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行業:千方百計穩定和開拓國際市場
紡織工業是我國國民經濟傳統支柱產業和重要的民生產業,也是國際競爭優勢明顯的產業。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有關負責人指出,紡織行業目前面臨的最突出問題就是國際市場需求萎縮,以及由此帶來的國內市場壓力加大。技術進步、裝備提升都需要有市場的需求作支撐,才能體現其價值。因此,要保持產業穩定發展,首先要保證市場的穩定。在《規劃》提出的8項產業調整和振興主要任務中,“穩定國內外市場,穩定和開拓出口市場”被提升到極為重要的位置,其中特別強調要保持國際市場份額的穩定。 金融危機重創出口市場 自2008年下半年以來,全球金融危機逐步向實體經濟滲透。近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最新的《世界經濟展望》中下調了全球經濟預期,預計2009年全球經濟將出現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為嚴重的下滑。預計2009年全球經濟將萎縮1.3%,遠遠低于1月份做出的增長0.5%的預期,也低于3月份做出的下滑0.5%~1%的預期。這一經濟發展態勢對我國紡織服裝行業來說,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發達國家居民衣著類消費增長將大幅減緩甚至負增長,并由此引發行業出口增速持續放緩。 從我國主要出口市場看,金融危機使美國金融機構信貸投放緊縮,失業人口迅速增加,習慣于信貸消費的美國居民在消費增長上失去支撐,消費支出的總體下降使紡織品、服裝的市場需求隨之萎縮。2008年我國對美紡織品、服裝出口額為269.12億美元,增速同比下滑13.38個百分點,占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的14.19%。 再看日本市場。近3年來,我國紡織服裝對日本出口一直保持小幅增長。金融危機使日本經濟增速放緩,市場需求也有所減少。2008年我國出口到日本的紡織品、服裝共計220.20億美元,占總額的11.61%,出口額同比增長8.24%,增速同比上升4.20個百分點,全年呈現前高后低的增長趨勢。 歐盟經濟周期落后于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2008年尚不明顯,再加上歐盟取消了對我部分紡織品的進口限制,因此2008年我國對歐盟紡織品、服裝出口仍高速增長,出口額高達399.26億美元,同比增長36.66%,占出口總額的21.06%。但隨著人民幣對歐元快速升值以及金融危機逐步深化,我國紡織品、服裝對歐出口出現增長乏力跡象。對歐出口是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增長的主要拉動力,對歐出口增速的滯緩加劇了行業整體出口減緩。 要抓住剛性需求的機會 雖然出口壓力加大,但紡織仍然是我國競爭優勢明顯的行業。從貿易方式看,一般貿易比重由2000年的55.7%提高到2008年的69.5%,其中紡織品一般貿易比重達74.1%,服裝一般貿易達66.8%,顯示出我國紡織產業鏈自我配套能力在不斷增強。 從紗線、面料和服裝出口情況看,國際競爭力不斷提高。從2000年以來紗線、面料和服裝國際競爭力系數的變化可以看出,我國紗線和面料競爭力增長很快,服裝的競爭力一直強勁。面料出口以棉織物和化纖織物居多,這兩類織物正是競爭力增長最快的產品。2000年面料出口平均價格是0.79美元/米,服裝出口平均價格是2.51美元/件;到2008年,面料和服裝出口均價已經分別達到1.12美元/米和3.32美元/件。經過努力,我國紡織服裝企業在技術創新、產品設計水平、品牌開發上都有大幅度提高。 盡管面對出口市場低迷的重重困難,我們仍應該積極看到,全球產業分工格局已經形成,歐美不可能重拾勞動密集型制造業的生產,而中國的外向型產業格局和發達國家的消費市場也必將長期相互依存。金融危機有可能減少奢侈品消費,但紡織品、服裝等日常消費品仍將保持剛性需求,并且消費者更傾向于選擇價廉物美的產品。 美國商務部紡織品服裝辦公室(OTEXA)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美國從全球進口紡織品、服裝同比下降3.41%,而從我國進口紡織品服裝同比增長1.1%。這一方面說明美國對紡織品、服裝的總體需求減少,但對價廉物美的中國產品仍有大量需求。另一方面也說明,在成本不斷增加的情況下,我國紡織服裝行業仍有較強的的國際競爭力。千方百計穩定國際市場份額,抓住剛性需求,是堅定行業發展,為下一步深化調整打好基礎的重要保證。 實施出口市場多元化戰略 2008年,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金額超過10億美元的市場有38個國家和地區,出口市場多元化趨勢明顯。紡織服裝行業正在通過降低市場集中度,形成合理的外銷市場格局。當前,在主流市場需求萎縮的情況下,多元化戰略的實施顯得更為迫切。 例如,我國紗線對亞、非國家出口的增長非常突出。隨著這些國家織造能力在不斷增強,對紗線的需求也迅速增長。在亞洲國家中,孟加拉的情況最為典型,2008年我國紗線出口孟加拉同比增長49.39%。非洲國家中,我國對埃及紗線出口增幅高達63.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