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近日全文公布《紡織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提出了2009年到2011年我國紡織產業的五項目標、八大主要任務和十項具體政策措施。
據記者了解,來自紡織業界的人士認為,內容仍稍嫌“中規中矩”,沒有意料之外的驚喜。業內專家認為,很多企業重點關心的問題還缺乏實質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可操作性,規劃仍須進一步完善與細化。
一問:淘汰產能過快?
規劃提出,2009年至2011年,我國紡織產業要結構明顯優化,中西部紡織工業產值所占比重提高到20%左右。淘汰落后取得實質性進展,到2011年,淘汰75億米高能耗、高水耗、技術水平低的印染能力,淘汰230萬噸化纖落后產能,加速淘汰棉紡、毛紡落后產能。
對此內容,業內專家認為,政府應在設法減緩行業急速降溫或企業集中倒閉帶來沖擊的同時,通過補貼等形式鼓勵一部分缺乏競爭力的生產能力有序退出。
規劃還提出要培育100家左右具有較強影響力的自主知名品牌企業,將自主品牌產品出口比重提高到20%。
但是,浪莎股份公司董秘馬中明對記者表示,浪莎目前工作重點是搞好企業內部經營。
二問:推行“下鄉補貼”?
而對于國內市場,積極開拓農村市場、增加對邊遠鄉村的銷售被列為促進國內服裝消費的重要內容。
有專家把農村市場稱作“埋在土里的珍珠”。認為,經過近十年的高度增長,即使今后國外經濟環境轉好,繼續大幅提升出口市場份額的空間也已經不大。紡織業可以仿照“家電下鄉”,推行紡織品下鄉補貼,以提振農村市場。
三問:中小紡企如何獲貸?
上海飛馬進出口公司辦公室主任茅霞華向記者表示,希望國家對紡織行業新技術新產品的支持能采取資金補貼方式,因為“退稅率提高要與客戶共享,而對品牌的支持才是給自己的”。
此次規劃也對企業關注的資金支持問題予以濃墨重彩。一方面將加大對紡織企業的金融支持,加大信貸支持力度;另一方面將加大對中小紡織企業扶持力度,現有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專項資金(基金)等向紡織企業適當傾斜。此外,新增中央投資中設立專項重點支持紡紗織造、印染、化纖等行業技術進步。
但業內專家認為預測該項政策收效甚微。首先,只有少數優勢企業才能獲得專項資金支持;其次,占行業比重99.4%的中小紡企信用等級較低,如果國家不能盡快完善貸款信用擔保等配套機制,中小紡企想要得到較多貸款仍然困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