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聚焦:紡織業救急不救窮
2月4日,立春,邱妙發終于從《新聞聯播》中等來紡織業調整振興規劃的消息。“我們一直都在關注這個政策何時出臺。” 作為寧波新明達針織有限公司董事長,邱妙發牽掛著安徽蕪湖的生產基地能夠享受到什么優惠、手上馬上要交貨的出口訂單能否享受更高的退稅率。 2月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紡織業調整振興規劃。規劃推出5項措施: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加強技術改造和自主品牌建設,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優化區域布局,加大財稅金融支持。 “規劃通過是好消息!”邱妙發2月4日當晚就和其他經營紡織服裝生意的企業老總交換意見,“我們都在期待細則出臺。” 向金融機構釋放積極信號 紡織業是我國國民經濟傳統支柱產業和重要民生產業,也是國際競爭優勢明顯產業。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新聞發言人孫淮濱表示,“規劃以自主創新、技術改造、淘汰落后、優化布局為重點,既推出一些救急解困政策,又著眼未來,強調要推進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反映政府對紡織業的高度重視和期待。” 2008年1-11月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利潤額1042億元,增長率-1.77%,10年來首次出現負增長。虧損企業由上年的7292家擴大到9654家,關系到2000多萬人就業的紡織經濟運行形勢異常嚴峻。 早在2008年11月國家就出臺6條促進輕紡業健康發展扶持措施,而此次更加明確扶持重點,特別強調對基本面較好但是暫時出現經營和財務困難的企業給予信貸支持。在此前舉行的中紡圓桌論壇2009年會上,江蘇東渡紡織集團董事長徐衛民表示,金融危機后紡織業變為銀行重點關注的風險行業,融資很難。有些企業倒閉、破產,就是因為拿不到正常渠道的長期貸款。 “作為國家第3個調整振興項目,紡織業被放在非常突出的位置上,這向銀行、金融機構等市場各方釋放積極信號,鼓勵和支持其對紡織業投資。”孫淮濱說。 技術型、品牌型企業受惠 “規劃說要在新增中央投資中設立專項,支持技術改造,推進高新技術纖維產業化。我們生產的環保纖維就屬于高新技術纖維!”霞客環保色紡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馮淑君一下子就找到對自己的利好。 霞客的環保彩纖可以使下游企業平均節約10-15%的著色成本,在金融危機沖擊下訂單量不降反升。可是貸款時卻也遭遇銀行的“有色眼鏡”。馮淑君表示,此次規劃中明確提出加大財稅金融支持,鼓勵擔保機構提供信用擔保和融資服務,讓他們這些正在技術升級和優勢擴張的紡織企業很受鼓舞。 孫淮濱介紹,科技企業與品牌企業代表產業發展的主流和方向。“目前這些企業在進一步升級、擴能或兼并中,更需要鼓勵和扶持,因此規劃中的第2、3條都突出國家對這一類企業的認可,明確會給予相應優惠,體現國家‘扶優助強’的態度。” 此次出臺的規劃強調市場結構調整、產品結構調整、產業結構調整、區域結構調整的“4大調整”思路,突出國家鼓勵扶持的重點領域、重點企業、重點技術,與國家推行自主創新、節能降耗等宏觀政策一脈相承。 1個百分點的分歧 此次規劃中唯一明確的具體優惠措施就是將紡織品服裝出口退稅率由14%提高至15%,但是仍然低于17%的市場預期。“只提高1個百分點太少。”邱妙發認為,雖然新明達公司正月初8就開工,可是周圍的紡織企業幾乎都沒有動靜。“我們期待更多具體措施,更大扶持力度。” 而北京銅牛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杰則覺得恰到好處:“提高1個百分點是為幫助中小企業渡過難關,但是沒有提高到預計的17%,又說明國家對紡織業轉型升級的決心。”他認為,單純依靠國家政策保護,不是行業發展長久之計。“而且幅度越大,我們面臨的貿易保護壓力也就越大。此次調整振興規劃是救急不救窮。” 孫淮濱表示,提高1個百分點就可以為我國企業增加幾十億元收入,對出口企業還是明顯利好的,同時也為以后提升退稅率留下想象空間。 專家認為,紡織業目前的問題是國外需求迅速下降,國內產能過剩,不能指望通過1個振興規劃徹底解決這些問題,紡織業重新洗牌不可避免。 值得關注的是,規劃提到的支持紡織業技術革新專項資金并沒有明確數額,對優勢骨干企業兼并重組困難企業的具體優惠政策也沒有詳細表述。此外規劃鼓勵擔保機構對中小企業提供信用擔保和融資服務,也有待具體政策落實。因此多數企業都對進一步的細則表現出更大興趣,期待中央的資金和政策能帶動更大效應。 |