重,大量中小企業仍然經營困難,在下游需求尚未真正轉暖情況下,行業尚難言復蘇。
數據顯暖意
一段時期以來紡織服裝業部分數據顯示出一定“向好”跡象。
紡織業工業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速由2008年12月低谷時的5.5%回升至2009年4月份的12.2%;2009年1季度全國22個地區化纖業利潤由1-2月份虧損1.6億元轉為盈利2.3億元,紡織服裝業利潤增幅由2009年1-2月份的17.6%上升到24.4%。出口方面,4月當月我國紡織品服裝共出口124.93億美元,較上個月增長3.29億美元,環比小幅增長2.71%,較2008年同期下降17.93億美元,同比增速-12.55%。盡管同比仍然大幅下降,但是這已經是自2009年3月以來連續2月環比回升。由此不少觀點認為紡織服裝業已經轉暖,行業將步入上升通道。
但是業內人士對此普遍比較謹慎,他們認為,盡管數據透出暖意,但是“行業轉暖”說法過早,目前紡織業進入底部確認階段,尚需在底部徘徊一段時間。
業內人士表示,在下游補庫存拉動下,主要紡織原料產品延續上漲態勢,致使化纖等行業盈利能力出現明顯好轉。
中投證券孔軍分析,經過2008年沖擊后,紡織企業倒一部分,導致供給減少,因此在目前需求下生產得以一定恢復,開工率有一定提高;同時由于東南亞地區受沖擊嚴重,一部分需求轉移到中國,因此國內服裝出口要比紡織品出口要好一些。此外業內認為,數據出現回暖跟國家政策扶持有一定關系。2008年以來國家多次上調紡織服裝出口退稅率,并推出紡織業調整振興規劃,為陷入困境中的紡織服裝企業“減負”。
行業尚難言復蘇
業內人士指出,在拉動紡織經濟的“三駕馬車”中,出口與投資雙雙告負,消費尚未確認復蘇趨勢,在終端需求并無明顯回暖情況下,紡織業還缺少走出“寒冬”的足夠動力。
孔軍認為,國外需求是我國紡織服裝業主要拉動因素,目前國外需求尚未恢復情況下,行業尚難言復蘇。剛閉幕的第105屆廣交會出口成交額262.3億美元,比上一屆減少53.2億美元,減幅16.9%。其中紡織服裝成交32.3億美元,減少11.7%,占總成交額的12.3%。業內指出,訂單下降意味著需求仍然未轉暖,尤其是歐美日3大市場消費能力下降,使我國紡織服裝出口難有起色,目前很難做出紡織經濟開始轉向樂觀的肯定判斷。
與此同時,業內人士表示,行業工業增加值、利潤等指標回升,并不能反映行業內眾多中小企業普遍現象。據了解,2008年以來一些停工半停工和倒閉企業的客戶,正在向大型公司轉移集中。同時一些品牌企業在競爭中優勢明顯。由于行業內兩極分化現象不斷加劇,多數企業經營情況還是不大理想,經濟效益下降明顯,尤其是量大面廣的中小企業。
業內人士認為,“紡織中小企業對于就業、出口的貢獻度較高,最為貼近行業對經濟景氣度的感受,對于判定紡織經濟是否真正進入復蘇區間具有特殊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