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一線調研:難言“觸底”
作為“國際競爭優勢明顯的產業”,紡織業創造了全國六成的貿易順差,也被視為宏觀經濟的風向標之一。 今年3月,受國際金融風暴侵襲的“重災區”——紡織服裝業出口呈現回暖跡象。4月24日,《紡織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出爐,對紡織業而言,如同一劑“強心針”,亦給資本市場留下了遐想空間。但5月7日閉幕的第105屆廣交會,又分明讓人感受到寒意尚未退去——數據顯示,服裝及衣著附件成交16.2億美元,同比下降15.2%;紡織品成交16.1億美元,下降7.9%。 宏觀環境乍暖還寒,微觀層面的紡織企業生存境況如何?他們對《規劃》有怎樣的見解和期待?政府如何推動紡織業重生?日前,赴全國紡織第一大縣——紹興縣踏訪調查。 1 、紡織出口陰晴難辨 5月8日,紹興縣城柯橋最低氣溫僅13度,晨起感覺神清氣爽;及至正午,氣溫突然竄到33度,酷熱難擋。 氣溫的劇烈波動,恰如紹興縣支柱產業——紡織業所經歷的跌宕起伏。全國十強縣之一的紹興,紡織業年產值超千億元,已基本形成從PTA原料到織造、家紡、服裝的完整產業鏈,并擁有亞洲最大的紡織品集散中心——中國輕紡城,被稱為“托在一塊布上的城市”。去年9月開始,紡織業“大佬”華聯三鑫和江龍控股因資金鏈斷裂相繼停產,一些獨木難支的中小紡企也關門歇業,紹興紡織業頓時險象環生。 如今,陰霾正在逐漸散去。8日、9日兩天,記者在中國輕紡城內看到,現場人氣有所復蘇,不少國外客商穿梭其間,與攤主討價還價,多數隨身帶著翻譯,有的則操著熟練的中文親自上陣。統計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國輕紡城成交額達153.25億元,同比上漲5.1%,其中出口企業539家、出口額2.5億美元,同比增長18.2%。紹興縣統計局數據亦顯示,一季度,該縣規模以上大紡織業完成工業產值223.95億元,雖同比下降5.8%,但2、3月當月產值分別增長2.9%和3.6%,增速出現回升。 5月8日至10日,歷經十載、被視為紡織品面料“晴雨表”的紹興柯橋國際紡博會如期舉行。組委會數據顯示,入場專業采購商共有18193人次,比上屆增長50.3%,其中境外采購商2666人次;3天成交額33.59億元,較上屆增長7.7%。 “今年以來的業務量還算穩定,每月銷售額在80萬美元左右。”生產里料的輕紡城商戶——紹興永俊紡織品有限公司的總經理施建海說,去年8月到年底,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公司的外貿訂單量曾急劇萎縮至30萬美元/月,今年才開始逐漸回升,目前訂單已排到2個月后。“不過,后期走勢如何心里沒數。” 如同施建海的感受一樣,紡織業前景陰晴依然難辨。今年3月,我國紡織服裝出口同比和環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結束了連續數月的負增長態勢,被視作觸底反彈的信號。但就在紹興紡博會之前的5月3日-7日,廣交會三期紡織服裝類的成交數據卻難言樂觀——服裝及衣著附件成交16.2億美元,同比下降15.2%;紡織品成交16.1億美元,同比下降7.9%。 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系列調研顯示,由于歐美客商進一步壓價,今年1-2月,企業訂單量同比減少20%-30%,訂單的價格普遍下降20%以上。“很難說紡織服裝的出口已經觸底。”紡織商會副會長王宇在廣交會期間稱。 中國首個紡織指數——“柯橋·中國紡織指數”顯示,紡織外貿價格指數從去年9月的121.87點一路下滑,今年4月末已跌至67.68點;外貿景氣指數去年9月為1877.03點,到今年1月急跌至902.42點,此后幾個月出現小幅回升,4月份已攀升到1028.33點。 多家紡織企業的回饋信息顯示,雖然目前外貿訂單量在增加,但客商對價格變得異常敏感。“以前注重質量的歐美客商也開始討價還價,下的單子多是3-4元/米的便宜里料,以往熱銷的20元/米的高檔里料少有問津。” 施建海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